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思维第六讲
挺佩服主讲的,能从寄居蟹想到皇帝,把寄居蟹的壳比作角色,一个角色建立起来了,角色下面的人可以是不同的人。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角色上,根本无法了解那个真正的人。中国的文化确实角色化很严重,像课程里面讲的,早在一千多年前,孔子就给我我们中华民族写好了角色说明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以中华民族的文化细胞里自带里自带角色倾向,宣扬百善孝为先,就是淡化了人本身的自我。介绍一个人,也是从角色开始的,我的同学、老师、朋友、爸妈、兄弟、姐妹,而这些不同的角色,在潜意识或者说意识里,就会存在一个“应该”,同学就应该互帮互助,老师就应该传道授业解惑,朋友就应该雪中送炭,爸妈就应该无条件的对子女好,兄弟姐妹就应该是除了爸妈以外最亲近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人际交往还是其他方面,就会首先将人划定一个角色,然后给予这个角色就会有其应该做的事情,有应该就会有期待。有期待就会有失望,有失望的时候处理不好,就会导向负面发展。
从另一个方面讲,给这个人赋予角色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倾向,之后的所有看法都会带着这个看法来思考和判断。所以不管是做产品还是和人相处,想要去真正的了解一个人,都应该在一开始的时候将自己的大脑置空,不要赋予对方角色,也不要有先入为主的判断。这样我们的了解才会尽可能的客观,当然绝对客观是不可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