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mystery阅读(上)
伊坂幸太郎 ——《夜之国的库帕》(7.5分,喜欢之作)
2012年度日本周刊文春第14位。
2012年度日本这本推理了不起第19位。
2012年度日本想读这本推理第9位。
库帕,又名杉树怪,一年成活一只,凶残、巨大,但行动迟缓。成年库帕体内储满不明液体,溅到人类身上会使人类变透明。每年夜之国都会挑选最英勇强大的青年男子前去将其打落谷底,这些英雄被称为“库帕的士兵”!
一个被老婆带了绿帽子的男人在湖上夜钓时翻船,醒来后遇到了一只会说话叫多姆的猫,它告诉男人这么一个故事。夜之国和敌人铁之国打了8年的仗最后输了,军队进入首都,当天带队的独眼兵长枪杀了国王冠人。之后城内跑来一匹没人骑的马,大家都认为是透明的库帕士兵回来了。当晚敌人想要侵犯批批,被弦所救。一群人在顽爷家偷偷碰头想要商量对付敌人办法,冠人的儿子酸人投靠敌人,众人希望拉拢他。当晚多姆抓老鼠时反被老鼠陷阱所困,老鼠告诉它是自己骑着这批马来到这个国家。第二天铁之国一个士兵被杀,独眼兵长给全国的人一天时间自首,随后抓走了城内最能打的号豪。独眼兵长拷打他后又抓走了医医雄和弦,酸人举报他们准备下毒。一片混乱之际溜进去想救人的多姆被扔了出来,然后被一匹马带到了男人面前。多姆请求男人去拯救夜之国,他们在路上遇到了铁之国派去的大军。当多姆溜进夜之国时,看到独眼队长命令弦和酸人决斗。
很有意思的一个童话故事,除了以上的主线线索外,中间还穿插了某库帕的士兵的日记,从他小时候听到传说,到选拔成为勇士,最后出征去讨伐库帕。看之前就在想本作会不会和岛田的《螺丝人》一样,看似是一个童话,实则背后隐藏着真实的秘密。果然看到一半时因为男人的疑惑,瞬间就反应过来其中确实有坑。不过本作的真相不够震撼,虽然细节上确实不知道,也猜不出,但是大体上的结果还是想到了。所以在童话推理上,本作应该是不如岛田的。不过这类书真的很有意思,作为设定系的一类,我一直也认为这类作品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毕竟童话的宝库实在太大了,也容易设置谜题。不过伊坂的作品向来喜欢用这种讽刺类的故事来反映他真实想说的问题。比如本作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有两个:一个是国王为了更好的统治臣民最好的办法不是提高福利待遇,而是告诉他们外面有敌人。这个故事最近正好在豆瓣上看到类似的:“养猪场猪要造反,只需要告诉它们外面有狼就行,不用提高伙食”。这个故事真的是很好的展现了现在各国领导最喜欢用的一招,百试不爽,说明不管多发达的国家,老百姓还是愚昧的多。另外一个就是老鼠为了能和猫和平共处,提出定期送一批老鼠让猫去抓,来换取其余老鼠的平安。这个嘛,也挺呵呵一笑的,同样是政府喜欢干的事。总之,本作可能是近5、6年来我最喜欢的一部伊坂的作品了,上一次有这种感觉应该还是《奥杜邦的祈祷》那时候,这估计也有10多年了。
杰夫·林赛 ——《嗜血法医》(7分,喜欢之作)
2005年黛丽丝奖。
入围2005年巴瑞奖最佳作品奖。
入围2005年麦卡维蒂奖最佳作品奖。
