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西台记》 《读离骚》 《醉画图》
2006-3-20 《西台记》 《读离骚》 《醉画图》
《西台记》,陆世廉著,陆为明末清初人,曾任南明弘光朝光禄寺卿,入清不仕,作有杂剧《西台记》,传奇《八叶霜》,杂剧取材于宋末史实,写的是文天祥、张世杰起兵抗元,兵败殉国,谢翱恸哭西台,凭吊故人。事均有史实可征,结合作者的经历,也是借古人之往事,发内心之幽情,一抒南明亡国之恨。清初杂剧优秀之作,大半都有这般烙印。
本剧的抒情性强而情节性稍弱,最有戏剧冲突的一场当属第二出文天祥拒绝博罗丞相劝降,第三出张世杰闻兵败帝溺,拜祷速起风波覆舟,以殉国家,并有悲愤无说处之气概。可结合蒋士铨的传奇《冬青树》来看,作一比较,当时人心之中亡国隐痛,概可知矣。
第二出文天祥唱词,其实亦可作作者心声观:
【锦芙蓉】[锦缠道]论君臣,共安危,忠猷是摅。临事久含荼,到头来、天心高远难呼。沉埋了定鼎訏谟,竟蹉跎热血先枯。[玉芙蓉]毫无补、只神明鉴诸。漫寻思、寸心千古几行书。
【尾声】河山满眼俱非故,猛回头、屋上瞻乌。(长啸介)好笑我欲别无家身草土。
《读离骚》,清尤侗作,尤侗号悔庵、艮斋,又号西堂老人,剧作集称《西堂乐府》。作者科举蹉跎,仕途坎坷,由于正直为上司所黜,郁郁不平,遂作杂剧以抒胸臆。《读离骚》隐括《楚辞》中数篇而成,写的是屈原题壁作天问,又向太卜郑詹尹问卜,不得答而归,在江滨为楚人作九歌祀神,与渔父问答后最终沉江而死。第四折是宋玉作招魂,还插入了巫山神女的故事,殊与全剧风格不叶。
这一篇剧作名副其实是文人案头剧,屈原作天问一场,【混江龙】一曲约有千字,一气贯注,直可当作小型赋来读,在场上却是绝对唱不得的。据说尤侗曾因献此剧被康熙称为才子,那么剧中每多逞才使气之处,也就是可以想见的了。剧中尚插有不少民歌,颇有情趣。剧终题诗道:“千古逐臣同一恨,相逢痛饮读《离骚》。”乃是作剧宗旨所在。
《醉画图》,清廖燕作,是只有一折的短剧。作者善古文,与侯方域、魏禧并列为明末清初三大家,一生穷困不得志,作有杂剧四种,都是以自己的真名实姓登场,直抒胸臆,属于抒情短剧。《醉画图》的情节极简单,正目曰:“心里事开胸欲语谁,画中人饮酒成知己。” 写作者独自在堂上饮酒,感叹:“我廖柴舟,莫说功名富贵不可强求,就是寻一个与他说得话的朋友,亦是没有的,你道苦也不苦?”“……我前日因无人讲话,请了个会丹青的朋友,与我壁上画了四个图。一个叫做杜默哭庙图,一个叫做马周濯足图,一个叫做陈子昂碎琴图,一个叫做张元昊曳碑图。若一时愁闷起来,便来与他讲话,倒亦讲得投机,把那些愁闷亦讲得没有了。于今不免将酒去与他痛饮一番,多少是好。”满腔愤激苦闷,借此倾吐而出,那一股失志才人的寂寞无奈之态,纸上活现。
最后曲词道:
【彩旗儿】向丹青闲称奖,借纸笔诉衷肠。哪里知醉醉醒醒皆成谎,怪怪奇奇未可量。
【尾】画中人真吾党,岂是无端学楚狂,我只是颠倒乾坤入醉乡。
知北遊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抽象家族 (5人喜欢)
- 老鼠申冤 (16人喜欢)
- 署名张懋修谴责张四维的书信 (13人喜欢)
- 前驸马候选者的人生——张居正同年李先芳考 (11人喜欢)
- 被吏部尚书搭救的典史 (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