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机之后...... 我的2020上半年书影音总结(上)
2020年诡谲灰暗,灾祸连连,让整个世界都措手不及、疲于应对!能上九天揽月能下五洋捉鳖的傲骄人类,受到了来自自然界的强悍回击和挑战。这一切,恍如一部奇诡的科幻大片,至今仍在悲怆地漫漫无期地上演着……活着!在2020年,俨然成了很多人最基础也最强烈的诉求!在古老悠远的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显得如此渺小而且脆弱。
曾经,我的春、夏、秋、冬,基本就在那五花八门的公众号、app平台、搜索引擎、小视频……中悄无声息地荏苒而去,白驹过隙,痕迹了无,想想实在是嗟跎年华!于是今年三月起,我删除了不少公众号,远离微信远离抖音远离百度远离QQ远离所有这些会将我之生命成碎片状偷走攫去的媒介。
于是,突然之间,仿佛一下子,我额外多拥有了不少时间,可以静静地安坐在小书桌前读书、观影了。之前,我老是一味慨叹别人如何能读那么多本书看那么多部电影,觉得既不可思议又心怀种种的钦羡和仰慕,其实,根结还在于自己,看自己想没想明白要如何活着,想没想明白要如何妥帖地管理自己的时间。上帝是无比公允的,人人每天拥有24小时,可有人能让之厚积成沃土并最终开出五彩缤纷绚丽的花朵,有的却永远只是一块寸草不生的盐碱地!生活,从来就不容易,所以,我们应加倍珍惜,并尽量活得滋润、丰满且有味道和温度。

2020年上半年,我共读了33本书,看了92部电影、7部短片及20部电视剧(计157集),这数量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于我自己,却是一个长足的进步,因为,2019年全年,我也不过只读了30本书,看了33部电影17部电视剧而已,最主要的,我终于从无聊、颓废的网上碎片式逡巡晃荡中挣脱出来,每天自自在在地读书、观影,做些实实在在有趣有意思的事体,其实,这变化,部份也应感谢豆瓣和在豆瓣上慷慨分享的豆友们。
我有时也读大家晒出的各种总结、分享,之前自己倒没怎么打算去写,主要觉得太费时间,心想有那功夫,又可多读几十页百来页书多看一二部电影了,但后来觉得阶段性的适时梳理、总结是相当有必要的,一可以记录下稍纵即逝的思维点滴、感触,否则假以时日,它们就从头脑中飘忽而去无以觅踪了;二也可鞭策自己,让自己看到收获和成长,使能更愉悦更长久地坚持下去,于是,我开始写自己在豆瓣的第一篇上半年书影音总结。
A)读书
在上半年读过的区区33部书中,无疑我很喜欢《平凡的世界》、《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罗杰疑案》,但我要扼要记录、分享的却是如下六部:
1)《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
说实话,起初是这本书的书名和蓝色迷离的封面装帧设计吸引了我,三天读完,非常非常喜欢。正如腰封上乔伊斯·欧茨所说:“这些怀着深厚情感考究雕琢出来的短篇,背景都设在布雷顿角……但读者不会感觉他在描绘异域奇事,或在创造狭隘的地域文学,反而,他们会想到一些与之亲近的世界……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布雷顿角无处不在,任何人只消跨一步便能进入。”确实如此,作者饱含情感的笔触,无比的真实且撼动人心,恍惚间,有时觉得他描述的可是中国某个僻远的渔村、山乡、小镇……让人有强烈的代入感,当然代入的不是风景,而是那份或浓或淡或纠结或挣扎的情愫。全书共有七个短篇,我尤其喜欢《秋》、《黑暗茫茫》、《回乡》、《船》,其实所有的都很棒,值得重闻再读。
2)《早晨从中午开始》
《平凡的世界》三卷买了好几年了,其间也短短续续读了一些,但真正读完却是今年初了,如同当初看《人生》一般让我沉醉、痴迷,众多的人物、纷繁的情节、农村改革开放十余年的历史画卷,虽然好似离我们很遥远,但路遥写来却仿佛离我们这么近,我们被其间那些活生生的人物感动着、震撼着、扼腕叹息着……之后,我特意读了《早晨从中午开始》,这是路遥极少的散文随笔集,一多半是有关《平凡的世界》长达六年的、艰辛不易的著书准备及创作过程的,语言平实但极为真实打动人,有助于更立体地了解路遥、了解《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呕心沥血的生命之作,读完《早晨》就有更加切肤的感受了。
3)《寂寞的游戏》
我买下这本书,缘于豆瓣9.2分的人文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里第一集《书海编舟记》中第一个出场的朱岳(后浪出版公司的文学部主编)的强力推介,他说这本书“不亚于任何西方的哪个大师的作品”,作者袁哲生更是被张大春赞誉为“撑起21世纪台湾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
袁哲生,年仅39岁就自杀亡故,他的敏感、脆弱、孤寂、灰色、抑郁、死亡在《寂寞的游戏》中有很多剖白和展露,《书海编舟记》说袁哲生“擅长以孩童般纯真的双眼,去捕捉人类的孤独、生存困境与潜藏人们心底的沉郁情感。”也许他自己本人就是那个没有安全感的孤独小孩吧,他快乐过吗?书中对孤独对死亡的描绘那么清冷那么细致那么憧憬,若不是他自己全身心地感受如斯,又何以纤细地书写出来?
