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计划书 | 必须要知道的IPO优劣势!
IPO上市后会有很多优势,相对着也有很多弊端,这两方面在启动IPO前均需明确。

IPO上市的优势
融资便利
上市之后,企业是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可转债、公司债等方式进行融资,同时银行授信也会大幅度的提高;而且企业大股东是可以通过减持、股票质押、可交债等方式进行融资,中国目前的法律和政策对上市公司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和倾斜,如允许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用二级市场交易的股票市值作为质押物向银行融资。即把上市公司打造成为是资金的宠儿,为上市公司拓展了最多元的融资渠道而且上市时及日后均有机会筹集资金,以获得资本扩展业务。总而言之,上市后企业的融资方式会更加多元化,融资能力更会大幅度提高。
运作规范
启动IPO之后,企业就会接受来自中介机构的调查与辅导,会帮助企业在法律、财务、业务等各个方面规范运作。 总而言之,上市后的企业会更加规范,日常运营的风险将大幅度降低。
广告效应
上市之后,企业不仅能博得广大投资者,新闻媒体的眼球,而且还对企业、企业家和资金都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在品牌宣传、业务洽谈、项目投标等环节会更具备竞争优势。总而言之,上市后的企业品牌更加响亮,也会更加容易的去获取业务。
扩张快速
上市之后,企业既可以通过融资后,对同行业和上下游企业进行并购,也可以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进行并购,并且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是远远高于收购标的公司市盈率。总而言之,上市后的企业更具备资金实力和影响力,因而更方便快速扩张。
吸引人才
上市之后,企业品牌更大、资金实力更雄厚也更具发展前景,也对市场上的人才有天然的吸引力,即使薪金低点,也愿意到上市公司去打工。向员工授予上市公司的购股权作为奖励和承诺,更能够增加员工的归属感总而言之,上市后企业会更加容易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财富增值
上市之后,虽然创始人等大股东的股份会变少,但一般情况价值会上升三五十倍,上市公司大股东会有十几亿到几十亿的身家,创始人也会有着几千万到几亿的身家。总而言之,上市后企业原始股东会财富会大幅增值,实现财务自由。

IPO上市的弊端
股权稀释
上市之前,企业一般情况是由家族内部100%控制。上市过程中,企业会进行股权激励、引入外部投资机构,一般上市前的大股东比例会降到50%-60%,上市之后会降到40%-50%。一方面,企业的规模更加强大,另一方面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确实会变少。但是实际中,因为其他一些小股东的股权十分分散,除非出现极端情况,被恶意控股,一般是不会特别影响控制权。
成本规范
企业正式启动上市就要开始规范运作,包括公司正常运行,财务税务,日常业务等,这些全部规范后也是要付出相对应的成本。特别是税务规范,企业需要充分计算可能会出现其它额外成本。
信批义务
申报IPO及后续上市之后,企业需要不断的进行信息披露。特别是IPO阶段,招股说明书需要详细的披露公司的核心团队、专利技术、核心竞争力、前五大客户与供应商等信息。上市后,公司需要持续披露年报、半年报和季报,重大事项也需要履行内部程序并不断披露。
行政监管
上市之后,企业需要接受证监会、交易所和证监局的日常监管,如果有任何程序或规范运作问题出现,企业将会受到处罚。
公众监督
上市之后,整个公司都会受到民众的监督,若公司的出现任何问题,将有可能承担巨大的舆论压力。
中介成本
整个上市过程,企业需要花费几千万元的中介成本,其中在上市之前就需要支付300万元-500万元左右,上市之后再支付剩余款项(募集资金到账后从募集资金中扣除)。

同时建议企业在启动IPO上市之前,对于上述优势与弊端进行充分的评估与论证,以免白白浪费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