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易》到“温哥华宣言”——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介绍
20 世纪是人类社会大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以空前速度提高的时期,但也是人类社会遭受到各种困扰的时期。自然灾害有增无减,在过去20年中已吞噬了几百万人。工业发展、矿物燃料和化学肥料、农药的大量使用,已造成全球性污染。人口的巨大压力已导致资源和能源危机的加剧。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唯一的生物圈已遭到空前未有的浩劫。凡此种种给已取得巨大成就而一度十分骄傲的人类以无情的打击。当前世界不少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生物圈”,人类应该珍惜并保护它。于是一个个为改善人类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国际合作计划出台了,诸如当前正执行的“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日本利用国家力量执行“人类前沿科学计划”、美国正执行“第二生物圈”计划。英国等国家也正进行类似的国家计划。所有这些为争取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宏大计划正召唤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通力合作。而科学本身的逻辑发展也正由科学的分析潮流过渡到综合潮流。于是为了人类未来,人类本身必须在观念上来一次大的变革。当代世界性的《周易》热以及现代科学家对东方神秘主义的某种认同,正是这种观念大变革的要求。198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加拿大召开 “ 21世纪科学与文化:生存的计划”国际研讨会,对人类生存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发表了一项由与会科学家签名的《关于 21世纪生存的温哥华宣言》。宣言提出,为了改善21世纪科学文化和人类生存发展,要更新思想,更新观念,要“展示一个不受任何机械规律硬性制约的,具有持续创造力的宇宙的形象。”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从根本上讲也是实现这种观念上的大变革、科学潮流的大更替,为人类在 21 世纪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本讲座于1990 年 4 月由宋正海、周嘉华、高建国、李安平等人在北京成立。 支持单位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山西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室、上海科学思想研究会、《中国地震报》(现改名为《中国减灾报》)等单位,由20多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任顾问。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学科专家参与。“讲座”为系列性讲座。平均每月一次。“讲座”宗旨是:促进自然史研究和科学史研究;科技史研究和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综合;加强人与自然关系真谛的探求;推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提倡在研究中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优势和充分利用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以在中国繁荣天地生人综合研究事业。“讲座”已办20 讲,具体如下:
第一讲:《周易》与现代自然科学。
第二讲:全球气候正在变暖还是变冷,海平面正在上升还是下降。
第三讲:当代《周易》热是一种落后文化现象,还是一种先进文化现象(专题辩论会)。
第四讲:应该正确理解和对待地理环境决定论。
第五讲:明末京师奇灾王恭厂大爆炸研究。
第六讲:现代解释学与中国上古文化的解释。
第七讲:测谎仪能测谎吗? (附模拟试验)
第八讲:中华传统科学是一门精密科学——从阴阳、太极、八卦谈自然界本原。
第九讲:生态学——探索复杂巨系统的系统主从律。
第十讲:述评普里高津的熵变理论。
第十一讲:唐山大地震纵横谈。
第十二讲:显示自然真谛的VuU 定理。
第十三讲:温哥华宣言与21世纪人类未来。
第十四讲:祸不单行——全球自然灾害同步变化及其天文背景。
第十五讲: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及其农业性。
第十六讲:评所谓的 “1999年人类大劫难”。
第十七讲:我国现行行政区划改革势在必行。
第十八讲: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内因、外因和动力。
第十九讲:自然界存在着60年(准)周期吗?——古老的中国甲子纪年是否有更深的内涵。
第二十讲:当代《周易》研究的社会价值和科学价值。
“讲座”计划长期坚持下去,至少坚持八、九年,争取成为跨世纪的“讲座”,希望对科学潮流的更替、科学观念的大变革作出一些贡献。为此,“讲座”祈望得到所有关心天地生人综合研究的海内外志士仁人的批评指导和帮助。
来源:正海, 志红, 安平. 从《周易》到"温哥华宣言"——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介绍[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92(0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