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摇滚派对时
lap @ 2005-11-14 13:11
12月7日周日下午两点,一场名为“为了告别的聚会”的地下流行VS地下摇滚的音乐派对将在十全街凤凰街口,带城桥8号的新酒吧摇滚玫瑰重装上阵。
记得当初走过路过新艺电影院,小喇叭里一个中年男人用沙哑的洋泾浜普通话不停广播着:"故事生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还有少量当场票…。"又象最近去宜兴和扬州,恍然回到十几年前的苏州。2003年,距离上一次98年底在诺曼底的摇滚派对,竟然也已过去整整五年了。
乐队好象还是那些乐队,物似而人非,人似而歌非。当年在凡希酒吧默默独行的校园歌手时剑波如今也即将签约首都的不知哪家唱片公司。他的乐队“铁皮房子”成员来自五湖四海,而今分别在南京的不同酒吧里做场子讨生活,用南京话说叫“苦钱”。除开应付这种职业,他们的心灵一刻也没有寂寞,铁皮房子是他们最初排练的一个破屋子,但那种黑夜里孤独的一盏灯般的感觉让他们觉得那里温暖如春。铁皮房子就象是大气层和保护壳......太差了!我的形容词词汇量太少了!请看南京一著名网络写手对他们热情四射的评语:“正如他们即兴想出来的名字一样,“铁皮房子”在不经意间暴露了一些空间感。但这还不是全部,他们稳重而跳跃,执着但富于变化,流畅却又不仅限于此。他们诗意盎然,以梦为马,将技术、责任、热血和野心共熔一炉。和那些背 弃生活或投机取巧的人不同,他们洞若观火,来去自如--这一切都来自于生活本身。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机会,可以打入他们内部--当然是指音乐--接下来唯一可以做的,恐怕只能是用身体去感知了。”
我的一个画家朋友胡叉叉这样评价他自己:“外表纯洁,内心肮脏;外表道德,内心放荡;外表狂热,内心沉默;外表冷漠,内心软弱”。又一次我问一个鼓手朋友;“最近在听什么带子?”他想了想严肃地答:“最近常听空白带。”
胡叉叉曾经是上海一个前卫金属乐队的主唱,当年也在诺曼底的派对中长发飘飘地现过一把。而今他为人师表,下班后在家往画布上抹各种颜料。再有空的话,就在他的毛坯客厅中那架无法调准全部音的钢琴上玩一些低调睿智性感的电视剧主题歌。圈子里的朋友一致公认他是本地当之无愧的真正的艺术家,虽然他时常谦虚地寒暄说:“最近没忙什么...在家搞点艺术。”
跑题了跑题了,回到听觉上来。除了金陵的时剑波和他的铁皮房子乐队,苏州本地的独立摇滚乐队“怡红院”也将粉墨登场。他们本来叫34A,后来改为“丽春院”,因为太女性化,于是再改成“怡红院”。“其实名字和风格真的无所谓,重要的是观念和意识。”“为什么取这种名字呢?” “主要为了迎合卡尔维诺和王小波式的低级趣味。”“怡红院是宝玉阅尽温柔富贵的地方,也是他堪破红尘逃避遁世的缘由。怡红院是我们对音乐的感受和象征。”他们在一首“乐队源流考”的歌中这样唱:
“本来想搞的是摇滚啊
没想到搞成了相声
猜得到开始却猜不到结局啊
看得见答案却提不出问题”
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些老的搞笑片,在此我郑重推荐一个好导演柯受良和他的两部优秀作品:亚飞与亚基(张学友梁朝伟),咖喱与辣椒(张学友周星驰),绝对是极品中的极品,特别是张梁二人坐在监狱里织毛衣拉二胡的经典一幕,太摇滚了!
派对是有趣人的聚会,艺术家,文艺青年,愤青,小资,上班族,BOBO党,大龄未婚女青年,拉PT的,骗吃骗喝骗感情的,目光呆滞如狗狗的,看见美女就兴奋得流口水的...但是大多中国人的派对上大家都怀着紧张的心态注视每个陌生的面孔。所以胡叉叉说过:“在中国摇滚派对上发生一夜情的概率应该是零。”另一个朋友李斌就很诚恳地问:“真的吗?”
