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开飞机,8岁上大学:“最强神童”背后的疯狂老爸
这阵儿网上的“全国神童选秀大赛”真是一浪高过一浪,不断有超能力儿童跳出来挑战我们的固有认知。在前一阶段,让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号称一天写2000首诗的少女岑怡诺。

就在我们都觉得最匪夷所思的儿童简历非岑怡诺莫属时,又有一张儿童简历看得人目瞪口呆。这张简历来自参加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的何宜德小朋友。

网友表示:岑怡诺小朋友和何宜德小朋友完全应该结娃娃亲嘛,天生一对!
就像对于之前岑怡诺的一天写2000首诗一样,多数网友看到这个的第一反应也是不信,觉得无非是在吹牛而已,一个十岁的孩子不可能做到那些。
但深入挖掘一番资料后就会发现,这份简历并非空口说白话。可能其中有些许夸大的成分,但大部分说法都是有真凭实据的。
比如所谓的“11岁从南京大学毕业”,实际上是从南京大学的自考专科毕业,这个学位是爸爸给他一手安排的,专业选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因为爸爸想让他长大后当企业家。
这个叫何宜德的小朋友,早在今年春天就先后参加了《一站到底》和《最强大脑》节目,网上正在流传的节目视频就是来自4月的一期《一站到底》。何宜德出场后一字一句复述了简历中的内容。

节目中另一个来自医院的女嘉宾听了后一脸惊讶赞许并狂竖大拇指,看得我好生尴尬。

然后何宜德的父亲何烈胜也出场了,他说是自己刻意从小严格训练儿子,并解释了这么做的原因:因为儿子出生时身体不好,还被医生判断为极有可能是脑瘫,于是他下决心要扭转孩子的身体机能,让他能健康长大。

从《新京报》去年对这父子俩的报道可以得知,何烈胜对儿子的训练从刚出生时就开始了。何宜德刚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保温箱被抱出来十多天,何烈胜就买回来一个塑料水桶,把婴儿放进去学游泳。
不光在家练,还会带婴儿去游泳馆。一般的婴儿游泳馆水温都是四十多度,何烈胜会嫌水温太高,要求工作人员把水温调到25度,哪怕冻得婴儿脸色发紫也不为所动。
简历里的“2岁爬南京紫金山”也是真有其事。

除了爬山,何烈胜还给儿子安排了多种体能训练项目,包括跑步、跳绳、骑车、武术、帆船等等,而且总会在训练过程中刻意制造难度和障碍。
比如,雨天让儿子不带伞出门走路或跑步。
比如,练习帆船时跟教练说让儿子多翻几次船,这样就能锻炼儿子在水中的应变能力。
还有在高山滑雪场,等何宜德爬进轮胎,何烈胜就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从背后将儿子从六层楼高的坡顶一脚踹下去,一直滑到谷底。

何宜德3岁时就在网上出过一次名,那是2012年春节期间,父子俩在美国旅行,当天纽约下了大雪,气温是零下13度,何烈胜让何宜德把衣服脱掉,只穿一条内裤,在雪地里奔跑。

小孩子冻得直哆嗦,对镜头外的爸爸带着哭腔呼叫求救:“爸爸你能不能抱抱我……”

爸爸的回应却是冷冰冰的训导声,“往前跑,趴下”。
这一幕被拍下来后放到网上,引起网民讨论,何宜德当时就被网民送了个外号叫“裸跑弟”。
“5岁开飞机”是简历中最有争议的一项,但这件事当时也是有不少新闻报道的,现在网上还能查到新闻视频,比如江苏本地电视台的报道:

何宜德开的是一架超轻型民用飞机,何烈胜对记者说,这架飞机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教练也在飞机上,一有不对就能接管飞机,他不担心安全问题。

但是何宜德的妈妈何龙接受记者采访就坦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只不过孩子父亲执意要这样,她也没办法。

何宜德自己对于“敢不敢”的回答则完全是童言童语:“又敢又不敢。”

飞机升空的画面:

至于简历中“6岁写自传”到底指的是什么还不清楚,不过我在网上搜到了一本书叫《裸跑弟:不一样的成长》,署名是“王迅”,据说是苏州某大学的一名老师。

另外还有一套署名为“何宜德”的漫画,叫《我是“裸跑弟”》,封面注明是“世界上最小作者作品”。

可以作为对比的是,此前中国最有名的低龄写作者蒋方舟,出第一本书《打开天窗》的时候是9岁。
这“世界上最小作者作品”,想必就是何宜德所打破的其中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吧。据报道,何烈胜特别热衷于带儿子参加各种比赛,现在已经至少手握11项世界纪录,年龄最小的飞行员也是其中一项 。
《新京报》的报道里有一个细节是,2018年11月,何宜德玩滑板摔了一跤,导致骨折,但是两周后在苏州有一场比赛,于是何烈胜给儿子提前办理了出院手续,让他还是照常去苏州比赛。12月,何宜德又坐着轮椅去澳门打比赛。2019年2月,又拄着拐杖去英国。骨折期间,小男孩就这么满世界跑。
妈妈何龙心疼儿子,觉得少打一场比赛也不要紧,但是反对无效,关于儿子的事必须要听爸爸的。
不光儿子何宜德出了书,2012年“裸跑弟”在网上成为热点仅仅不到2个月后,何烈胜就趁热打铁接连出了两本“教子秘籍”。

