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猩驰游记 / 青海 - 甘肃】PART 1

一寸光阴一寸金,西北人民生活环境与我想象中的有所出入,而这离不开数十年来先辈们的工作与投入、牺牲与奉献,在此向他们致敬。
0-1.
自我和马也组建“周猩驰”组合以来,我们基本保持着一年一次中长途旅游的习惯,西安、成都、香港、泰国苏梅岛、日本关东&关西,以及我们各自走过青岛、海南、贵州、北京、上海、苏州等;走过的地方虽然不算特别多,但至少满足我们各自的“新鲜感”与“探知欲”。
所以当恰逢马也跳槽期间有一个十来天的空档期,我们便开始计划这趟旅行时,我们就逐一排解国内地图上的“旅行迷雾”:
华北更适合秋冬季去、华东已经分别去过几轮,对于华南地区及附近地区而言,十来天又太长了。
于是我们把眼光逐渐锁定在西北地区,久仰大名,却从未涉足。
0-2.
在“旅游小行家”马也的多番规划设计后,最终我们顶下了“周猩驰青海甘肃游记”的路线:
· D1:到达西宁,夜宿西宁,次日出发;
· D2:西宁—门源—祁连大草原—峨堡古城—扁都口生态旅游区—227国道—张掖七彩丹霞(夜宿七彩镇)
· D3:张掖丹霞—G30高速—嘉峪关(天下第一关关城)—瓜州(免费品瓜)—敦煌—敦煌国际沙漠露营篝火晚会—(夜宿敦煌)
· D4:上午莫高窟—下午鸣沙山+月牙泉(看大漠日落)—敦煌沙洲夜市(夜宿敦煌)
· D5:敦煌—睡佛观景台—石油小镇(九层妖塔拍摄基地)—当金山—最美无人区公路—青海雅丹魔鬼城—水上雅丹(夜宿)
· D6:水上雅丹—东台吉乃尔湖(中国版马尔代夫),无人公路拍大片,大柴旦翡翠湖―可鲁克湖―德令哈或大柴旦(夜宿)
· D7:德令哈或大柴旦—茶卡盐湖(天空之境)—橡皮山—黑马河或茶卡盐湖住(夜宿)
· D8:茶卡盐湖或黑马河—青海湖景区—倒淌河景区—日月山—西宁结束愉快之旅
· D9:塔尔寺及西宁市走一圈
· D10:打道回府
0-3.
要特别在前文提一句的是,本文仅为我个人记录一路游玩心情与思考的“散装游记”,而非严丝合缝的“旅游攻略”。
对于有意去西北游玩的朋友,本文仅作参考作用,而无任何指导意义。
当然如果你非要和我在某个旅游细节上过度较真,那我也无可奈何。
0-4.
自己回过头看了一下,上一次写游记是几年前的成都之行。
害,我这个人......
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DAY - 1.
1.【出门焦虑症】
我曾以为我是一个很随和的人,许多事情我都可以“随便随便”就应付过去;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这才知道也有一些点是当我触碰时,也会难以释怀的,例如:出门焦虑症。
我奉行“人等不如等人”的出门准则,相比压哨到达,我更宁愿提前数小时到达;无论是小至下楼拿外卖,还是大至长途出门,如果在出门的时候拖拖拉拉,我是真的会抓狂、黑脸。
不过理性与修养也让我自然地在“出门焦虑症”上安设了一个“警示灯”:“你再不动作快点我要生气了。”
所以,千万和我出门的时候,请千万要动作迅速,拜托了。
2.【压线进场】
但人算不如天算,压着时间线出门的我们,不仅遇到了小塞车,还遇到了不期而至的局部暴雨,仿佛秋名山车神归来的出租车司机也不得不放慢车速,最终送达机场时,距离飞机起飞还有五十多分钟。
用了5分钟寻找南航的柜台,在发现排队的人龙就像直播退货的“托”们一样长的同时,我眼睛扫到了一行滚动的字样:”起飞前45分钟停止办理登机手续“。
WTF?如果没记错的话,从前是30分钟才停止办理登机手续,但眼看着这条人龙队伍的长度没有快速缩减的意思,即便是再给个半小时我们也未必赶得上飞机。
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急忙咨询了身边的南航工作人员,在他们的指引下,先去”主任柜台”办理了登机手续,再去“超重行李”办理了行李托运手续,然后再一路飞奔着跨过安检门。
幸尔,对于两个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老实人,上天还是有几分眷顾之心,让我们安全到达登机口,到达之际恰逢广播通知登机时间。
多一分钟太多,少一分钟太少。
3.【隔壁长腿,隔离姐姐】
坐在我与马也隔壁的是一个长腿姐姐,她的腿长到我即便目不斜视,仍不由分说就闯入我的视线范围。
但这趟航行的乘客并不多,在起飞没多久,长腿小姐姐就坐到后座去了。
三个小时航行过后,终于到达西宁曹家堡机场,空姐通知大家在座位上稍等片刻,并径直走到我这一排,问我:“请问您是XX座位(长腿姐姐)的乘客吗?”
在我还没来得及摇头否认的时候,后座的长腿姐姐搭上了话:“我是”。
空姐与其静静私语了几句,并把她第一个带下了机舱。
往日如此这般的“特殊待遇”,我并不会在意,可在这个特殊时期,我的联想能力不经意地飞远了,吓了自己一跳。
4.【手心手背都是汗】
在飞行途中,由于青海地处高原,所以能感觉到飞机飞行的难度比我们往日所乘搭的要大得多,例如遇到一阵让机体产生抖动极大颠簸的气流。
马也紧紧握住了我的手,仿佛要将我的双手都恰成肉酱,双眼紧闭,就像黑暗中无助的婴童,抓住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最终我们顺利降落,放开的双手之间,只剩下布满手心手背的手汗,以及一道道不甚清晰的抓痕。
西宁,来您这一趟可不容易啊。



