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冲刺80+最佳攻略
政治最容易得分不假,只要认认真真备考,掌握并运用好基础知识考60来分并不难,70几分也不少见,但要继续扩张拿个80分就不是多刷几道题背几本书能够轻易解决得了,再加上A区比B区会稍微压点分,旱区的同学就更悲催了。所所所以,最好不要想着靠政治来拉分,先把其他几科复习好再琢磨怎么继续提政治的分,舍本逐末只会因小失大。
政治想拿高分不能光是在知识点里打转,还是得跳出来从宏观上全方位了解这门考试,考试科目及内容占比如下:
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占24% 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占30% 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占14% 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占16% ⑤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占16%
考卷题型和分值占比如下:
①单项选择题16分(16小题,每小题1分) ②多项选择题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 ③材料分析题50分
更巧的是,每个科目在试卷上所占的题型和位置一般都是固定的,具体如下表:

把这些了解清楚,冲刺期做肖八肖四时就可以进行归纳总结,把每个科目的考点和内容结合起来分析对比并一起背诵记忆,会省不少事~
然后是答题时间分配,通常推荐6—10—2的时间分配原则,即60分钟做选择题,100分钟做分析题,剩下20分钟用来检查全卷。当然了,这种分配方式趋于理想化,实际上直到最后一分钟还在写分析题的比比皆是,但是我们毕竟是冲着80分去的,所以考前请务必来几场模拟考试,想打印答题卡的可私我留言领一份PDF↓↓↓

正儿八经地掐着时间用答题卡做题,把涂选择题的时间算进去,分析题也要控制好字数和格式,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弄错题号,别上了考场还操这份心!
这些都了解清楚后,政治复习就可以开始启动了,首先还是得把参考书和习题集准备好,我之前买了不少书,但使用频率最高的也只有那几本,推荐大家两个套餐:
套餐一:肖秀荣精讲精练+徐涛网课+肖秀荣1000题+肖八肖四 套餐二:红宝书(大纲解析)+徐涛网课+肖秀荣1000题+肖八肖四
至于背诵笔记这些可以酌情选择,一般买上面这些书的时候卖家都会送一些小册子的,上面整理的知识点也挺全,就是记忆特点不太鲜明。
政治包含了5个科目,并且每个科目都有它的学习特点,各科目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这其中,马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马原的根基打不牢则意味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基本上摇摇欲坠,同时因为马原较为抽象和难以理解,将它排在首位是合情合理的,史纲排在毛中特面前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思修考的基本是常识,时政则考察当年的热点和大事件等,可以等到后期再来总结冲刺,因此建议复习顺序如下:
马原→思修→史纲→毛中特→时政
前面也说过,只在题目里打转通常只能拿到还不错的基本分数,想拿高分就必须得注重搭建框架和梳理时间线,前几天还有同学问我现在先复习政治但到时候大纲有变动怎么办,其实不用过多担心,马原和史纲变动程度不是很大,其他科目的基础概念也还是照样考,只是有所侧重,在大纲出来前先把这部分内容复习巩固好,之后再针对变动部分调整复习复习方向和内容。
Part 1:马原
马原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重要部分组成,听课过程中重点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这门学科的备考,在此之前要先认清哲学基本问题和因此而产生的的不同哲学流派,很多同学常常因为不注重这个知识点导致整个复习过程都是混乱的,我之前复习的时候见过一个表格,给大家简单画了出来:

有人是不是已经开始觉得绕了?别慌,更绕的还在后面hhh……学习马原切忌只顾死记硬背而不主动去融会贯通,如果你接触过真题,肯定会发现选择题并不是直接拿一个概念挖空后让你选答案,都是给出材料让你去分析推论,因为马原概念较为抽象,最好先翻开章节目录确定一级框架,再在之后的强化学习中补充和细化框架,以下图为例:

整理过程要注意这不是抄书,理解记忆为上。
Part 2:思修
思修主要考的是基本常识,只要你三观和人品没有什么大问题,也具有基本法律意识,这部分内容就可以相对轻松容易地度过。复习思修要学会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法治思维,选择题通常引用名人名言让你分析突出了什么样的精神,平常要注意积累相关知识,保证理解不脱轨。经常考查的是坚定理想信念,去年就考了弘扬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个人与社会间的关系也经常考,常见形式如下: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
回答这类分析题是有模板的,通常分三个层次来阐述:
1)个人##与社会##两者相辅相成,而个人##的实现基于社会##的实现; 2)社会##不是个人##的简单累加,而是由无数个人##凝练升华而来; 3)社会保障个人正当诉求,担当个人##与社会##发生冲突时,个人##须服从社会##。
具体的答案需要考试时结合所给材料具体展开,这些都是根据网课还有我个人的复习经验总结的,之后还会多整理一些,敬请关注~~~
Part 3:史纲
史纲最重要的就是以梳理时间线为主来理解记忆知识点,具体学习时注意将历史大事件与考研当年相关纪念日结合分析对比,特别是逢十或逢百周年超级爱出这样的题,去年不是建国70周年吗?第36题就刚好考到了: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100多年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命运”?这就需要围绕“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结合材料展开回答。
梳理时间线时最好绘制一个时间轴框架,有助于把握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脉络,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社会性质,我当时有画过一个图:

图太大了没法截完,需要高清完整图的私我留言!
Part 4:毛中特
毛中特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简称,先了解清楚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主要借由他各个时期写的文章来体现:

之后再进行其他章节的深入学习,上文跟大家说过,史纲和毛中特关系紧密,最好结合时政来记忆,以梳理时间线为主,以毛中特的重要会议、讲话以及理论为辅来一一串联知识点。毛中特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很碎,所以打框架是必不可少的。采取关键词记忆会相对轻松,要牢记会议和讲话内容中提出的战略方针、整治措施以及它们的重要意义,回答分析题时紧抓主要论点,结合题干和材料给出答案。
Part 5:时政
时政与上述四门课程的复习密不可分,这也是将它放在最后复习的原因之一,命题老师在马原、思修、史纲以及毛中特的考点设置上往往以重大时政为切入点。因此,看出来掌握基本理论和概念有多么重要了吧?复习时政时有这样几个技巧:
- 把握命题规律:重视热点问题,分析近年真题;
- 多角度答题:结合马原和毛中特等学科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准确运用所学知识点;
- 关注时事政治:平常多注意从各大权威平台获取时政信息,关注社会时态发展。
选择题和分析题
选择题和分析题各占一半,都是50分,材料分析这种主观题是拉不开多少差距的,想提升分数最好从选择题入手,一般来说各分数段题型得分分布如下:
- 60分:选择题30分,分析题30分;
- 70分:选择题36分,分析题34分;
- 80分:选择题42分,分析题38分。
看出选择题又多么重要了吧,所以基础概念一定要巩固强化好,多数选择题考点是不需要背诵的,只要看到题目能够找到正确选项就行了,前期刷题主要还是以1000题为主,碎片时间可以用考研政治复习小程序来查缺补漏:

到了十二月份左右肖八肖四就可以拿到手了,肖八注重选择题,肖四注重分析题,关于答题技巧我之后会再更新,上文提到的学习方法和考点都只是政治考纲的一部分,主要就是想告诉大家,概念贯通了再使用题海战术分数肯定是不会低的!
重点考试内容我会等今年的大纲出来了再具体给大家总结归纳,还有什么想问的都可以给我留言~~~
收藏了别忘记点赞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