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知北游》的寓言故事让人豁然开朗
《庄子·知北游》中讲述了一个“知者不言”的寓言故事,“知”求道若渴,四处问道,有一次,他向北游历,来到了玄水岸边,登上了个名叫“隐”“的山丘,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高人“无为谓”。 于是,“知”问道于“无为谓”,“我有问题想请教先生,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深思熟虑,才能明了道的玄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处事去修持,才能合乎道体?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追寻、去探究,才能获得真道?“当“知“问完这三个问题,看看“无为谓”,“无为谓”含笑不答,沉默不语,不是“无为谓”不回答这三个问题,而是不能回答。知“从“无为谓”这里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就离开了。 “知”反向往南走,来到了白水的南岸,登上了一座名叫氯的山,在这里他遇到了另一个高人“狂屈”。于是,“知”又用那三个问题来请教狂屈。狂屈回答了,“好的,我知道这三个问题,我慢慢来告诉你。”当“狂屈”准备接下去说什么的时候,好像忘记了怎么说这些话,没有能够说出来,“知”还是没有得到答案,无奈之下,回到皇宫。 “知”看见黄帝,又将这三个问题问了出来,黄帝这次一口气回答了“知“这三个问题,“不需要用任何方法去深思熟虑,抛弃所有思维,心中就能明了道的玄奥;不用刻意地去修身、处事,顺自然无为,就能合乎道体;没有任何方法向外去追寻探究,只有得无所得,才能算是获得真道。 “知”听完之后,好像明白了点什么,接着又问了黄帝另一个问题,“我和你现在都知道了如何得道的方法,而他们两个高人却说不出如何得道,那么,又是哪一方才是真正得道的呢?”黄帝深思了下,“真正的得道者是无为谓”啊!“狂屈”也只是接近道,我和你离道太远了,估计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得道啊!” 黄帝又说:“我听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的圣人行不言之教,道和德,不是通过教化能够得来的。道隐微莫测,只是向外探寻是不可能得到的,德无边无际,也是没有办法追随收获的。仁是后天社会教化出来的有为,义也是不够完全的,礼更不用说,许多时候都是违心之作啊!”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得道的圣人,通晓字宙万物运转的规律,能够与道合真,而顺其自然的运化,以淡泊安宁的方式,从不言说:而似乎懂得世界奥妙的求道者们却要四处向人言说自己所懂之道理,其实他所言说的道理,不过是一点点皮毛而已。 孔子也曾感叹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上天何曾说过什么?天道运化,春夏秋冬,调和阴阳,天下万物得以生存,欣欣向荣。上天又何曾说过什么? 人类有表现的欲望,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赞同和认可,以此感受生存于世的价值,如此,用所知有限的信息,通过言行表达自我,确立自我,彰显自我,以此在社会群体中获取认可,求得关注,进面内心感受安全实在,以避开虚空,躲藏寂寞。 其实生命的存在,本身存在,并不依靠外在的认同,才获存在。生命中的虚空如影随形,避不开,也躲不掉。知者体悟真道,安道而行,无需言说,自然而然,恬淡宁静,融人虚空。
-
:p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06 23:24:11
-
belle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9 10:04:36
-
忤欣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3 17:16:00
-
倫回一雁亭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3 16:40:11
-
李郁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6 00:44:16
-
後民弦一郎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0 20:03:05
-
豆友218487627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3 16:05:08
-
云水烟霞客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5 13:02:14
-
桂花麻薯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3 22:09:26
-
豆友192343926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3 21:16:46
-
蘸饭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3 20:26:59
-
sigma ∑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3 20:22:40
-
凑齐八个汉字才行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3 19:54:28
-
豆友80593339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3 19:48:44
-
龙标姑息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3 19: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