5.【满城尽带“西北”味】
拿完行李,通往到达大厅的路上,开了几家西北牛肉面面馆;即便我们没有进去,但仍然能闻到非常浓烈的“西北味”——我其实并不能确定那是西北菜中的什么调味料,但它与广州各大西北餐厅的味道,几乎如出一辙。
即便是机场也有这么浓烈的“西北味”,这让我确信了,“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到哪都管用。
6.【导游祁叔】
来为我们接机的祁叔,他将为我们接下啦的“D2 - D8 / 青海甘肃环线游”担任司机兼导游,数年前马也的姐姐一家人就是在他的服务下,走了大致相同的路线。
姐姐深感他的靠谱与服务精神,于是将其介绍给了我们,还托我们带上了潮汕茶叶,作为手信。
祁叔与我想象中的“西北汉子”非常相像:高瘦个子、颧骨较高、皮肤黝黑、讲话语速并不算很快,但话语中透露着几分憨态。
一路上他与我们介绍着青海省、西宁市的情况,并讲述了他的“自驾狂人”经历,从年轻时的货车司机,到后来的旅游司机,或者四个老友自驾游一路从西北一直开到海南岛等等。
当我老的时候,我也会非常期待与我的好友一起长途自驾游。
关于祁叔的事还有很多,穿插在后面的内容中陆陆续续写吧。

7.【西宁的太阳&山】
如果说一路开进西宁市,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有哪些,那自然躲不开太阳与山。
先说太阳,因为西宁的太阳实在是太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了。
当我们驶入西宁市的时候是7点半,当我们还以为可以一路观看西宁夜景的时候,西宁晚上7点的太阳就如同广州“7点的太阳”——只不过是早上7点、高高挂起、晨光普照的太阳。
即便我们吃完晚饭的9点半之际,太阳才缓慢地退下舞台,留下浓烈的余晖。
在夏季昼长夜短的岁月里,西宁人民就这样“日出而作,日不入而息”,诠释着“阳光普照”的“西北夜生活”。
第二点是大山,整个西宁市就像被大山怀抱紧紧抱住的婴孩,一路绵延不断的山脉告诉着我们西宁人民是山的孩子。

8.【西北优衣库】
广州,甚至整个广东地区的优衣库,会在4月份之初就将所有夏季衣服摆上显要的首席货架,而长袖外套、风衣只能暂居客座;但西宁市的优衣库却并不一样,各自以御风、挡日、保暖的长袖衣物仍是商场的主角。
我看中了一款银灰色的风衣,当时只想着为下半年的秋冬季提前置办衣物,殊不知它会在这个旅途中与我如影随形。
9.【夜已深】
晚上早早就上床休息,连手机也没摸几下就睡着了,全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奔波在高原、山间、沙漠、戈壁和未知的大西北七日之旅。
DAY - 2.
1.【六点自然醒】
我和马也的生物钟,或者说生活作息越来越像一对老人:前一晚再怎么熬夜,第二天还是8、9点就不由自主睁开双眼;来到西宁,这一特点似乎越发夸张——虽然原定是7点半出门,但我早上6点就自然醒了。
或许是因为能从重复而繁杂的广州生活节奏里跳出来,让我的每一个细胞都感受到新鲜感在号召我。
2.【牦牛大骨汤】
有一款方便面的slogan是“好面汤知道”,以前我不以为然,但西宁的牦牛大骨汤让我顿悟:好汤真的有魔力,让人欲罢不能,明知道烫、仍一口饮尽。
我是否有虚构或夸大其美味程度,请直接去这家餐馆验证即可。





