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志愿时我为什么选择了西班牙语?” | 来自西语学姐的分享
竟然还是个挺浪漫的故事~
最近被拉近了一个帮助刚参加完高考的弟弟妹妹们了解语言类专业报考的群。里面有各种各样大家对“语言类”专业的疑问,包括开学后学习的计划,以后的择业方向等等。

我学西班牙语已经是11年前了,那时候我们西语还算是真正正正的小语种,但是还没等毕业多久已经变成热门专业了。一对比才凸显出隔壁的葡语班和意大利语班才是真正的“冷门”。 学西语的这些年经常会被大家问到为什么当时会想到学西语?甚至报志愿时我爸指着鼻子告诉我:“我倒要看看你以后能找到个什么工作,到时候别求我!”那为什么会选西语呢?
1. “罪魁祸首”是偏科
大概从小学三四年级起我就是一个偏科严重的学生,数学学得一塌糊涂,对不起我小学无比温柔的数学老师,但好像是因为写字好看被当时的英语老师选为课代表,从此在偏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很多同学上高中选文理科时特别的纠结,家里一堆人深夜开会讨论,而我们家根本没有这种烦恼——选理科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所以当时也没有因为以后的择业方向而影响到我选文科的决定(当时大家都觉得选理科更好报专业,以后也更好找工作)。
其实学语言不是单纯的学听说读写,而更是学习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所以英语好就自然而然的会对一些美国大片,杂志,外语歌很感兴趣。初中的时候我在一部电视剧里听到了一首插曲,叫Reflection, 从此认识了影响我一生的女神,Christina Aguilera.

那之后疯狂听了很多她的歌,有一首叫做Contigo en la distancia (她翻唱的), 中文译名不知道是谁翻译的,叫天涯海角,也是诗意极了。第一次听甚至不知道这是西班牙文,但立刻被她美妙的发音吸引到,越听越带劲。
上初中的时候才零几年,没有很多机会玩电脑,更没有智能手机,所以了解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过程非常慢,对西语有了兴趣像是喜欢上了隔壁班的男生,暗恋,小小的悸动,只能慢慢的了解,如此反复就更加喜欢。
想学,但没有途径,所以只是暗自想想而已。
2. 真正决定也纯属机缘巧合
上小学时在足球队里,很喜欢看球,又赶上02年世界杯,第一个喜欢上的球星就是小贝,绝对是因为他的技术而不是颜值。
后来他从曼联转会到了皇马,当时就天真的想,要是有机会去看他现场踢次球该多好啊,这又多了一个学西语的理由。虽然后来还没等我学到西语他就又跑到美国踢球了。但想学会说西语从此成了一个很轴的执念。
高三那年因为数学太差,我妈花重金帮我在一个专业的一对一家教学校请了老师补课。
有一次课间,前面工位上的英语老师扭过头来和我们说话,忘了怎么聊到我报志愿的事儿,她提了一句,“既然你英语还不错,那不如试试学小语种啊?西班牙语我觉得就不错。”
嗯?西班牙语?
那位老师的一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我。原来我可能真的有机会学西语,而不是单纯的想想而已。
回到学校就开始研究怎么才能报西语专业,无奈自己高中学习真的太差,那时候全国的小语种专业大都集中在特别好的学校,于是又跑去研究了单招。看了一圈也没什么实质性的解决办法,但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努力争取。
3.坚持自己的兴趣
高考成绩公布之后的第三天我就去踩点了我们学校,那也是自己第一次一个人坐火车。
在学校绕了一圈,彻底安心了,虽然名牌学校去不了,但我们学校也有西班牙语,这就够了。
那时报志愿可以选五所学校,五个专业,需要按顺序排列,有点类似咱们现在申请西班牙研究生南部的系统。
五个志愿中的前四个我都选了外国语院校,每个学校的五个专业都是以西班牙语为首,后面分别填了意大利语,法语,俄语这些其他的小语种,想着万一第一志愿走不了,开学了没准还能转系,实在转不了也是个小语种,不耽误自己自学西语。
在报志愿这件事儿上基本没给自己留后路。
我们学校是先军训再开学。军训结束的前一天晚上导员把我们叫到班里发书,那天我坐在教室最靠窗的第一排,说出来不怕被大家骂装逼,拿到那几本蓝色的书的时候自己是强忍着才没哭出来,一直是个Loser的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梦想成真”。 这几年见到了太多学弟学妹因为一个小小的理由或一个特别的人就决定了自己的专业或职业。我不会像其他人一样笑话他们或者觉得他们幼稚又冲动,因为我当时也是无意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误打误撞才坚持了下来。
所以每当学生问我该如何选择专业的时候,我总是会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放到第一条。坚持并维护自己热爱的和感兴趣的事情没有任何错。如果你的工作就是自己的爱好,那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开学后的第一节课就是选西语名字,毫无疑问的,我先占住了“Cristina”, 向我的女神致敬。
2019年,刚好是我学西语的第十年,这一年我终于见到了CA!!男朋友陪我从西班牙出发去荷兰看她的巡演。
站在台下, 我扭头告诉他说,要是没有Christina我也不会和你认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