旋死顶点:Edge of Sanity - 《Crimson》
此刻我正坐在电脑前,耳机里传来的是Dan Swanö狂野和Mikael Åkerfeldt圣洁的嗓音。瑞典真是片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了诸如Edge of Sanity和Opeth一类的绝世而独立的奇才。他们摄人心魂,如塞壬歌声般的音乐一旦让听者上钩便再也欲罢不能。
我认识Crimson已经是接触旋死后很久的事情了,早期是通过Children of Bodom和Dark Tranquillity入坑了旋死,那时甚至不知道金属和摇滚的区别,只是听着那嘶吼的嗓音和极富节奏感的旋律十分过瘾。之后才知道了In Flames、At the Gates这类大神的存在,但始终不知道Edge of Sanity。直到开始用RYM,仰望着旋死列表里,Crimson俨然在第一位躺着。然后,再次回过神来的时,已经循环了好几遍。要知道,这是一张全长40分钟为一曲的专辑,所以回过神来,已入黑夜。可虽然长达40分钟,里面也充满貌似相同的旋律,然而,每部分都有格局变化,节奏有起有伏。虽不能说整张专辑每一秒都是我的最爱,但是在我最爱的那几段间,穿插的部分反而起到了衬托作用。正所谓物极必反,有好有次的各部分很好地平衡了整首曲子,使其成为了真正的大师之作。

往后,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翻出Crimson听听。我对Crimson的感受是略微阴冷的,无力中不乏坚毅,绝望下不乏希望。这多半因为有段时间我喜欢在玩This War of Mine的时候循环这张的缘故。不过歌词本身其实是比较黑暗的,简单来说,是一个被认为是天选之子的公主诞生于末世,起初被认为是来拯救人类的她后来却渐渐向恶魔靠拢,当人们最终俘获她后,却立了一位有着她一样蓝色双眼的国王继位。歌词很长,读起来像是在看神话故事。很有前卫摇滚歌词那味儿。且不说歌词气氛压抑种种,每次听这首歌,都能让我留恋于奇妙的音乐世界,感慨它总是让人充满惊喜。因此我把它作为我于音乐之间联系的最后一道保险。我毕竟也不是什么音乐家,也没怎么学过音乐,对于音乐的联系其实没那么紧密。有时歌听多了难免会腻,想要重新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简单,上一首Crimson,立马见效。
鉴于这张砖的对我的特殊意义,因此特地将它放在日记里讲讲。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论坛、评分网站,都感觉对于这张专辑的介绍和推广相当保守。作为本身就较为小众的旋死,Crimson的听众算是比较多的了。但听过的人都仿佛把它当成宝贝一样往怀里揣,往家里藏,就好像舍不得让其他人知道一样。我现在这样在日记里说,不知有否忤逆嫌疑。不过这类音乐,也算是极端音乐了(虽然和真正的极端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喜欢的自然喜欢,不喜欢的硬喜欢也喜欢不起来。一想到也许还有更多喜欢旋死的人或许还没听说过这样的杰作,以及我对这张专辑的崇拜,我就忍不住想说点什么。
由此,从Sputnik Music那儿挑了一篇乐评翻译,权当是自娱自乐了。
在这儿我就开门见山了,对于这类专辑,没有必要再在开头多加赘述。Edge of Sanity属于那种人人听到了都会肃然起敬的乐队。他们愿意去探索那些从没有人探索过的音乐风格的极限。在这张专辑诞生之前,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把Edge of Sanity归结为单纯的死亡或旋死金属乐队,这从他们的第一张专辑Nothing But Death Remains到Purgatory Afterglow都足以证明。但他们创作出了一种在瑞典死金领域从未出现过的作品。并且这种一首曲子组成一张专辑的先例鲜为人知,且是人们相当忌讳的。不过我们要讨论的不是那些东西,我这儿只是想说说Dan Swanö和Edge of Sanity在1996年,也就是他们发布这张堪称经典的,长达40分钟的瑞典前卫死亡金属专辑Crimson的事儿。
毫无疑问,Crimson达到的境界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并且是当时的其他乐队从来没有企及的高度。它将死金中的暴怒与哥德堡死金的旋律,以及前卫的效果(比如他们的瑞典弟兄Opeth)结合到了一起。不过,不像是这几个单独的风格,Crimson将这几种元素有机融合为一体,这是它的最佳成就,或者说,是乐队生涯的最佳成就。专辑的核心是一个关于末世后的人类和其争端的故事,这里牵扯到了一个公主的女儿,她被认为是上天的馈赠。故事讲述了人类在夹缝中生存而接连带来的灾难,最终演化成了失控的混乱。故事本身非常有趣,不过稍微有些瑕疵。仅从个人观点来看,故事的中心概念略有些开发过度,有些太过严肃,而让故事本身失去了些趣味。确实,歌词写得很精彩,这也是Edge of Sanity的看家本领,但一切都显得有些过了,过犹不及,这让整部作品整体略有不足。

