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为了快乐
佛法修持最重要的先觉条件是全然的孤立,因为当我们独处时,受到散乱的影响就会较少,因而能创造出完美的条件,让悲伤感在心中增长。“悲伤”是一片沃土,佛陀也赞叹“悲伤”是引导一切善德接踵而来的开拓者。
随着悲伤,我们自然会升起信心和虔诚心。培养出这二者之后,“止”与“观”的修持就无需太费力。
修“止”能让心变得柔顺、可塑;有了一颗柔软的心,“观”就相对地容易达成。
戒律能帮助我们保持于“定”(三摩地),习惯于“定”,能延长我们清明的时间,而清明与智慧两者无异。
证得智慧,我们就不会再变贪嗔痴所困,而能如实地感知一切现象。
另一个维持独处很好的理由是,要遇见没有偏见、尊崇佛法而不心怀嫉妒的人,是非常稀有的。
让自己每天尽量有一两个小时完全独处,最大的福德就是维持独处,并且除了修持佛法之外,什么也不做。只有在孤独中,我们才能看到轮回的过患和涅槃的利益。
如果我们还是很难创造独自的机会与助缘独处的话,至少试着让心远离迷惑。在所有独处的经验中,将心与迷惑分离是最胜殊的闭关、最胜殊的孤独、最胜殊的僻静处所。
因此,当你置身于人群,例如一场聚会或足球赛,试着做做看,让自己有一小段时间不融入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之中。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