这一段其实是我编的,不坦白他们会扁我。不过苏州的音乐派对尤其是苏州的摇滚派对是千年等一回。前次北京的乐队来苏州演出,西街酒吧里挤满了各色的苏式文艺青年,连车前子他老人家也大骂光临。这一次又会有谁来蓬荜生辉呢?是计划中要从上海赶来参演的著名实验噪音团体“戈多”乐队吗?是计划中不知能不能赶来的苏州元老级摇滚乐团“冰与火1”和“冰与火2”吗?是在每次派对上都孤单弹唱自己作品的本地著名歌手徐昉吗?还是初出茅庐的校园说唱金属新锐乐团呢?
猜猜谁来赴派对,比谁来赴晚宴更有趣味。但愿那天的你穿着齐整,带着你的MM,不管坐什么车来。到了酷似TOM'S的摇滚玫瑰门口,买一张10元的门票,面对 众多相似的心灵和眼睛,感受3~4小时的听觉轰炸,你还有什么可以多说的呢?
“派对只是为了好玩。”策划者李斌一本正经地说。“其实门票收入支付专业音响租赁费用和乐队路费都很吃力。但人活着不能只为了钱,或者其他什么扯淡目的,对不对?”话说回来,人嘛,还是该年轻就年轻,该反叛就反叛,该幼稚就幼稚,该冲动就冲动。过了这一村,再找伟哥什么的来补,也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为了告别的聚会”首先是朋友们向将要北上的“铁皮房子”说声再见珍重,其次是向昨天的一切,尴尬的浪费的狗屎一样的不如意说句OVERNIGHT,面对崭新的生活和为之哭尽心血的爱,让我们整理了心中的新坟,然后相互依偎,手挽手重新上路,因为至少今天它是我们的,而今天,离我们远去的日子也不远了。
12月7日周日下午两点,一场名为“为了告别的聚会”的地下流行VS地下摇滚的音乐派对将在十全街凤凰街口,带城桥8号的新酒吧摇滚玫瑰重装上阵。
记得当初走过路过新艺电影院,小喇叭里一个中年男人用沙哑的洋泾浜普通话不停广播着:"故事生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还有少量当场票…。"又象最近去宜兴和扬州,恍然回到十几年前的苏州。2003年,距离上一次98年底在诺曼底的摇滚派对,竟然也已过去整整五年了。
乐队好象还是那些乐队,物似而人非,人似而歌非。当年在凡希酒吧默默独行的校园歌手时剑波如今也即将签约首都的不知哪家唱片公司。他的乐队“铁皮房子”成员来自五湖四海,而今分别在南京的不同酒吧里做场子讨生活,用南京话说叫“苦钱”。除开应付这种职业,他们的心灵一刻也没有寂寞,铁皮房子是他们最初排练的一个破屋子,但那种黑夜里孤独的一盏灯般的感觉让他们觉得那里温暖如春。铁皮房子就象是大气层和保护壳......太差了!我的形容词词汇量太少了!请看南京一著名网络写手对他们热情四射的评语:“正如他们即兴想出来的名字一样,“铁皮房子”在不经意间暴露了一些空间感。但这还不是全部,他们稳重而跳跃,执着但富于变化,流畅却又不仅限于此。他们诗意盎然,以梦为马,将技术、责任、热血和野心共熔一炉。和那些背 弃生活或投机取巧的人不同,他们洞若观火,来去自如--这一切都来自于生活本身。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机会,可以打入他们内部--当然是指音乐--接下来唯一可以做的,恐怕只能是用身体去感知了。”
我的一个画家朋友胡叉叉这样评价他自己:“外表纯洁,内心肮脏;外表道德,内心放荡;外表狂热,内心沉默;外表冷漠,内心软弱”。又一次我问一个鼓手朋友;“最近在听什么带子?”他想了想严肃地答:“最近常听空白带。”