撇开这些不说,我们来谈谈音乐本身。这是音乐家间的一次奇迹。作词相当厉害,整首歌的每一部分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riff,都足够重型,且旋律性强。不过这儿没有他们上一张专辑(Purgatory Afterglow)曲子里(比如Twilight)的那种持续的力量。于是我在这儿遇到了世纪难题,这些riff真的给人印象那么深刻,足以被称为经典吗?某种角度来说,确实如此。这里的riff以一种我从没接触过的方式一段段紧挨着。有趣的是,Edge of Sanity在几乎不协调主音吉他和节奏吉他之间关系的情况下展现出了精彩的旋律,这让Swanö和他的同伴们有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得不说,尽管在整个40分钟里,riff一直变化着,我还是没法特地回过头去挑一小段令我肃然起敬或者彻底陶醉的riff出来。整部作品浑然天成,整体性和连贯性实在太强。
Crimson的节奏把控也相当出色。从完完全全的死金部分到中间的原声吉他过渡地毫无痕迹,甚至让听者都觉得这样过渡无可厚非。这得归功于Dan Swanö和众所周知的Opeth主唱Mikael Åkerfeldt(他在这张专辑上负责了部分声乐和吉他)精彩的声乐功夫。这种声音上由Edge of Sanity典型的低沉吼声变化到清唱,再到让人浑身鸡皮疙瘩的低吟声。虽可能有些不足之处,但达到的效果屡试不爽。尽管死金的那种咆哮,总是好的让人丧失理智,清唱则平淡无奇、自命不凡,某些程度上让声音太过浮夸悲伤,但在这张专辑里倒是出现的倒还算差强人意。不过别担心,相对而言这张专辑里的演唱部分相对占比较少,并且开头惊悚的低吼扫清了一切,将这张专辑抬升为Edge of Sanity最佳作品。
在solo、中间的原声吉他过渡、激烈或黑暗的无数瞬间里,Crimson做到了在吸引听众的同时将他们推进单纯但持续的困惑中。40分钟的长度对于大部分金属迷不是个事儿,尤其是像我一样的这类喜欢听长篇的听众,因为长篇常常对其中的深意诠释的更为充分,不过这也意味着听众必须得坐下来好好听完。Crimson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那种你可以暂停下,去做点其他事,再回来继续听到长篇。这是一首需要你不间断的,全心全意欣赏的作品,这对于我们(我们,指的多半是需要为生活奔波的成年人)来说很难完成。换句话说,能够花时间敞开心扉去试着理解Edge of Sanity试图传达的思想是很难得但很值得的。这张专辑,尤其快到后面的部分,与前四分之三部分相比,有刻意放慢速度,着重渲染气氛和思想的表达,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用比其他乐队多两倍的riff来把听众砸晕。这就是为什么我对专辑的后半部分偏爱有加,因为我个人觉得一个浓厚的气氛比啥都重要。
Crimson算是前卫死亡金属的极限了。一方面,它给初次听到的听者感觉就像是被压在一辆卡车下那样厚重;而另一方面,它镇静(但同样前卫)的部分也给人瞬间的喜悦。两方面造就这张专辑如我坚信的那样精彩。没有这些气氛渲染上的尝试,Crimson的价值不会超越那张精彩且更长的Purgatory Afterglow。不过,并非完全如此。有趣的,在听完Edge of Sanity试图表达的这些后,最明显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成就感。它的录制是细腻并且清晰的(尤其是在1996年那会儿),它的思想是新鲜的,并且整张专辑几乎毫无缺点。还有很多没能在这里说出的这张专辑的优点,完美的掩盖了那一小点儿明显的缺点,让你最后能记住的全是些Crimson好的地方,或者Edge of Sanity这支乐队达成的成就,或者它为前卫死亡金属这个风格所贡献的探索。这是一场听觉盛宴吗?那必须的。这是瑞典死金的一次飞跃吗?那也必须的。这是一张经典吗?可能还需要再一点时间证明。
不过,实在是有趣极了。
另:附上歌词及翻译,之前有位大神全文翻译过: https://site.douban.com/widget/notes/309640/note/151961639/?cid=19853616
原作者:Kyle Ward,2008年11月16日。 原文链接:https://www.sputnikmusic.com/review/27993/Edge-of-Sanity-Crimson/
三层阁楼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Dunedin Sound(但尼丁之声)- 一种真实诚恳的声音 (5人喜欢)
- Women in Rock 摇滚乐中的女性 (22人喜欢)
- 前卫摇滚的隐秘宝藏 - Gentle Giants (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