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谈选股:六分法、六类股票、六种策略”
光年FX:金融分析师、财经媒体人、掌握一手最新前沿科技资讯,向您分享最深度的行业洞见。以下内容来自J2T捷仕。
彼得·林奇是众多投资者的追随者,也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资”和证券投资基金经理。
1990年,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持有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
13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彼得·林奇悄无声息的创造了一个奇迹和神话。
不仅如此,在这13年间,彼得·林奇买过15000多只股票,赢得了“不管什么股票都喜欢”的称号。
与罗杰斯在投资理念上很像,一旦发现感兴趣的公司,他就会深入研究,甚至去上市公司总部调查,直到他做出判断并且买入。
林奇认同的是: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股票背后的公司,而非仅仅关注股票本身。
相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他更看重更个股。
也就是他所说的:自上而下型选股。
林奇号称是美国“持有股票数量”最多的基金经理人,最多的时候他同时持有1000多只股票。
事实上确实如此,他从来不会在自己不了解的股票上持有过多的资金,他所持有的股票大部分种类的市值其实只占到总资产的10%。
对于很多人而言,林奇是一个没有“周末焦虑症”的“死多头”。
股市调整对他而言只意味着廉价建仓的机会到了,他不太像一个股市中人,因为他的心态是如此的平和,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惊人的成就使林奇名满金融界。
《时代》周刊称他为“第一理财家”,《幸福》杂志则称誉他是股票领域一位超级投资巨星。
在从事的投资经营中,林奇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凡,并以“股票天使”自居。
1977年,他接下资金仅有2200万美元的麦哲伦基金。
业务的局限也不如其他大型的证券公司,但林奇以自己的投资理念让一个“股票天使”就这样诞生了。
在投资界最拼命的人,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
每天阅读几英尺厚的文件,每年旅行16万公里的路程进行实地考察。
此外,每年他还要与500多家公司的经理进行交谈,如果不进行阅读和访问时,他则会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地打电话。
这种长期的自律与坚持,就像股神巴菲特每天坚持阅读一样。
他们将时间变为学习,将学习演变为生活方式,再从生活方式中寻找投资的奥秘。
林奇十分欣赏巴菲特的观点:
“对我来说,股市是根本不存在的。要说其存在,那也只是一个让某些人出丑的地方。”
林奇重视同行内流动的消息,这是他认为最有价值想法的最好来源。
林奇很少涉足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工具。
他认为:
如果你买股票,即使是一种风险很大的股票,也是在为国家做贡献,而期权、期货市场就犹如一处昂贵而又无用的赌博场所,它没有为社会提供任何资金,你认为糟透了的期货毫无理由地越涨越高,最后使你陷入一贫如洗的困境,而你的钱也仅仅是输给了赢家或经纪人而已。
在1996年,美国公共电视网PBS 对彼得·林奇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林奇浅谈了自己对投资的看法:
1.卖出赔钱的股票,让赚钱的股票多跑一会儿。
2.股市上有许多牛股,你要做的就是找到其中的几只就行了,必须要让你的牛股弥补你的错误。
3.10 次投资能投对6 次就很优秀了,10 次对9 次是不可能的。
4.在投资上不能等到彻底想明白再行动,必须得承担一些风险。
5.考察的公司最多的人将在投资这场游戏中取胜。
林奇说:
我觉得,灵活是一个关键因素。我什么股票都买,有工会的公司、钢铁公司、纺织公司,这些股票全都在我的投资范围之内。
我一直认为,到处都有投资机会,我自己亲自研究我投资的股票。在我买的第一批股票里面有一只是塔可钟,当时人们根本不考虑像塔可钟这样的小餐饮公司。所以,我觉得当时我们表现不错就是因为我们会看各种公司。
如果你考察10家公司,你可能会找到一家有意思的股票,如果你考察20 家,可能会找到2 只,考察100 家就可能会找到10 只。考察的公司最多的人将在投资这场游戏中取胜。
这一点一直是我的投资思想。
林奇提倡价值投资,而不是短期投机。
