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忠义与人性
“痛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此句本指 吴三桂之部为明崇祯皇帝之死而挂孝痛哭,后因李自成部拐掠陈圆圆,吴一怒之下投降满清并引清兵入关。思及历史,这句诗可以说是几千年恒久不变的历史主线,“痛哭六军皆缟素”代表为国之本的“忠义”,而“冲冠一怒为红颜”则代表人性之本。“忠义”是克服人性基本之后衍生出来的为国家统治服务的东西,每个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它摆脱不了人性之根本。
如领导者之各类口号即为忠义之号召,堕落腐败即为屈服于原始人性。大抵三国之前忠义均为主流,所以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且因生产力发展尚薄弱,奢侈腐败之风未扩散。
而元灭南宋,清灭南明,均对当时忠义文武之士或杀戮或招揽,而以剃发令屈服基层百姓之志气,于是乎汉之脊梁受折。自孙中山时一批士人挺身而起,至今21世纪始有在全民中恢复之迹象。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