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洲——读《穿越非洲两百年》
想读这本书挺久了,前几天在多抓鱼看到有友邻廉价出手,果断拿下,顺便读完,说说读后感。先声明,这是本新书,6月份刚出版,虽然目前评分较高,但尚未经过长时间和大基数人群检验,评分不代表一切。
但我读得挺爽的,原因是对非洲的认知基本属于空白,所以这本作者亲历17个非洲国家50多个城市的历史游记,读起来处处觉得新鲜,也顺便理清了以前对非洲比较乱的历史和地理认识。

当然,读这本新书,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本书的作者郭建龙,是一个经过(我以及广大读者)多次检验的宝藏作家。郭建龙的《汴京之围》《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穿越百年中东》我都读过了,推荐顺序为312,都值得一读。
推荐理由有几个:一是作为历史类书籍,作者虽不是专业出身,但抽茧剥丝的能力很强,总能在浩如繁星的史料中寻找出独辟蹊径的不寻常脉络;二是不拘泥于既有的历史观点和总结,有自己的思考,有对当下的关照,不仅仅是历史的简单堆砌;三是文字很优美,阅读体验很好,但内容并不单薄,例如《穿越百年中东》这本,我是中东历史爱好者,也算读了几本相关的书,但读起这本来从来没有过想要跳页的想法,有时候还要翻回去多次查阅,请允许我吹爆它。说实话,真要排起序来,这本《穿越非洲两百年》可能要排在最后了,当然这不代表它不好看。

这本书里面,作者讲了三个问题:第一,非洲的现状是什么?第二,非洲是怎么走到今天的?第三个,非洲的未来将向何处去?
这个套路是不是有点眼熟?对了,经典的哲学三段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应该说,以上三个问题,在我看来,作者回答的都还不错。
先说第一个问题,非洲的现状是什么?

讲起非洲,恐怕在众多人眼中还是很神秘的。一说起非洲,想到的都是国内动乱、战争频发、疾病肆虐、恐怖主义盛行,但其实在今日非洲,经过改良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引入国际资本力量、开放国内市场等措施,一些积极的信号已经出现,有的国家或者城市已经发展的不错,有的国家已经逐步走上稳定向上的发展道路。
这其中,作为制造业大国和基建狂魔的中国自然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非洲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同时,随着印度廉价医药进入非洲市场,非洲人的寿命大幅度提高。非洲许多国家也主动接纳全球制造产业加工基地的转移和落地,借以推动本国经济发展。
书中,作者通过讲述游学途中经过的各个非洲城市的现状,向读者呈现了这一基本图景,让我们意识到,除了尼罗河、金字塔、大草原、撒哈拉、野生动物和钻石,非洲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去了解的事实
第二个问题,非洲是怎么走到现在的?
关于这个问题,作者主要从宗教文化、欧洲殖民主义和非洲独立后三代领导人的不同治理逻辑等方面做了解读。
先说宗教,作为昔日罗马帝国领地的北非自然少不了受基督教的影响,之后随着阿拉伯人全球扩张,非洲一部分地区开始皈依伊斯兰教。长期斗争的现状,第一是基督文明并未穿透死亡沙海,除了埃塞俄比亚之外,基本上在撒哈拉沙漠以北传播,而伊斯兰教却成功将其影响了扩展到了撒哈拉以南,并且使半个非洲都投入怀抱。造成这种局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阿拉伯人沙漠生存能力更强?第二是由于不同宗教在同一地区存在,也造成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内在矛盾,甚至是分裂的既成事实。

然后是殖民主义,这可能是影响非洲最为直接的外因。其实,欧洲殖民主义的影响又何止于非洲,在中东,现存的国家领土争端和地域民族冲突,哪一样背后没有殖民主义的身影?过去的欧美列强为了自身利益,在所谓的利益均衡原则下,随意在非洲划分势力范围,根本不考虑当地的民族和文化认同,可算是为今日的争端埋下了祸根。
就拿苏丹来讲,英法为了争夺在非洲的控制权在这一地区大打出手,法国失利后,英国将信奉伊斯兰教的北部地区和信奉巫术的南部地区硬生生捏合成一个国家,苏丹独立后,终因差异越来越大而再次分裂。
又如索马里,因为地处非洲之角,扼守红海的苏伊士运河航道,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曾被英法意三国硬生生分成了四块,以至于如今海盗横行,国无宁日。再如刚果河流域也是如此,被法国、比利时和葡萄牙划分形成了(金)、刚果(布)和安哥拉三个国家。
不论是非洲还是中东,战乱不止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政治版图、宗教势力范围和民族区域三者彼此完全不能一致,导致国家时刻面临巨大的离心力。

接下来作者谈了非洲独立后的三代领导人:
第一代是梦想家,他们靠激情引导人民,比如加纳总统恩克鲁玛,这一代人的特点是有革命热情,但过于理想主义,长于革命但短于建设,大都选择了国家主义和计划经济的方式将非洲带向了灾难。
第二代大都是没有理想也没有能力的强力性人物,靠武力获得了国家,比如乌干达的总统阿明、埃塞俄比亚的皇帝塞拉西,这一代人是在第一代人光环不在,而社会政治制度尚无定序的情况下上台的,所以皇帝、总统、总理都有,虽然能力不突出,但控制国内一流,有一些国家也曾尝试过民主制度,但最终因为不具备民主的文化基础而草草收场,让位于武力强权和专制制度。
第三代领导人则属于务实派。比如卢旺达的卡加梅,面对着胡图族和图西族因种族屠杀结下的刻骨仇恨,胡图族人卡加梅采取了有效措施,比如统一身份证、建立草根法庭、邀请图西族商人回国投资等,较好缓和了两族之间长期积累的种族矛盾,让国家逐步忘掉伤痛、走上正轨。
这一代领导人大多有国际视野和国外学历背景,对政治制度、国家治理和经济建设有更开阔的视野,也能认识到仅靠强权难以保证国家维系,也无法定分止争融合国内不同力量,开始意识到只有不折腾国家才有发展,所以有了长远考虑和前瞻眼光,能够立足本国实际博采众长。
非洲独立后的发展,鲜明印上了三代领导人的烙印。
第三个问题,非洲的未来将向何处去?
这一部分,作者其实大部分笔墨在讲政治层面的问题,非洲今日之发展来源于政治文化的进步,但非洲今日依然存在的不稳定和战乱也大多是受相比之下依然落后的政治文化拖累。有的国家经历黄金发展期后又从神坛跌落,有的受困于种族冲突和恐怖主义难以脱身,还有的过分托大想要掌握非洲话语权而被世界抛弃,有的贪腐横行导致政府倒台,非洲走向持续稳定发展的道路仍然很漫长,但总体上讲,虽然反复和退化依然存在,但磨合和进步是明显的,加上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接轨,非洲的未来还是可期的。
限于篇幅,就先介绍这么多吧,这本《穿越非洲两百年》对于想要初探非洲大陆究竟的人来讲,很值得一读。推荐!
以上,我是延子乔(文章同步在个人公众号:xlidushu,欢迎关注),感谢阅读!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8 10: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