价值投资的精髓在于,质好价低的个股内在价值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总会体现在股价上,利用这种特性,使本金稳定地复利增长。
如果你认可一家公司,最好能坚持每6个月和每24个月都重新检查一下你所选择的股票。
当然,林奇虽然手持很多股票,但对于投资也有自己的规则和禁忌。
比如他倾向于:
1.名字傻
2.乏味
3.令人厌烦
4.有庇护的独立子公司
5.乏人关注的潜力股
6.充满谣言的公司
7.大家不想关注的行业
8.增长处于零的行业
9.具保护壁垒的企业
10.消耗性大的消费品
11.直接受惠高技术的客户
12.连其雇员也购买的股票
13.会回购自己股份的公司
14.主营业务单一的公司
林奇的禁忌:
1.当炒股
2.空头企业二世
3.不务正业的公司
4.突然人气急升的股票
5.欠缺议价力的供应商
6.名字古怪的公司
在《彼得林奇投资真经:业余投资者的优势|价值投资系列》中林奇讲述到了个人投资者的优势和方法论。
当某一行业的一家公司拿在手上,先要确定这家公司属于6种公司基本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
缓慢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周期型、隐蔽资产型和困境反转型。
1.缓慢增长型
林奇说:在我的投资组合中很难找到增长率为2%~4%的公司,因为如果公司的增长速度不是很快,它的股票价格也不会上涨很快。
2.稳定增长型
能否从稳定增长型股票上获得一笔可观的收益,取决于你买入的时机是否正确和买入价格是否合理。
宝洁公司股票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的表现都非常出色,然而如果是在1963年买的这只股票,那么你的投资仅能上涨4倍。
3.快速增长型
弄清楚它们的增长期什么时候会结束,以及为了分享快速增长型公司的增长,所付出的买入价格应该是多少。
4.周期型
在增长型行业中,公司业务一直在不断扩张,而在周期型行业中,公司发展过程则是扩张、收缩、再扩张、再收缩,如此不断循环往复。
以蓝筹股福特公司(周期型)、百时美(稳定增长型)为例,在股市不景气或者国民经济衰退时,如果百时美公司的市值损失50%的话,那么福特公司市值损失则会高达80%。
5.困境反转型
出资挽救我们否则后果自负、谁会想到、问题没有我们预料的那么严重、破产母公司中含有经营良好的子公司、进行重整使股东价值最大化。
6.隐蔽资产型
如佛罗里达州小型养牛公司,上市的铁路公司等等。那些隐蔽资产可能藏在了金属、石油、报纸、专利药品中间,等待你去挖掘。
不过,要抓住这种机会需要对拥有隐蔽资产的公司有着实际的了解,而一旦清楚了解了公司隐蔽资产的真正价值,所需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

林奇是一个投资奇才,作为一个著名的基金管理人,他的思维更现代化、投资技巧更复杂。
但在他的投资理念中,不难看出骨子里他依然是与格雷厄姆、巴菲特一脉相承的基本面分析派:
1.投资是令人激动和愉快的事,但如果不作准备,投资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2.投资法宝不是得自华尔街投资专家,它是你已经拥有的。你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投资于你已经熟悉的行业或企业,你能够战胜专家。
3.过去30年中,股票市场由职业炒家主宰,与公众的观点相反,这个现象使业余投资者更容易获胜,你可以不理会职业炒家而战胜市场。
4.每支股票背后都是一家公司,去了解这家公司在干什么。
5.通常,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公司业绩与股票价格无关。但长期而言,两者之间100%相关,这个差别是赚钱的关键,要耐心并持有好股票。
6.你必须知道你买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买它,“这孩子肯定能长大成人”之类的话不可靠。
7.远射几乎总是脱靶。
8.持有股票就像养育孩子,不要超出力所能及的范围。业余选段人大概有时间追踪8~12家公司,不要同时拥有5种以上的股票。
9.如果你找不到一支有吸引力的股票,就把钱存进银行。
10.永远不要投资于你不了解其财务状况的公司。买股票最大的损失来自于那些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仔细研究公司的财务报表,确认公司不会破产。
11.避开热门行业的热门股票。最好的公司也会有不景气的时候,增长停滞的行业里有大赢家。
12.对于小公司,最好等到它们有利润之后再投资。
13.如果你想投资麻烦丛生的行业,就买有生存能力的公司,并且要等到这个行业出现复苏的信号时再买进。