胡叉叉曾经是上海一个前卫金属乐队的主唱,当年也在诺曼底的派对中长发飘飘地现过一把。而今他为人师表,下班后在家往画布上抹各种颜料。再有空的话,就在他的毛坯客厅中那架无法调准全部音的钢琴上玩一些低调睿智性感的电视剧主题歌。圈子里的朋友一致公认他是本地当之无愧的真正的艺术家,虽然他时常谦虚地寒暄说:“最近没忙什么...在家搞点艺术。”
跑题了跑题了,回到听觉上来。除了金陵的时剑波和他的铁皮房子乐队,苏州本地的独立摇滚乐队“怡红院”也将粉墨登场。他们本来叫34A,后来改为“丽春院”,因为太女性化,于是再改成“怡红院”。“其实名字和风格真的无所谓,重要的是观念和意识。”“为什么取这种名字呢?” “主要为了迎合卡尔维诺和王小波式的低级趣味。”“怡红院是宝玉阅尽温柔富贵的地方,也是他堪破红尘逃避遁世的缘由。怡红院是我们对音乐的感受和象征。”他们在一首“乐队源流考”的歌中这样唱:
“本来想搞的是摇滚啊
没想到搞成了相声
猜得到开始却猜不到结局啊
看得见答案却提不出问题”
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些老的搞笑片,在此我郑重推荐一个好导演柯受良和他的两部优秀作品:亚飞与亚基(张学友梁朝伟),咖喱与辣椒(张学友周星驰),绝对是极品中的极品,特别是张梁二人坐在监狱里织毛衣拉二胡的经典一幕,太摇滚了!
派对是有趣人的聚会,艺术家,文艺青年,愤青,小资,上班族,BOBO党,大龄未婚女青年,拉PT的,骗吃骗喝骗感情的,目光呆滞如狗狗的,看见美女就兴奋得流口水的...但是大多中国人的派对上大家都怀着紧张的心态注视每个陌生的面孔。所以胡叉叉说过:“在中国摇滚派对上发生一夜情的概率应该是零。”另一个朋友李斌就很诚恳地问:“真的吗?”
这一段其实是我编的,不坦白他们会扁我。不过苏州的音乐派对尤其是苏州的摇滚派对是千年等一回。前次北京的乐队来苏州演出,西街酒吧里挤满了各色的苏式文艺青年,连车前子他老人家也大骂光临。这一次又会有谁来蓬荜生辉呢?是计划中要从上海赶来参演的著名实验噪音团体“戈多”乐队吗?是计划中不知能不能赶来的苏州元老级摇滚乐团“冰与火1”和“冰与火2”吗?是在每次派对上都孤单弹唱自己作品的本地著名歌手徐昉吗?还是初出茅庐的校园说唱金属新锐乐团呢?
猜猜谁来赴派对,比谁来赴晚宴更有趣味。但愿那天的你穿着齐整,带着你的MM,不管坐什么车来。到了酷似TOM'S的摇滚玫瑰门口,买一张10元的门票,面对 众多相似的心灵和眼睛,感受3~4小时的听觉轰炸,你还有什么可以多说的呢?
“派对只是为了好玩。”策划者李斌一本正经地说。“其实门票收入支付专业音响租赁费用和乐队路费都很吃力。但人活着不能只为了钱,或者其他什么扯淡目的,对不对?”话说回来,人嘛,还是该年轻就年轻,该反叛就反叛,该幼稚就幼稚,该冲动就冲动。过了这一村,再找伟哥什么的来补,也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为了告别的聚会”首先是朋友们向将要北上的“铁皮房子”说声再见珍重,其次是向昨天的一切,尴尬的浪费的狗屎一样的不如意说句OVERNIGHT,面对崭新的生活和为之哭尽心血的爱,让我们整理了心中的新坟,然后相互依偎,手挽手重新上路,因为至少今天它是我们的,而今天,离我们远去的日子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