本作内地版实际上是两本英文版合二为一的一部作品,分别是系列头两作《Darkly Dreaming Dexter 》和《Dearly Devoted Dexter》,分别发表于04、05年。其中得奖的是系列第一作。该系列总共8作,内地分成4本都引进了。德克斯特是迈阿密一名风度翩翩的法医,同时也是办案能手。他对各种凶杀案有着异常敏锐的嗅觉,常常仅凭一点蛛丝马迹就能推断出凶手,赢得了警察局上下的尊敬。但外表迷人的德克斯特,却有着一项不为人知的癖好,每当月夜,他就化身冷血杀手,不过,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杀人者,德克斯特严格遵循着养父为自己制订的“哈里准则”——死于他刀下的,个个都是劣迹斑斑的恶魔。德克斯特就这样小心翼翼地游走于法医和杀手之间,直到另一个杀手以非常高明的手法连环作案,德克斯特好胜的神经被挑起。他冒着暴露身份的危险,开始了一场血腥的角逐
《抚慰黑夜行者》:迈阿密出现连环杀手专门针对妓女下手,警方发现的尸体都是被精心切成一块一块,而且没有一丝血迹。德克斯特的妹妹德博拉(养父的女儿)长期任职于扫黄组扮妓女卧底,她一心想要调去凶杀组,所以求助德克斯特帮忙。德博拉被临时调入拉戈塔的团队,但受到排挤,德克斯特建议她查有冷冻车的疑犯,但却被拉戈塔嘲笑。凶手依然不断的作案,德克斯特半夜游荡时遇到一辆可疑冷冻车,对方向他扔过去一个人头,回家后发现家里多了一个芭比娃娃。警方在冰球训练馆发现新的尸体,拉戈塔很快抓到疑犯达里尔,出人意料的是他承认了一切。德克斯特既之前杀了奸杀幼女的神父后又开始了下一次狩猎,这次目标是层杀了5个女孩的门卫贾沃斯基,但因为附近保安出现而匆匆杀了人跑路。凶手再次作案,警方发现3个人头和一个芭比娃娃的身体。不甘快被退货的德博拉拉着德克斯特去冰球馆调查,却在储藏室发现了3具被切割的尸体摆放成“BOO”字样。德克斯特在冰球馆的监控上意外看到酷似自己的凶手样子。回家后的德克斯特发现德博拉失踪了。
《死神的猜字游戏》:上一集案件后,多克斯警官一直偷偷跟踪德克斯特。警方接到报警电话,一个男人被人切除四肢、生殖器、鼻子耳朵嘴唇牙齿眼帘等后还活着。然而从华盛顿来的丘特斯基接管了案件,要求警局停止调查,并叫上德博拉当助手。数周后丘特斯基告诉德克斯特他曾和多克斯以及一个叫丹科医生在萨尔瓦多执行任务,而这个恐怖手法就是丹科的最爱,最后他被政府出卖给对方。不久德博拉找德克斯特告诉他丘特斯基失踪了,她收到了一个放有手指的快递。德克斯特和多克斯达成临时和解一致追捕丹科,他们以萨尔瓦多行动名单上的奥斯卡为饵,但在追击中德克斯特和德博拉的车被撞进海里。多克斯也只发现了另一个受害者。德克斯特假装要和丽塔结婚办婚前单身派对,但混乱中多克斯被抓。德克斯特根据gps找到了丹科据点,但他已经带着多克斯走了,他只找到了被切了一半的丘特斯基。
这两本本来打算分成两本书来点评,结果发现两本风格一摸一样,几乎没有必要分开。虽然整个系列有个非常大的看点就是主角除了是法医外,自身还是一个杀手。但比较可惜的是这两作这个特点完全没发挥出来,杀手的活和连环杀手的侦破就是两条线,彼此间几乎没有任何串联点,让人觉得很可惜。这也是本作我没给太多好评的最大原因。第一作稍微有点乐趣的是结尾,凶手注定将成为整个系列主角最大而且是一生的对手。而第二作在于作案手法非常残忍,对着活人一点一点的割去对方的身体和外器官,还要保证对方不死不晕不迷糊,这个比凌迟还残忍了吧。所以抱着极大的兴趣来看,却只得到了一小点乐趣,有点失望。后面3本肯定会看,希望有所突破。很可惜这个系列不是日本人或者漫画家来写的,不然肯定会更好。
麻耶雄嵩&有栖川有栖——《真幌市的杀人 秋&冬》(6.5分,一般之作)