14.如果你用1000元钱买股票,最大的损失就是1000元。但是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你可以获得1000元甚至5000元的收益,个人投资者可以集中投资几家绩优企业,而基金经理却必须分散投资,持股太多会失去集中的优势,持有几个大赢家终生受益。
15.在每个行业和每个地区,注意观察的业余投资者都能在职业炒家之前发现有巨大增长潜力的企业。
16.股市的下跌如科罗拉多州1月份的暴风雪一样是正常现象,如果你有所准备,它就不会伤害你。每次下跌都是大好机会,你可以挑选被风暴吓走的投资者放弃的廉价股票。
17.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智力在股市赚钱,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的耐力。如果你每遇到恐慌就想抛掉存货,你就应避开股市或股票基金。
18.总有一些事情需要操心,不要理会周末的焦虑和媒介最新的恐慌性言论,卖掉股票是因为公司的基本情况恶化,而不是因为天要塌下来。
19.没有人能够预测利率、经济形势及股票市场的走向,不要去搞这些预测,集中精力了解你所投资的公司情况。
20.分析三家公司,你会发现1家基本情况超过预期;分析六家,就能发现5家。在股市总能找到意外的惊喜。
21.如果不研究任何公司,你在股市成功的机会,就如同打牌赌博时,不看自己的牌而打赢的机会一样。
22.当你持有好公司股票时,时间站在你这一边,你要有耐心——即使你在头5年中错过了沃尔玛特股票,但在下一个5年它仍是大赢家。
23.如果你有足够的耐性,但却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与精力去自己搞研究,那就投资共同基金吧。这时,投资分散化是个好主意,你该持有几种不同的基金:增长型、价值型、小企业型、大企业型,等等。投资6家同类共同基金不是分散化。
24.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中,美国股市过去10年的总回报排名第八,通过海外基金,把一部分投资分散到海外,可以分享其他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好处。
25.长期而言,一个经过挑选的股票投资组合总是胜过债券或货币市场账户,而一个很差的股票投资组合还不如把钱放在坐垫下。
林奇基金投资七大法则:
1.尽可能投资于股票基金
林奇是著名的选股型基金经理,他对股票的偏爱贯彻始终。
林奇给基金投资者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尽可能投资于股票基金。
2.忘掉债券基金
彼得林奇有两个理由:
理由一与法则一相同,即从资本增值的角度看,债券类资产收益远不如股票;
理由二,如果投资者青睐固定收益,那么不如直接购买债券。
因为从实践来看,债券基金的收益并不比单个债券更好,而购买债券基金,还要支付昂贵的申购费、管理费,而且持有基金的时间越长,债券基金相对债券的表现就越差。
3.按基金类型来评价基金
要找到同类型基金进行评价。弄清投资的基金属于哪一类型,有助于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4.忽视短期表现,选择持续性好的基金
大多数投资者是通过基金过往的表现来选择的,投资者最热衷的是研究基金过去的表现,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
然而,在林奇看来,"这些努力都是白费的"。
5.组合投资,分散基金投资风格
建议投资者在投资基金时,也需要构建一个组合。而构建组合的基本原则就是,分散组合中基金的投资风格。
林奇认为,"随着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具有某种投资风格的基金管理人或一类基金不可能一直保持良好的表现,适用于股票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共同基金"。
投资者不知道下一个大的投资机会在哪,因此对不同风格的基金进行组合是必要的。
6.如何调整基金投资组合
在往组合中增加投资时,选择近期表现持续不好的风格追加投资。注意不是在基金投资品种之间进行转换,而是通过追加资金来调整组合的配置比例。
7.适时投资行业基金
往组合中增加投资时,选择近期表现暂时落后于大盘的行业。这个原理和风格调整是一致的,投资者需要做的,是如何确定表现暂时落后于大盘的行业。如果更细致一些地研究,那些已经处于衰退谷底,开始显示复苏迹象的行业是最好的选择。
J2T捷仕分析师总结:
林奇对投资的根本看法是:投资是一门艺术加科学再乘经验的学科。
投资是一个非常实践性的行业,不仅仅是分析,也不是每天阅读看报,就能成为投资大师了。
要从思考、选股策略、分散性思维上为主,再加以价值理论和实际操作,才是真正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