当时刚刚有“虎妈”的讨论,于是何烈胜也给自己想了个名号叫“鹰爸”,对儿子的教育是“鹰式教育”。这个名号的依据是,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父母就会把幼鹰赶下山崖,幼鹰往谷底坠下时拼命拍打翅膀,以此学会飞翔。
鹰爸所谓“鹰式教育”的重点是“十商培训计划”,包括体商、智商、德商、情商、胆商、逆商、心商、灵商、志商、财商。
2012年一整年,这对父子都很忙碌,他们还干了一件大事:父子一起登顶日本富士山,并借机宣传“保钓”。

他们还特地亮出了关于保卫钓鱼岛的口号:

当时的媒体稿很是渲染了一番登山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当时山上下起了雨,道路湿滑,而且他们都没有带水和食物,以为沿路会有小店售卖结果没有,只能忍饥挨饿,接雨水解渴。
《扬子晚报》报道的最后一段是这么写的:
鹰爸昨天告诉记者,幸好多多(何宜德小名)从小所受的鹰式训练使得他比同龄孩子更能吃苦,意志力也更坚强,加上多多觉得此次登山是一次爱国行为,实在累了,就拉着爸爸的手,一边嘴里嘟囔着“钓鱼岛属中国,我要登岛去钓鱼”给自己鼓劲,终于登上了八合目。在15个小时多的登山过程中,多多一直是自己走下来的,没有要大人抱一下。
但是很快,湖北大学的梁艳萍教授(对,就是最近因为支持方方陷入麻烦的那个梁教授)发微博指出,这次登富士山行动有造假嫌疑,并从日期、登山时长、天气、路况等多个角度提出质疑。

梁教授还在博文中表示,“子女教育,诚信教育应该是第一位的吧。”而且她也不赞同这种虐童式的教育,“虽然称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但是那么小的孩子童年时光被剥夺了,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
这下又引发更多网友质疑,称何烈胜是在炒作,何烈胜对此做出一番解释,还回应道:“爱国怎么是炒作呢?退一万步说,作为一个中华儿女,能为祖国领土完整而宣传,即使个别人认为那是炒作,我也觉得无上光荣!”
他还对梁艳萍教授展开了如此反击:“如果你要质疑我,你可以直接给我发微博,或者通过媒体找我。在什么都没搞清楚的情况下就这样质疑我,作为一个教授,我认为,轻则她是在沽名钓誉,重则政治立场有问题。治学不严谨,怎么为人师表,教育学生?”
这位爸爸是个什么行事风格,大家应该大概都了解了。那么何烈胜又到底有些什么来头背景呢?我查了下,他原是南京一家企业的老板,据说早年还当过老师。后来他开始潜心研究儿子的教育问题,制定严格的教育计划,还让妈妈何龙在家当家庭主妇,全力支持他对儿子的教育。他对记者说,这个家庭就是一个小公司,他是董事长,负责把握公司发展方向,制定计划方针;妻子是总经理,负责落实及后勤保障;儿子是员工,负责执行。总经理和员工也可以提出反对意见,但是“他们炒不了董事长的鱿鱼”。
因为“鹰爸”而小有名气后,何烈胜不仅出书,还曾试图直接把他那套教育计划扩展到其他孩子身上。2016年年初媒体就有过报道,说他在江苏体育学院组织了14个孩子,在雪地里进行高强度身体训练。

这其中有11个男孩,全部裸上身 ,还有3个女孩,可以穿薄上衣。
当然,何烈胜还接受了若干采访,上了若干电视节目,包括《鲁豫有约》。这集挺有意思,集合了“狼爸”“鹰爸”“兔爸”,全是“虎妈”之后一股脑涌现出来的对孩子搞非主流教育的家长。

鹰爸何烈胜在节目里接受了各种对他教育方式的质疑,比如有嘉宾问他:您为什么要生孩子?您生他下来就是要用来训练的吗?
何烈胜回答:不是,我觉得作为一个父母来说,他有这样的责任,让孩子能够朝着父母设定的这个目标去走。但很多人讲那样孩子不是就没有自由了吗?其实我觉得任何孩子,他所有的今天,都是父母愿望的一个投射。

他还说:其实实际上我们很多的家长,就是用这种所谓的自由成长,实际上放纵了对孩子的一种管理,在他们没有明辨是非的时候对未来方向的一个确定,这才是真正大的一个失误。我觉得很多的孩子非常可怜,他父母所谓的爱、自由,实际上放弃了对孩子的一种管理。

呵呵,你觉得他儿子可怜,他还觉得别的孩子可怜呢。
何宜德到底可不可怜呢?我先不下结论,只说《新京报》的报道最让我难受的一个细节:采访的时候,每回答一个问题,何宜德都要抬头看一眼爸爸。即便爸爸不在场,也要将手机留在办公桌上开着录音,记录着儿子对他的点评。在何宜德很小的时候,还会对别人说爸爸是坏爸爸,但最近两年,他再也没说过了,说出来的都是喜欢爸爸,因为,爸爸能让他成功。
肖浑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饱受争议了几十年,刘晓庆怎么就突然被全网夸了? (41人喜欢)
- 最近死感比较重 (23人喜欢)
- 琼瑶这一生,是一个时代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38人喜欢)
- 从麦琳李行亮想到我爸妈 (4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