由祥傳社推出的以真幌市為舞臺、以四季為主題的架空推理小説競作系列.之前已经看过本春、夏,这次是秋、冬。
《真幌市的殺人·秋——闇雲A子和憂鬱刑事》(闇雲A子と憂鬱刑事),麻耶雄嵩競作。著名推理作家闇雲A子和憂鬱刑警天城都在真幌市居住。這年春天該市接連發生了十一件殺人事件。闇雲A子爲了追查那個「真幌殺手」的下落和天城相遇。尸體的耳朵被燒焦,並放在一邊,還有布娃娃狗、鬥牛的用具、角材等奇怪的東西。就在天城陪着A子跟踪奇怪的帽子男时,A子的侄女和男助理先后被杀。被他们跟踪的帽子男跳出来自揭身份,他是警方一直通缉的怪盗。所謂的恐怖最底層的真幌市殺人狂的原形是什麽……如果從詭計、構思的角度來看,本競作堪以勝出。文末出現的怪盜形象增加了作品的動漫色彩。
《真幌市的殺人·冬——向海市蜃樓招手》(蜃気楼に手を振る),有栖川有栖競作。「真幌的冬天還真是不尋常啊!」因爲這裡的冬天,在真幌海會出現海市蜃樓的奇觀。滿彥五歲的時候,美麗的母親帶著他和兄弟們有幸觀賞到了那個奇觀異景。但母親卻告誡他們說,千萬不可招手,否則會被海市蜃樓帶走。之後,悄悄招手的長兄因事故死亡。二十五年后的現在,满彦和史章两兄弟喝完酒回家路上看到一个骑摩托车事故现场,车主身亡,满彦偷偷拿走了装有3000万元的包。满彦和史章为了这笔钱争吵,满彦失手杀死了史章并埋了他。满彦把钱放到了车站前的自动储藏柜中,但车站遭到爆炸预告,警方从柜里发现了这笔钱。满彦虽然被警方怀疑,而且不断看到疑似史章的男人出现。
同样本来想分开评论,结果这两篇完全没太多亮点好多说的。麻耶这篇最好的在于怪盗那一番逻辑分析,头头是道,堪称全篇的经典。但也就仅此而已,最多给到7分已经是天花板了。而后面的逆转则太勉强,虽然意外性够多,但感觉完全没依据和好的伏笔。而有栖川那篇完全很扯淡,没一点点的亮点,给6分都嫌多。综合来说这本最多6.5吧。真幌市的这四篇,总体都很一般,完全没宣传那么精彩。个人最喜欢的反倒是我孙子的夏,其次是秋和春,冬实在烂到家了。
赛巴斯蒂安·菲茨克——《梦游者》(7分,喜欢之作)
这位德国作家2013年发表的第5还是第6部作品,也是按照顺序一直看下来。建筑师雷昂小时候因为车祸失去了家人,被送进了福利院,并患有梦游症。一天醒来看到妻子娜塔莉伤痕累累,然后她离家而去。雷昂找他的心理医生沃尔瓦特咨询,医生再三保证他的梦游症并没有暴力倾向。娜塔莉失踪了好几天,雷昂买了摄像机监控自己入睡后的行为,却发现他半夜打开了衣柜后的暗门。房东小齐格菲保证这栋公寓不可能有密道,雷昂还是猜出了密码进入了密道,在里面他找到了娜塔莉的手机以及她和沃尔瓦特联系记录。雷昂穿过暗道,却意外来到2楼伊娃娜老太太家,她是这栋楼过世的房主老齐格菲的情妇,据说这栋楼很多人精神有问题或死了。回家的他遇到等在门外的警察,后者捡到了他的手机,里面还有一些雷昂完全想不起来的娜塔莉SM的照片。沃尔瓦特得知娜塔莉和雷昂的关系后,拒绝再提供信息。雷昂第二次走暗道却穿到法康尼夫妇家。这时他的搭档史文来找他,后者发现他的浴缸里有一直死猫。雷昂发现衣柜通道打不开了,通过天花板发现另外一个邻居塔勒斯基教授被人勒死。雷昂从伊娃娜家浴室爬进通道,在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房间看到了赤裸被捆绑拷打的娜塔莉。醒来的雷昂从U盘视频中看到自己拿笔插进了娜塔莉脖子里。