一共七篇故事,都很不错,尤其喜欢《寂寞的游戏》、《送行》、《木鱼》,是值得收藏的书。
4)《蛤蟆的油》
这本书是日本赫赫有名、享誉全球的电影大师黑泽明的成长自述,文字很朴实坦诚,一点儿也不矫情不说教不端架子,他说“我不过是个不愿示弱于人,不愿输给别人,因而不懈努力的人。”
自述仅回顾记录到1950年拍摄的《罗生门》,连其斩获奥斯卡金像奖都是一笔带过,登上人生巅峰之后的大量卓越影片的摄制过程、心路花絮更是未再记录了。黑泽明在此书的结尾处说:“从《罗生门》以后的作品人物中,去认识《罗生门》以后的我,我以为这样最自然,也最合适,人不会老老实实地说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常常是假托别人才能老老实实地谈自己。因为,再没有什么能比作品更好地说明作者了。”大师从来都是低调、内敛、不招摇的。

黑泽明优秀的作品除《罗生门》外,还有《七武士》、《乱》、《白痴》、《生之欲》等等,被誉为“黑泽天皇”,在1990年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亚洲电影人!
曾纳闷黑泽明的自传为何取《蛤蟆的油》如是古怪的名字,书中也给出了答案:
“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它和同类相比不仅外表更丑,而且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前或玻璃箱内,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真面目,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也是民间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晚年回首往事,黑泽明自喻是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
衷心地致敬黑泽明,我将以虔诚的心去观摩他的作品。
5)《认识电影》
《认识电影》插图第12版黑底淡白金图案加亮绿电影票饰封,看上去很高级,这本书本身也确实很高级经典,一贯被奉为电影入门书中的扛鼎之作。它由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和影评人路易斯·贾内梯教授四五十年前撰写,其后在全球一再改版重印,始终是世界各地影视从业人员和主流专业院校的必读之选,更是众多电影爱好者不可或缺的手边书。
《认识电影》近600页40多万字,我读了整整一个月时间,我是个电影门外汉,对电影中复杂的语言系统、构成要素、表意手段、发展演变是一窍不通,但读起这本电影大部头书来,却丝毫不感觉艰涩生硬、味如嚼蜡,而是读得津津有味、兴致盎然。我读的也很仔细,十二大章有关电影中的各个环节,如摄影、场面调度、运动、剪辑、声音、表演、编剧等等,都是图文并茂、分析点评到位,虽然很多我暂还不能完全领悟,尚有似事而非之感,但这部专著,确实起到了引领初学者进入宏大电影殿堂的目的。凡是不想囫囵吞枣、生吞活剥看电影的人,都可尝试读读这本书,相信定有助益的。不过恐怕得经常回顾翻翻,老酒新品才能不断品出新味况味嘛。
此书的译者是台湾著名电影监制焦雄屏,翻译得非常好,这间接辅助我们更好地畅读这本电影专著。焦雄屏的电影《蓝色大门》《听说》《阮玲玉》《观音山》都还不错的。
附几句摘抄如下:
☘️人们将他们的历史、信仰、态度、欲望和梦想铭记在他们创造的影像里。
—罗伯特·休斯(艺术评论家)
☘️电影艺术的基础就是剪辑。
—普多夫金(导演和电影评论家)
☘️电影的声音……不仅加强,而且数倍地放大影像的效果。
—黑泽明(电影导演)
☘️电影演员首先得思考,让想法表现在脸上,剩下的则是电影这个媒介客观本质的工作。舞台表演需要放大,电影表演则需要有内在的生命。
—夏尔·迪兰(舞台剧和电影演员)
☘️电影的功能在于揭示,它可以呈现一些舞台上无法处理的细节。