3.【青稞黑米老酸奶】
从最初的青岛之旅,到西安、成都,再到西宁,仿佛“XX老酸奶”已成为全国通用的特产硬通货,到处都有。
但西宁的这一款青稞黑米老酸奶的确与众不同,没有矫揉造作的甜腻,也没有故作虚实的粘稠口感,恰到好处的味道与口感相结合,再融入青稞、黑米带来的农作物清香感,完美!
4.【最强逆行者,青海老司机】
前文有提到,作为我们此趟旅程的司机兼导游,祁叔是一个看似低调、但在驾驶这一件事毫不掩饰其经验老到的老司机。
一路上虽然山路狭窄、货车居多,仍敢于借道逆行以超车;虽说我也是一个驾龄超十年的“中”司机了,但偶尔有一两个瞬间依旧使我手心发汗。
出行之前,马也问我是要自己包车,还是与他人一同包车,当时我的反应是:“难得来一趟,为何不试试自驾游?”
但在祁叔一番高难度操作,我庆幸自己没有逞匹夫之勇。
5.【自由的牛羊马】
我们经常见到牛,在市场里;也经常见到羊、马,在电视剧里。
但像现在散养在高山草地上、如此自由的牛、羊、马,却是第一次见。
在青海牧民手中,牛羊马们享受着与生长在养殖场里、只有方寸之大生活空间的同胞截然不同的生活;偶尔窥见他们脖子上牧民打上的烙印,让我不敢打包票他们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但至少比活在荒野之中担惊受怕要好一些吧。
自由与权利,你想完全拥有其中一项,总得放弃一些什么。
牛羊马如此,人亦是如此。


6.【达坂山】
越过达坂山,便能走进甘肃。
达坂山的名气固然远不如五岳,但它却有另一番的魅力:在山的这一边,是青海,青草幽幽,牛羊马成群,各自散落,好不快活;在山的那一边,是甘肃,沙尘滚滚,山石连绵,好似烈日带走了一切,只留下了数不尽的沙石。




7.【油菜花田】
在路边,我们遇到了一篇宁静的油菜花田。
说宁静,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影响,原本作为“网红拍照圣地”的油菜花田往日都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现如今却只有我们三个远方而来的客人;另一方面,油菜花似乎有“吸收噪音”的天赋——我在这体验到久违的宁静。
在广州,无论你身处何地,总是会有这些那些的“声音”:或是工作的声音,提醒你“后浪正在来袭”,或是社会的声音,提醒你”要懂得自己的位置”;但在此时此刻、在此情此景,我的耳朵里只有车辆从远到近的声响,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真好啊,我发自内心的感叹到。











8.【手抓羊肉】
羊肉是好羊肉,但每一家的做法却各不相同,而在路过的一家小店里我第一次品尝了冷盘做法的手抓羊肉,蘸着辣椒面,直接往嘴里怼,肉的嚼劲还不错,但分量有一点超出我们所料。
马也难以接受这种比较直接的做法,祁叔说他牙口不好咬不动,于是只剩下一个看似饕餮附身、实则难以为继的我,悻悻地向老板说一声:“麻烦帮我打包。”
9.【睡袋和面条】
临出行之前,马也姐姐和我们说了祁叔的朴实、忠厚个性,我们当时没记在心上,直到这趟旅途才深刻体会到。
车上常备睡袋的祁叔,曾因为旅店客满,自己将客人安排好后,便默默地在汽车上度过了几个夜晚;而为了避免客人的饮食喜好发生冲突或尴尬之事,他经常一碗面条就能饱腹。
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但都让我们对祁叔心中平添几分敬意。
10.【同样的开阔,不同的感受】
太宽广了,这是站在大西北的土地上,我最深的感受;而同样是开阔,青海与甘肃却有不一样的感受:
站在青海大地上,是一种浩荡之气,仿佛我驾马而来,意气风发、天地苍茫;
站在甘肃大地上,是一种荒芒之气,如同我出世而归,凡尘俗事、不必再谈。



PART 2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