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定义“好茶”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段位”
男人的三十岁,在许多人眼中是黄金时期;女人的三十岁,在许多人眼中却意味着“下坡路”。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场大型的“鉴茶”会,从被“贴标签”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你起点的高低。
每个人都是一种茶,在漫漫岁月中角逐着段位的高低。然而,“好茶”从不会被时间定义!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拿出那份如茶般清冷的“傲气”,大胆的质问那些充满偏见的“鉴茶师”——三十岁怎么了?!不过是三十而已!

顾佳换来的是什么?是感情的背叛!面对丈夫的出轨,顾佳手撕小三又飒又爽。对于背叛的“零容忍”,让顾佳选择了离婚。
试想一下,一个离过婚还有孩子的三十岁女人,在社会上会遭受多大的偏见!然而,一句“三十而已”,让所有人看到了顾佳的自信。
三十岁的顾佳,重回职场的那一刻,便是向全世界昭告着“王者归来”。

“王者”顾佳对喝下午茶的桌椅颇有独到见解。在王太太眼里——“贵”就意味着“高端”,却忽视了喝茶的内涵与氛围。
其实,社会这场大型“鉴茶会”上,从不缺少像王太太一样世俗的“鉴茶师”。
而顾佳,就像是其中一杯为自己“发声”的“好茶”,让所有站在所谓“道德制高点”、所谓“上帝视角”的人们,重新思量自己心中的那份“鉴茶”标准。

“好茶”从不会被定义,每一杯茶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女弱男强” 是世俗“鉴茶师”眼里的标准,“女强男弱”于他们是大忌,注定他们会要把这杯“茶”判定为“次品”。正因如此,剧中钟晓芹因写作而发生逆转的人生,看似是“幸福来敲门”,实则面临着从“女弱男强”到“女强男弱”的婚姻危机。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存在即合理。男人与女人的存在本身就有其意义与价值,没有绝对的“强”与“弱”。毛主席曾说“女人能顶半边天”。“茶界”也不是“一枝独秀”,不存在什么所谓的“白茶”比“红茶”好,“绿茶”比“红茶”差的标准,而是各有各的好,是真的好。

其实,所谓的“标准”,都是外界硬要贴上的“标签”。真正“茶”好不好,不是靠这些世俗的“鉴茶师”说了算,而是自己说了算。
人生在世,不是为活在别人眼中,而是为自己而活。“好茶”何惧时间的沉淀?“好茶”自有其段位。价值何惧岁月?只是时间在走,而你又走出了一片“新天地”,又一次“王者加冕”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