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见到的石窟造像壁画之美
查看话题 >中国历代纪年造像图典(东魏、西魏)
中国的佛造像起源颇早,即以东汉初年算起,至今已有一千数百年历史了。其间虽有所谓“三武一宗”灭佛之法难,然时间均极短暂。且历史上数朝并立,北朝灭佛而南朝佛教依盛;北周灭佛时而北齐正大造天龙山石窟寺,故造像史上应该说是没有空白期的。若将有纪年可考的佛像依时代顺序排列起来,是可大致看清历代佛像演化之规律的。
我国的单尊佛像分散于世界各地公私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之手者为数甚多。国内各文博单位所藏就更多得无法统计。据目前发表的资料看,在佛像断代上有着重要标尺作用的许多绝品,早年多流失海外。例如十六国后赵建武四年(338年)金铜佛坐像、赫连夏胜光二年(429年)金铜佛坐像、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铜佛立像等都是研究佛造像者几乎每论必提的标准器,现无一不流落异域,实可痛心。
笔者旅日研究佛教文物期间,曾专程到各博物馆考察我国佛像,有缘亲睹许多佛像名品,宿愿得遂。为研究之用,对有纪年之佛像尤加注意,数年来已搜求数百幅图片。内中将最具代表性的佛像尽可能地收入了。本图典所收多为隔海搜集世界各地藏品,资料有所遗漏,自属难免。尤其国内藏品,图片明显不足,承蒙各文博单位协力,使内容增色不少,特致谢意。
《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一书1994年出版,如今市面上价格高昂,而且一书难求,为了能让造像爱好者对古代造像分期有更深刻的了解,特整理分享之。
|东魏、西魏|
永熙三年(534)高欢强迫孝静帝将北魏的都城自洛阳迁往邺都, 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东魏据河北临漳为都城,西魏据长安。
东魏(534年-550年),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地方王朝。建都邺(今河南安阳北至河北邯郸临漳西南),以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为别都,东魏历时十七年。公元550年孝静帝禅位于高欢之子高洋,东魏覆灭。
西魏(535年-556年),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地方王朝。由宇文泰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国号“魏”。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和南朝梁对立,建都长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政权实由宇文泰掌握。至557年被北周取代,经历两代三帝,历时二十二年。
东西魏虽然不过十几年的时间,但也制作了许多精美的佛像,相较之下西魏的造像风格仍可说是北魏晚期的余风,造像风格上偏潇洒飘逸,佛、菩萨面相较为消瘦。特别是造像碑雕刻成就较为突出,其内容丰富,构图紧凑,刀法纯熟。运用高肉雕,减地阳刻,阴刻等多种技法,使佛碑能最大限度地扩充容量,继承发展了汉代画像石的传统。东魏则整体风格和佛的面相稍显丰满些。造型端正,技法纯熟,有不少精美的铜、石之作流传于世。

观音立像
东魏天平元年(534年)
金铜
高20.5厘米
英国维多利亚亚伯特博物馆藏


张白奴造石弥勒立像
东魏天平二年(535年)
石灰岩
高179厘米
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臧
发愿文:大魏天平二年……乙卯十月……甘六日高阳郡□县张白奴寺尼□钦造弥勒像一躯……祚永隆万□……忝七世师僧……现在宗亲……□学徒众生,世世常与佛会,一切众生,咸同斯福。比丘净钦,比丘净姜。

坐佛七尊像(存疑)
东魏天平二年( 535年)
石灰岩
105X84X18厘米
郑州二中学出土,河南省博物馆藏
此像与后面天平三年像构图和形象完全一致, 高度亦相同,估计当年为同一组雕刻而后分散的。

残石佛碑像
东魏天平三年(536年)
石灰岩
瑞士瑞特保格博物馆藏
发愿文:大魏天平三年岁次丙辰正月朔廿三日……。
一僧人端坐寺内禅定,左方一人持绳帚,生活气息浓厚。


石释迦坐像一铺
东魏天平三年(536年)
高103厘米
瑞士瑞特保格博物馆藏
北魏晚期碑像较多,以佛为中心,周围为弟子、菩萨、力士、狮子等。

乐氏造弥勒立像
东魏天平三年(536年)
金铜
高61.5厘米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
发愿文:天平三年三月三日定州中山上曲阳县佛弟子乐□、乐□龙、东檀□乐道....敬造弥勒像一区愿天下太平...一切众生,俱成正觉。
东西魏流传石雕较多,金铜佛亦有出色者,似这尊金铜佛褒衣博带,衣带飘扬,仍有北魏中晚期遗风,其光背的精美与顶端尖锐形式,仍是从正光时期风格延续而来的。

