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一事,终一生
“择一事,终一生”,这就是我看完寿司之神后脑子里出现的第一句话。
选择一项事业,并不真的一定要是最初的梦想,最原始的热爱,而是在几十年的坚持和磨练中,将这件事做成一件没有人能够复制,成为一个个人品牌,并且能够靠之谋生的事,然后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地用一颗匠心将这件事做的完美。
小野二郎是因为没有更多的选择,早乙女因为父亲的阴差阳错,小竹也是因为传承,没有人天生就是某件事上的天才,都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将自己打磨到极致的。所以我们总在纠结到底应该选一个什么样的职业,我们总是想要放弃现在做的事情,早乙女也只能在辞职的念头蹦出来之后告诉自己,明天再说吧。然后这样一天一天做下去,直到完全掌握这门技术。年轻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如果有幸早些碰上这本书,也许会有些顿悟。即使是了解了,也不一定会认同他们的选择,毕竟地瓜煮熟就可以吃了,没有多少人会在持续加热的温度上较劲,又会有多少人能品味出不同形状的米握成的寿司味道上能够什么不一样。
但是这些称神的匠人就是这么做了。
我们总在强调匠人精神。砌墙世界冠军,反复反复去接线拆线,花大力气培养中国工匠。我们一边想要努力实现这个愿景,一边却又面临着年轻人不愿意吃苦的现状。当然了,若不是家里条件太差,谁愿意努力工作为那一点点收入呢。旅游、蹦迪、玩手机,哪个不比在一家方圆之间的小店里洗上十年抹布快乐。快乐是当下的,短暂的,人们甚至怕自己活不到出师的那一天而疯狂逍遥,美其名曰享受人生,来掩盖自己对于艰苦生活的懦弱。
用漫长的岁月去锤炼,然后等待时间的回报,和眼下短时间的心理回报没法相比,习惯了快速补偿的当代年轻人已经摆脱不了那些诱惑事物了,但是世界变化又是如此的奇怪,让人不敢妄加推断与揣测。
但是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是,长久的联系会到来技术的掌握。而彻底的掌握,就会带来轻松与快乐,接下来的升级与改进,就是回报自己的付出了。那时之后的每一个新发现,对职人的意义都不一样了。所以小野二郎才会身处战场,却乐在其中,而且不顾成本,单纯享受完成寿司的过程。
为了达到这个境界,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易妥协。对别人,对自己,对每一件小事都是如此。
《小野二郎的工作笔记与产品观》
明心篇:找到让你一生悬命的事物
笔记1:这辈子就是找一项感兴趣、有天赋、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尽热情,做到完美。
笔记2:当别人都想着赚钱,你先要把事做到更好,这种想法非常重要。
笔记3:除了参加葬礼,其他时间无一例外都泡在工作里。
笔记4:我仍然不认为自己已臻至善,但每天都欣喜,我就是爱捏寿司。
律己篇:付出孤独的努力
笔记1:一心提升自己的技艺,永远相信自己还有进步的空间。
笔记2:求好心切,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并固执坚持。
笔记3:维持最高水准,提供给客人的食物若不能尽善尽美,绝不拿出手。
笔记4:干净是理所当然的,整洁能让一切变得美味。
笔记5:背后的辛苦,没必要对客人言说。
识物篇:抛弃正常的洞察力模式
笔记1:永远听命行事不代表人生会成功
笔记2:我们是寿司专家,供应商是食材领域的专家
笔记3:不被时鲜期迷惑,只选择最棒的食材
笔记4:为了口味的改革和改良,不遗余力
笔记5:好的寿司店会进行“客户教育”
惜物篇:拥有一手的知识和经验
笔记1:敬业、敬物、敬人也是敬天地、敬生命、敬自我
笔记2:好东西是有限的,要交到最好的人手上才行
笔记3:3万日元的套餐究竟是贵还是便宜
笔记4:保养工具(双手),不工作时永远戴着手套,连睡觉也不懈怠
笔记5:你必须锻炼出能分辨好坏的舌头
专注篇:不在乎外界的声音,始终保持自己的节奏
笔记1:外面的纷扰与寿司师傅没什么关系,只需要做出美味
笔记2:观察客人的用餐状况微调寿司,确保客人享受到究极美味
笔记3:寿司上菜像音乐一样流动
笔记4:不卖小菜,寿司应该是店里唯一的主角
精进篇:顿悟,然后创造
笔记1:每种食材都有美味的理想时刻,要把握得恰到好处
笔记2:醋饭是“寿司之王”,是左右寿司美味的关键
笔记3:把握“寿司之王”,既要有专业人士的执着,又要跳出执着
笔记4:为了口味刁钻的客人,不得不发奋啊
传承篇:职人精神要的不只是能力,更是修为和素养
笔记1:先打杂十年,学徒才有资格煎蛋
笔记2:如果想成为顶尖成功人士,就照着工序来
笔记3:传承不止有教,还有学生自己的悟
笔记4:敞开心扉,接受前辈的指导,并且谦逊感恩
价值篇:匠人的生活态度、人生观才是产品的增值点
笔记1:就算过了七十岁,也要活到老学到老
笔记2:“我的方法绝对没错”,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笔记3:不顾收益,执意握“新子”,这是寿司职人的坚守
笔记4:每天抱着决一胜负的心情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