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13、七雄并立
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但已名存实亡。 三家分晋,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公元前403年被周天子承认),又有田氏代齐(原是姜氏),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战国初期,最强大的是魏国。魏文侯,公元前445年继承晋国魏氏领袖。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礼贤下士,使魏国强大起来。
魏联合赵、韩,大败秦齐楚,分得大片土地。到了魏惠王(魏文侯之孙,魏武候之子)时期,三国联盟破裂,互相攻伐,魏国失去强国地位。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赵国攻卫,魏视卫为自己的属国,出兵攻打赵都邯郸,齐威王以田忌为相,孙膑(孙武后代)为军师,领兵救赵。在孙膑的献策下,齐军攻打魏都大梁,魏国庞涓只好率军返回大梁,半路被孙膑埋伏。
马陵之战:公元前342年,齐魏再次交战(魏攻打韩,韩向齐求救),庞涓再次被孙膑击败,被迫自杀,魏太子申被俘。
齐国成为继赵国之后,与秦国并立的又一强国。齐国趁燕国内乱,频频攻打燕国,燕昭王继位后,为拯救燕国,报杀父之仇,设立黄金台,礼聘天下英才,军事家乐毅、哲学家邹衍,政治家剧辛等群贤毕至,同时实行各项改革,燕国很快强大起来。
东征西讨不断壮大的齐国令诸国恐惧。
公元前284年,乐毅率军联合五国攻打齐国,五年占领齐国七十多城,造就了燕国一时盛世,被燕昭王封为昌国君。
乐毅对已占领地区实行减赋税,废苛政,尊重当地风俗的措施
公元前278年,燕昭王逝世,燕惠王继位。燕惠王做太子时便与乐毅不和,齐国使用反间计,污蔑乐毅想自立为王,乐毅被迫逃往赵国。燕惠王以骑劫代乐毅,残酷压迫齐人,引起反抗,齐人复国,但因为损失了大片土地,国力从此一蹶不振。
14、富国强兵——诸侯走向变法图强之路
农具的发展使大量荒地开垦出来,变为私田,私田拥有者最终发展为封建地主,各国新兴地主阶级大力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要求改革,诸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变革运动。
魏国李悝变法——
魏国首开变法之风,魏文侯任命李悝(kui.1)变法.
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
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李悝推行法治,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成为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楚国吴起变法——
公元前390年,楚悼王任命吴起(原是魏国郡守,因受排挤入楚)变法,变法重点是打击旧贵族势力
对封君已传三代的取消爵禄,子孙不再继承
精简官吏,削减俸禄开支,以补军政开支(即所谓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
令旧贵族及所属人员开发荒凉地区
楚国很快强盛起来,但前381楚悼王死后,旧贵族发动政变,箭射吴起并车裂,楚国变法宣告失败
商鞅变法——
一直受中原鄙夷不甘落后的秦孝公寻求“出奇计强秦者”,四下招贤
商鞅(卫国人,法家代表人物)在魏国难施报负,来到秦国
被任命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但他的变法内容仍被后来几代君王执行。
韩昭候任用申不害,申不害主张中央集权,主张君主通过机密手段驾驭各级官吏等阴谋权术,变法效果并不显著
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任用贤才,赏罚分明,将不务实业,只知贿赂君王左右的官吏烹死,从此人人“务尽其诚,齐国大治”,同时广开言路,奖励有好建议的人,以致门庭若市。
齐国国力大增。
赵武灵王为改变赵国屡战屡败的局面,下令“胡服骑射”,进行军事改革,灭了中山国
16、合纵连横
齐国通过变法国力大增,成为东方大国。秦国为西方大国,楚国为南方大国
合众:合众弱国攻击强国,以防强国各个兼并
连横:强国拉拢弱国攻打另一些弱国
为实现这些政治目的在各国间奔走的的就叫纵横家。
张仪——
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
齐国攻打魏国,说服秦国帮助魏国击退齐国,作为回报,秦国获得河西地区
张仪率军攻打卫国濮阳,后又说服秦王归还濮阳,并游说魏国感恩秦国,进献部分地区,于是秦国控制了黄河天险地区,秦向统一六国的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魏国公孙衍试图拉拢别国,进行合纵。公元前318年,魏楚燕赵韩第一次合纵攻秦,实际出兵只有韩赵魏三国,以失败告终,韩魏向秦国靠拢
公元前316年,秦吞并巴蜀。
齐与楚结盟,与秦韩魏成为两大对抗势力
为破坏齐楚联盟,前313年,张仪出使楚国,假装会献上部分土地以此来骗得齐楚绝交,楚怀王察觉受骗,出兵攻打秦,战败,被迫割地求和
张仪说服韩赵魏与秦连横,对抗楚国,前299年,秦假意与楚国交好,使计扣押楚怀王,楚怀王死在秦国,楚顷襄王昏庸无能,楚国一蹶不振
前288年,为抗击兴起的赵国,秦昭王约齐湣王共同称帝,并联合五国攻赵。
苏秦识破,说服齐湣王放弃称帝,发动合纵,前287年,联合燕韩魏赵攻秦,秦被迫向魏赵割地求和。
此后齐湣王变得野心勃勃,接连出兵他国,各国恐慌,准备合纵
前284年,燕昭王联合各国伐齐,几乎使齐国灭国,齐国从此势弱
如此,赵成为六国中唯一大国,成为秦向东扩张的最后一道防线。
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城,揭开了秦灭六国的序幕。
秦与赵的长平之战,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血战(秦王龁、白起 对 赵廉颇、赵括)
赵败,四十多万将士被白起活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