这部作品作者还是再写精神病的故事,感觉作者已经成为了全球唯一一个专门写精神病的mystery作家专业户。前面200多页相对比较一般,反正各种胡言乱语就能轻易感受到主角病的不轻,但真相什么的却是比较模糊。最后结尾处作者标志性的连续逆转出现了,还比较过瘾。不过看过上一本的人来说,这个结果估计能想到,毕竟这类题材会有大概率是那样的结局。喜欢这类作品的人来说,菲茨克几乎是把各种精神病写了个编,类似叙诡之折原那样。很有研究价值。而且本作中还穿插了一些梦游症的知识,不过国内好像梦游症的人真不多,德国有20%的人有这病?太恐怖了。
松本清张——《共犯》(6.5分,一般之作)
作品收录了10个短篇,其中有六篇都曾被改编成影视剧。
《共犯》主角多年前和一个朋友抢了银行,然后回老家各自创业互不联系。然而他一直担心对方会没钱来勒索自己,于是请人调查对方。果然几个月后收到的情报越来越显示对方慢慢破产了。本作是1956年作品,5次被改编成影视剧。这时的清张还没正式开始写推理作品(《点与线》还是一年后的作品)。虽然本作有犯罪成分,但其风格更像4、50年代欧美当时流行的伍尔里奇、《本店招牌菜》之类的结尾逆转流mystery作品。同时也反映了做坏事后心理有鬼的那种心态。
《恐吓者》男子趁大水越狱后救了一个女子,女子误以为他趁机侵犯了自己。一年后男子在工地见到了成为电站站长夫人的她,开始频频见面勒索。男子的工友也发现了这个秘密,待替他去勒索。1961年的作品,3次被改编。这一年是清张前期比较高产的一年,多达30几篇长短篇作品,也是其早期推理一段巅峰时期。本作虽然看似是一个勒索案,实则反映的却是日本经济发展初期普遍的金钱至上世界观,以及底层工人精神层面的缺失。这点和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初期很类似。
《爱与空白的共谋》女子失去了丈夫,随后和他有妇之夫的同事偷情。在一次旅行回来后,女子目击了同行回来的情人公司的大客户,曾经在丈夫去世旅馆见过。1958年作品,4次被改编。和著名的《零的焦点》同一年发表。作品同样以结尾逆转来反映时下的爱情问题。
《发作》1957年作品,讲述一个中年男人被生活、工作、情人各方面压迫后的心理。
《青春的彷徨》年轻男女因为恋爱不被长辈支持而打算去阿苏火山自杀,然而到了那里后先是遇到赢就演习而放弃自杀。随后又因为见到美若天仙的游客而再生自杀念头,最后两人在森林深处被及时赶来的旅店老板所救。本作也被改编过,以一波三折的自杀事件,来反映年轻人对于优越感、嫉妒、攀比等情绪看法。
《点》剧作家回到老家,却碰到一个自称是过去被警方派到共党内部当卧底的人,想把他的经历卖给作家。1958年作品,2年后清张的《日本黑雾》面世,大量反映政府、驻军的黑幕,以及政府对共产党的压迫、嫁祸、打压。本作算是这类作品的早期一个开胃菜。
《潜在光景》我遇到小时候邻居而发展成婚外情,然而对方的6岁儿子虽然看似和平相处,但我总感觉他想杀我。在一个晚上我试图掐死孩子未遂。1961年作品,也被改编过。这篇和《共犯》一样,也是在结尾有逆转的mystery类型。此外这篇还写了关于小孩对单亲母亲的恋人的心态。而且还普遍反映了一个中年男人的心态。
《标本》编辑受长期合作作家委托,帮一个过期作家提供一份短篇差事,然而对方却写了个长篇。
《典雅的姐弟》一对典雅的姐弟一起生活,但美貌的弟弟一直到50多岁相亲无数都没能结婚。大家都猜测他可能有问题。一个晚上弟弟回到家发现姐姐被杀埋在院子里。警方查到姐姐9点10分接到电报,并亲笔做了记录。而弟弟有不在场证明。61年作品,也被改编过。同时这篇也是这本短篇集中最接近推理作品的一篇。既有某同级别推理作家标志性的动机,同时还有不在场证明。