三尊佛坐像
东魏天平三年(536年)
石灰岩
高60.5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发愿文:天平三年岁次丙辰八月十日,合邑五□等敬造石像一区……。

石佛立像
东魏天平四年(537年)
石灰岩
46x28.5厘米
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臧,关野贞自山东曲阜搜集。大村西崖《支那美术史雕塑篇》著录。
发愿文:(前略)大魏天平四年正月敬造。

元宁造石佛三尊立像
东魏天平四年(537年)
石灰岩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发愿文:……唯大魏天平四年发次丁巳十二月辛卵朔五日乙未,散骑常侍、河南尹使持节都督、羸华沧光四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羸华苍光四州刺史、右卫将军、侍中史部尚书、右仆射、太尉、司徒司空公、高平王元宁,为亡妻司马妃,性崇三宝,志乐真净……为造释迦石像一区……。

朝阳村人造佛坐像
东魏天平四年(537年)
大理石
高49.5厘米
河北曲阳县出土,故宫博物院藏
发愿文:天平四年三月丙寅朔廿八日,朝阳村邑仪田子母卅人等,谨造释迦像一躯。上为皇帝,祚隆无穷。下为无边众生,离若得济。后愿邑仪人等,生生世世,直佛闻法,道心日增,俱时成佛。(后十七人名略)
见杨伯达《瘗埋石佛的研究》,东京美术、1985。


薛安颢造交脚菩萨像
东魏元象元年(538年)
黄花石
高66.5厘米
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藏
发愿文:元象元年四月八日,佛弟子安东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前荧阳太守薛安颢,为亡女魏氏造玉像一区。愿亡者三途,莫迳八难,勿历生生之处,值佛闻法,一切众生,咸同斯福。
东西魏乃至北齐,北周,石佛像中有一支多受印度笈多王朝(4-7纪)马土腊佛像特别是萨尔那特地方制作佛像影响,佛像肩部宽圆,四肢明显,而穿着物很浅薄,衣纹亦不重过分立体刻化,此佛像即具此风格。

铜弥勒立像
东魏元象二年(539年)
金铜
高12.7厘米
日本浜松市美术馆藏
发愿文:元象二年三月甘九日,佛弟子□,为亡息造弥勒像一区,愿□从心,所求如意。
二重四足的方座,在东西魏也较多可见。

惠照造思惟菩萨像
东魏元象二年(539年)
大理石
高46.5厘米
河北曲阳出土,故宫博物院藏
发愿文:元象二年正月一日,佛弟子比丘尼惠照,造思惟玉像一区。上为国主、先亡父母、已身眷属、合家大小、一切有情,同升妙乐。
见杨伯达《瘗埋石佛的研究》东京美术,1985。

康生造金铜观音一铺
西魏大统五年(539年)
金铜
高26厘米
美国芝加哥美术馆藏
发愿文:大统五年岁次已未八日廿二日,□府弟康生,为父母造象主天道佛十二区。

铜观音立像
东魏兴和元年(539年)
金铜
高20.5厘米
现流落国外

石三尊佛坐像
西魏大统六年(540年)
黄花石
高33.6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黄花石多产陕西,是西魏较贵重的佛像石材,铭文未见,当是西北地方所造佛像。

僧颙造石三尊像
东魏兴和二年(540年)
石灰岩
高30厘米
日本个人收藏,参见松原三郎《中国佛教雕刻史研究》
发愿文:惟大魏兴和二年四月八日,佛弟子右僧颙,为七世父母、□□父母、家眷大小、造像□□。□地终生, 普同□□愿愿从心,所□□。

铜观音立像
东魏兴和二年(540年)
金铜
高12.8厘米
日本个人藏
发愿文:维大魏兴和二年岁次申三月甲□廿三日,清信□弟子□□□为□□□子造观世音像一躯。愿亡□同□道,讬生凝神□境,普前死没亡清神,神愿□龙花
会,觉□登先。

乐零秀造观音立像
东魏兴和三年(541年)
大理石
高44.5厘米
河北省曲阳出土,故宫博物院藏
发愿文:兴和三年正月廿三日,京上村佛弟子乐零秀,敬造观世音像一区。上为皇帝陛下,七世先忘,现在眷属、边地含生,等同福愿。
见杨伯达《瘗埋石佛的研究》,东京美术,1985。