—安德烈·巴赞(电影评论家)
☘️写作就像卖淫。刚开始为爱而写;接下来为几个朋友而写;最后为钱而写。
—莫里哀(法国剧作家)
☘️人类社会自过去到现在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卡尔·马克思(哲学家和政治学家)
☘️电影没有什么不可动摇的规则,视其如何进行而已。
—宝琳·凯尔(影评家)
6)《丰乳肥臀》
据说网上坊间很多人因这部小说而咒骂莫言,说他淫秽说他反动,但平心而论,这部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作是很有水准、当之无愧的,不过确实它相当大胆,不仅用词大胆,而且角度、观念也大胆,确是当代作家中绝无仅有的。
小说借吮吸母乳到12岁、后又半痴半疯的上官金童(我)的视角,大尺度白描般地记录了山东高密东北乡沧桑百年的历史变迁和深重苦难。
它语言用辞大胆奇特,想像比喻神奇,不乏关于女人乳房、身体等的形象描写和歌咏,这对于比较内敛含蓄、不张扬声色犬马的国人来说或许尺度大了点儿,但真的很独特。比如:
☘️“西红柿为什么要生出乳头呢?山是地的乳头,浪是海乳头,語言是思想的乳頭,花朵是草木的乳頭,路燈是街道的乳頭,太陽是宇宙的乳頭⋯⋯把一切都归结到乳房上,用乳头把整个物质世界串连起來,这就是病患者上官金童最自由也是最偏执的精神。”
☘️“在这个星月璀灿的夜晚里,上官金童嘴里塞满花朵,仰面朝天躺在母亲的坟墓前,回忆了很多很多的往事,都是一些闪烁的碎片。后来,回忆中断了,他的眼前飘来飘去着一个个乳房。他一生中见过的各种类型的乳房,长的,圆的,高耸的,扁平的,黑的,白的,粗糙的,光滑的。这些宝贝,这些精灵在他的面上表演着特技飞行和神奇舞蹈,它们像鸟、像花、像球状闪电。姿态美极了。味道好极了。天上有宝,日月星辰;人间有宝,丰乳丰臀。他放弃了试图捕捉它们的努力,根本不可能捉住它们,何必枉费力气。他只是幸福地注视着它们。后来在他的头上,那些飞乳渐渐聚合在一起,膨胀成一只巨大的乳房,膨胀膨胀不休止地膨胀,矗立在天地间成为世界第一高峰,乳头上挂着皑皑白雪,太阳和月亮围绕着它团团旋转,宛若两只明亮的小甲虫。”
☘️“哑巴的腿曲曲折折地往前走,走到大姐脚前,这个生铁般的男人,竟像被阳光晒化的雪人—样,哗啦啦四分五裂,胳膊一处腿一处,肠子遍地爬如臃肿的蛇,一个紫红的心脏在他的双手里跳跃。好不容易这些迸散的零部件又归了位。哑巴跪在大姐面前,双手搂着她的屁股,他的大头,伏在她的肚皮上。”
☘️“火焰像金蝴蝶,拍打着沾着金粉末的翅膀;纸灰像黑蝴蝶,飘飘地飞起来,飞累了便落在白雪上,很快便死了。”
☘️“晨风从田野里刮来,像一匹水淋淋的黑猫,黑猫嘴里叼着银光闪闪的鲫鱼,在铁皮屋顶上冷傲地徜徉。血红的太阳从积满雨水的洼地里爬出来,浑身是水,疲惫不堪。”

在作家的笔下,各色人物粉墨登场,个个有血有肉、立体饱满、又复杂多元。读者很难简单地把他们贴上好人或坏人,正派或反派、英雄或凡人的标签,几乎每个角色,都让人由然而生既爱且恨、既喜且忧的复杂情感。在这儿,读者找不到任何一位传统意义上完美无缺的革命者或英雄,作者不刻意拔高或粉饰,而是忠实地描绘、反映、还原、记录着历史,记录着那沧桑百年、战乱纷飞、民不聊生的苦难历史和这块土地上人民的艰忍不屈!
如下为摘抄:
☘️“大人物清清嗓子,慢条斯理地,把每个字都抻得很长。他的话像长长的纸条在阴凉的东北风中飞舞着。几十年当中,每当我看到那写满种种咒语、挂在死者灵前用白纸剪成的招魂幡时,便想起大人物的那次讲话。”
☘️“在母亲坟墓后边没人脚践踏的地方,有很多苍白的花朵,只有中间的一朵显出黯淡的红色,花朵们散发着甜味。上官金童……先揪下瞅了那一朵花,稍加欣赏便塞到嘴里去,花瓣很脆,宛如生虾肉,咀嚼几下,便满嘴血腥味,花朵为什么会有血腥味呢?因为大地浸透了人类的鲜血。”
这是小说的结局,莫言这颇具画面感的描述奇特、沉重,让我们掩卷后心情仍久久无法平静……
上半年最喜欢的影视剧另篇再总结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