《远距离的女囚》犯了诈骗案的女子看到考古教授的新闻后回想起当年让他入赘,之后因为他想研究考古和社长父亲冲突,最后被赶出家门。战争期间父亲去世后被逐渐控制公司的员工强暴后成为他的情妇,战后因违法而没落。本作更多是反映战前战后的一些社会问题。同时也稍微讽刺了点当时人们急功近利的态度。事实上刨去那个特殊时代,整体来说日本人工匠精神还是很有名,一直都有保留到现在。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跟踪雷普利》(6.5分,一般之作)
作者1980年发表的雷普利系列第四作。过世的食品业巨子约翰•皮尔森最宠爱的儿子,十六岁的法兰克•皮尔森,离开位于缅因州的家,来到了雷普利所居住的法国小镇维勒佩斯。他主动找到雷普利,在获得雷普利的好感之后,住进了他的丽影别墅。雷普利逐渐了解到,法兰克离家之前亲手将自己的父亲推下了悬崖,起因是父亲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他的身上,希望男孩能继承家族事业,而且拒绝了他和女友特瑞莎的恋情,而法兰克对此非常反感。为了逃避良心的谴责,法兰克迟迟不肯归家。无奈之下,雷普利带着法兰克前往德国散心,打算伺机劝导男孩回家并勇敢面对今后的人生,没想到男孩竟遭到了绑架。雷普利不得不联系来巴黎寻找法兰克的哥哥约翰尼及侦探请他们准备赎金。雷普利在交赎金时杀死了一个勒索者,接着化妆成女人跟踪其他人历尽辛苦终于解救出了男孩。可刚刚脱离险境的男孩从自己的哥哥口中得知,自己深爱的女孩特瑞莎已经移情别恋。雷普利护送法兰克回到位于缅因州的家中。
这是我看的第四部雷普利系列,但总感觉这个书名有点怪异,不应该叫“跟着雷普利的男孩”么?毕竟这本和“跟踪”没啥关系。本作内容真是越来越迷了,系列前两作雷普利无疑是坏人,为了利益所有妨碍自己的人都得死,杀个人都不用眨眼。但是从上一本开始,雷普利开始帮助别人了,甚至不惜以身犯险。而本作里,雷普利面对法兰克真的是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个慈父益友的角色。可能是雷普利真的喜欢他吧,也或许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当法兰克想不通时,雷普利难得不计较利益全心全意的去帮助他,开导他。当法兰克被绑架时,明明可以直接让他家人付赎金救人的,但他偏偏不惜杀人、冒风险亲自去救人。临了还亲自护送他回缅因州,到了他家还一直调查约翰死之谜,希望能给他一个满意的解释。真的是完全看不出这是恶名远扬的雷普利啊。
池井户润——《飞上天空的轮胎》(7.5分,喜欢之作)
入圍2006年第一三六屆直木賞。
赤松货运公司一辆货车在行驶中突然轮胎飞出砸到了一对母子,导致母亲身亡。赤松虽然卑躬屈膝向柚木家认错,但他发现公司下属负责维修的门田等人都有认真维修保养,而警方却逐渐将事故责任认定为保养疏忽导致。尽管赤松请车辆经销商帮忙鉴定,但结果依然认为希望汽车并无责任。随后赤松无意间得知群马县也发生过一起希望汽车轮胎飞出的情况,但责任也认定为儿玉公司维修问题。希望汽车公司科长泽田无意中发现早在半年前公司就开过一次会,疑似将轮胎的s1级别(需要立即召回)问题人为改成了s3。在儿玉公司帮助下,赤松暂时可以撑过这几个月,同时儿玉希望赤松能查清真相,赤松向希望汽车提出要求归还事故轮胎。泽田在和质保部室井科长沟通归还过程中发现隐情,质保部杉本偷偷告诉他汽车轮毂设计是有问题得,但这事被一手遮天得常务董事狩野压下来。