铜观音并坐像
东魏兴和三年(541年)
金铜
高15.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发愿文:兴和三年二月....观音像……见存□福。
四足方座上配以汉式屋顶,很为别致。并坐二观音亦较少见。

比丘道恩造观音像
东魏兴和四年(542年)
金铜
高15.8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发愿文:兴和四年四月八日,比丘道恩造观音像一区。上为国王檀主,复为七世父母、所生父母,边地众生,一时成佛。

杨□爱造三尊石佛坐像
西魏大统八年(542年)
黄花石
高23.5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发愿文:大统八年岁在壬戎□月□未佛弟子杨□爱一心时,妻马金丑一心时。


石佛立像
东魏兴和四年(542年)
石灰岩
高135.5厘米
瑞士瑞特保格博物馆藏
东魏的佛像优秀者虽亦可见,然普遍佛碑雕刻精美。其上用汉代以来的阴刻手法刻供养人、车马舆服、飞天等,极为精美细腻,颇有可令人驻足细赏者。




石佛碑像
东魏武定元年(543年)
石灰岩
高308厘米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此佛碑虽为浮雕,然多层雕镂,运用减地和阴阳多种刻法,使画面极富立体感与变化。碑首为佛及供养人,二婆薮仙人很为生动。下部为维摩诘与文殊对坐斗法。碑背有千佛。碑座四面刻山神王、树神王、风神王,珠神王等共八位神王,此碑内容丰富雕镂精美,是佛教雕刻史上的名品。




骆子宽造石佛立像
东魏武定元年(543年)
石灰岩
77x62x31厘米
伊萨贝拉斯切瓦特嘎特那美术馆藏,见罗氏《海外贞珉录》。大村西崖《支那美术史雕塑篇》
发愿文:唯大魏武定元年岁次癸亥五月庚寅朔十五日甲辰。夫圣觉凝渊,非形像无以视其真。是以清信土佛弟子骆子宽等七十人,仰为皇帝陛下、七世见存、敬造释迦石像一区。愿使法界众生,息心归无,功兼物我,舍著两躯,有无名一,乘实驾权,十方思运矣。比丘尼僧志邑老程伯宜(邑子姓名略)。
此像造型端庄,衣纹流畅,是上乘之作,可注意者为碑座背面及两侧浮雕之十尊神王像,均有神王名字榜题,可为推知其它处神王名字的珍贵标尺,如龙门宾阳洞、巩县石窟、响堂山石窟等处窟内神王均赖以定名。目前仅发现此一件标明神王各名字的佛碑。

石思惟菩萨像
东魏武定二年(544年)
大理石
55x31.5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北齐时河北曲阳制作的大理石思惟菩萨像很为流行,其背景当与弥勒净土思想流行有关。



戎爱洛造思惟菩萨像
东魏武定二年(544年)
大理石
高54厘米
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馆藏
发愿文:武定二年太岁在甲子十月甘日清信士佛弟子戎爱洛、妻赵阿睹、女慈仁、敬造白玉像一躯。上为皇帝陛下、下为亡父母、亡息善□、普及法界众生,一时成道。

苏丰洛造菩萨立像
东魏武定二年(544年)
大理石
高35厘米
河北曲阳出土,故宫博物院藏
发愿文:武定二年太岁在甲子,信士苏丰洛造玉像二区。大家父母,为大家、兄弟、眷属、所造玉像,拳高齿半□愿□。
见杨伯达《瘗埋石佛的研究》东京美术,1985。

李洪演造三尊佛立像
东魏武定二年(544年)
石灰岩
高92.5厘米
原在河南获嘉县南二十里法云寺,现藏英国维多利亚亚伯特博物馆。此又名邑子李洪演造像颂。见《金石萃编》、《中州金石记》,大村西崖《支那美术史雕塑篇》
发愿文,邑子李洪演造像颂:夫灵光郁烈,虽体洞□尘。然一乘覆运,则十缠竟发,故释迦出后,有其初也。是以邑义等皆集出兰蕙,秀贯烟霞,悼纯晖之日削,恻重闇之年深。遂捐率舍,爱图嘉石,于此夹塏造像一区。庶钟万品,等阶十号,颂日: 湛矣澄源,攸哉宝观。息彼摸拟,迈兹陈讚。事等手足,道犹花干。远迩□津,清浊交判。有释迴兴,体苞圣达。净乐萧然,常我无遏。三迳是填,王盖终脱。六 度告□,双林显末。于穆邑义,广夏之梁。爱树填像,仿佛遗光。功崇先祀,福润见方。咸□□吉,永拔宿霜。武定二年三月日一造讫。
此像为低缓肉髻,体态凝重,为典型东魏造像特征。惟大衣内着僧衹支为左衽式,较为少见。