希望汽车向同一财阀旗下得希望银行贷款,负责批贷的井崎认为问题很多一直拖延不给三浦答复,同时得知他的好友潮流社记者夏本已经掌握汽车事故真相,准备发表到杂志上。柚木向赤松提其巨额赔偿,原本打算放贷的榛名银行审批开始犹豫。泽田向董事长告发轮毂质量问题,遭到狩野压下,并以调整岗位为诱饵拉拢泽田。泽田转岗前向赤松提出一亿元换取赤松妥协遭拒。就在赤松期待19日杂志出版这天,夏本被告知文章无法发表。这时希望银行新行长坂田向赤松提出要提前收回所有的贷款。陷入绝望的赤松找夏本算账,夏本虽然无法将新闻稿给赤松,但给了他一份过去3年里30多起类似事故的名单。赤松一个人孤独的开始走遍日本各地来调查。
本作是我看的第二部池井的作品,上一次看还是在12年前,读的他1998年获得江户川乱步奖的作品《无底深渊》。池井户润毕业于庆义大学文学部法学部。1988年进入三菱银行工作,从事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1995年退职,除了投身于企业投资咨询之外,开始执笔创作商业书籍。除了98年以乱步奖身份出道外,2004年他创作了现在大热的作品《半泽直树》。2006年出版的本作《飞上天空的轮胎》首次入围了当年的直木奖,但可惜那一届出现了罕见的无得奖。 该作后来还入围了 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 ,销量也创下了极其惊人的数字。2009年本作被改编成日剧。同年作者的《 鉄之骨 》拿下了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并再次入围直木奖。2011年作者凭借《下町火箭》终于获得直木奖。2013年日剧《半泽直树》收视率突破48%打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收视数据,同名系列的作品大卖500多万本。
本作是作者以2005年发生的日本三菱汽车消极召回事为蓝本参考写的。有意思的是作者本人也曾供职于三菱银行,所以本作中的人物、剧情、还有庞大公司架构组织、以及这些财阀内部的斗争都能让人感到无比真实。虽然作品厚达600多页,但拿起来完全放不下手。在创作本作时,读者还能感觉到本作财阀内斗争、还有赤松孤军奋战那种逆转颓势的惊心动魄,都充斥着《半泽直树》这部作品的感觉。可以说作者在《半泽直树》这部作品之后,其作品风格已经非常的成熟、完善。所以到了本作,赤松的绝望感、希望汽车里泽田既想推翻传统落后的组织又极力保护公司的矛盾、狩野董事的傲慢、银行经理田坂的冷酷、记者的无奈处处都能让人感到作者将人物情感刻画的如此活灵活现,完全再现了职场的众生百态。即使穿插在其中的小学家委会的矛盾和勾心斗脚,都十分让人揪心。当然小说毕竟是小说,比起半泽直树来,赤松运气更好,在他坚持不懈下,总算有记者帮忙,随后又陆续发现了一些细节和间接证据,而警察也十分给力最后时刻选择相信赤松调转调查方向,而最后的最后当警方也无力找寻失踪的证据时,又有内部人员提供了唯一被误打误撞留下来的证据。虽然戏剧性十足,但不得不说作者还是在这个复杂而又灰色的社会里,给人一丝亮光。实际上现实中的社会真的远比小说里难得多,不然作者也不会从职场顶点的三菱银行辞职吧。今年后续打算再看一本池井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