比丘道和造观音立像
东魏武定三年(545年)
大理石加彩
高45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发愿文:武定三年五月甘三日,比丘僧道和共计人敬造观世音像一躯,都维那皇甫阿、妇姬、阿眉。刘婴姬……。

慧法等造菩萨三尊立像
东魏武定三年(545年)
石造
高105厘米
现藏日本香雪美术馆
发愿文:武定三年七月十三日为法阴造像一区,慧法、知空,保光、法海、慧如、知财、妙敬、惠岩、惠妙、惠如,惠□、惠光、法果、惠照、明教、檀越住、姜先进。铭文未亲见:“为法阴造像一区”疑为为“观世阴”造像、此像之缯带已高度装饰化。失去原纺织物制宝缯飘拂之原形矣。

报德寺七佛碑像
东魏武定三年(545年)
石灰岩
残高208厘米
原在洛阳,现藏日本。可参见《环宇贞石图》、《陶斋藏石记》、大村西崖《支那美术史雕塑篇》、松原三郎《中 国佛教雕刻史研究》。
发愿文:(前略)大魏龙飞恒代,创基帝业,王有九土。至高祖孝文,定鼎崧洛,装饰宇宙,津梁四海。礼乐更新,雅颂汙溢。于是逆旅星□. 林墅华殿,广兴塔庙,绍隆三宝。始造报德寺,洸洸济济,与舍卫竹园同风。宣武皇帝,剖玉荆山,贾重连城,雕镂莹饰。模一佛二菩萨,石基砖宫,树于寺庭。法鼓于是,始闻世间;中止之轮,再转于大千。半月之仪,流晖于东夏;沦影余光,亦仿佛初旭。沙门曇昌,蒙国慈矜,无由仰谢,共慧云、洛州刺史田景、车骑将军□元标,河南太守司马相、胃□参军杜文敬等建碑,□写金容,后刊灵讚。庶□兹□,崇增川岳。愿七庙□□□域,皇祚遐隆。群僚忠贞,旷劫师僧、七世父母、法界含识、 同需斯庆。龙华之□,□登初会。……(后略)。武定三年岁在乙丑四月丁丑朔十五日建。


比丘道颖等造佛立像
东魏武定四年(546年)
石灰岩
石在纽约。参见罗振玉《海外贞珉录》,大村西崖《支那美术史雕塑篇》,希菜《中国雕刻史》。
发愿文:大魏武定四年岁次丙寅戊戌朔八日辛已怀州栖贤寺比丘道颖僧云等敬造。夫灵觉幽凝,真容玄寂,以感赴应。咸尽应迁,连偏 像化。是以比丘道颖等,愧不遇慈辰,训授别记,故 尽资竭力,敬造砖天宫一区。复造玉释迦像一区,光趺九尺并二菩萨,迦叶、阿难。斑伺素人,雕呙圣容, 严仪自天,炎漏七佛,变现胁生。龙王吐馥,庆瑞云 堂,光照赫奕,乃登启嘱云腾□不称愿也。二法师万彰云消,亿庆响集,俱登三会,以斯微福,仰为皇帝陛下,师僧父母、内外眷属,□□遐迎,尊荣极世,俱 契真宗,神遐八解,一切合识,等愿正觉,比丘法因、比丘道旷、比丘惠化、比丘道□、比丘大道业,比丘小道业。

高门村人造二佛并坐像
东魏武定五年(547年)
大理石
高44厘米
河北曲阳出土,故宫博物院藏
发愿文:大魏武定五年七月二日,高门村张同柱、张银瓮、张腊等造白玉像一躯, 为七世先亡,后为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见杨伯达《瘗理石佛的研究》东京美术,1985。


僧悦造佛碑像
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
黄花石
高71厘米
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馆藏
发愿文:大统十三年九月一日造玉像一区, 上愿皇帝陛下,永隆国祚,七世父母,所生父母,同登正觉,因缘众生,威同斯福。比丘日□比丘僧……,化主比丘道辩、像主僧悦。

铜观音立像
东魏武定六年(548年)
金铜
高20厘米
1986年山西省寿阳县城关镇出土,山西寿阳县文物管理所藏
发愿文:武定六年九月十日佛弟子故六□阿奴造观世音像一区,□□帝王、师僧父母,□生□□、身妻□□大小并及一切法界众生,一时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