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德里希纪念碑落成典礼 (1898年11月21日)
转自《胶澳租借地经济与社会发展》P283-P285,版权属于原作者。图与注释均为本人自行添加。
“凡是德国鹰猎获的土地,这块土地就是德国的并将永远是德国的。”*
11月14日在青岛举行了为纪念海军中将迪德里希*阁下建立的迪德里希碑的庄严落成典礼,这块碑同时应是对一年前成功地占领胶州地区的光荣纪念的纪念碑
根据海因利希亲王*殿下的提议由工兵上尉,我们防御工事的负责人米勒(Müller)先生建成的纪念碑,位于青岛就近特鲁伯山*的山坡上,从青岛看并不完全在半山上。它大部分是由天然岩石、小部分由人造石构成的。我们的绘图者在上图中相当忠实地再现了纪念碑,它8米半高,22米长。

正面在岩石上刻有三块碑,第一块碑,如图中可清楚看出的,刻有碑文:
1897年11月14日海军将军封·迪德里希在这个地方占领了胶州地区。
在旁边的碑上刻有同样值得纪念的事件,是用中文写的。围绕着在第三块碑上雕刻的帝国鹰,在下半部是我们图中不曾写出的碑文:
他在这里为皇上和帝国取得了这块土地,这块岩石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迪德里希碑。
我们可从纪念碑这里,在充满明媚阳光的美好日子中,就如在今年11月14日这天一样,享受着下面山丘中由倾盆雨流冲刷出的崎岖而形成沟壑地带的诱人景色。眼光扫过青岛的茅屋顶和民屋房顶,落到现在船运已经十分繁忙的蓝色海水和前湾上。
在纪念碑落成典礼这一天,德国军舰“德国”号、“Gefion”号*和“威廉亲王”号都停泊在海湾中,此外有几天前到达的奥地利的轻型护卫舰“伏伦茨伯格(Frundsberg)”号。在结束庆祝活动后不久,还有从大沽而来的S. M.S. “奥古斯塔(Kaiserin-Augusta)女皇”号。

庆祝活动开始于上午11点。在纪念碑底座旁除了由该营四个连委派的第三海军营的军乐队外,还有停泊在港口的德国军舰和奥地利轻型护卫舰的水兵分队的代表。纪念碑的左右站立著军官,其中有亲王和“伏伦茨伯格”号的军官,另外还有殖民地的官员和知名人士。穿着华丽礼服的女士的出席为集会增加了节日气氛
揭幕典礼开始时管乐队演奏了普鲁士进行曲,之后代理总督迪尔少校先生来到纪念碑前以充满力量和自信的话语致揭幕词。他向皇上陛下表示了最衷心的谢意,是他以远见的眼光把胶州湾选作我们的贸易和海军的基地。致辞者以几笔就勾画出我们大家仍留在活生生的记忆中的占领胶州湾时的情景,特别是在今天(纪念碑设立处)进行的移交(青岛)谈判。人们可从该处看到一年前由于封·迪德里希将军的能力,如何使飘扬在老衙门*上空的红色的中国军旗降下,而德国的旗帜升起。应给予当时参与这一行动的每个人以褒奖,但首先应给予封·迪德里希将军。在致辞人以几句话赞扬建碑人之后,他转向海因利希亲王殿下,对由他提出的倡议表示谢意,并且最恭顺和衷心地请求亲王另外也保持迄今他为殖民地所做的热诚的公益事业。日后如果你继续这样做下去,便可自豪地回顾在这里的殖民地中在短短的一年内德国商人们以永不知疲倦的创造力所做的事情,他即使在将来也会继续以牺牲精神和牺牲勇气来做并且支持这一事业!——致辞以对皇上陛下高声三呼万岁而结束。音乐奏起了德国国歌,之后为了向奥地利人致意,也随着奥地利国歌奏起了一支进行曲,并以此结束庆典,奥地利人伴着音乐到了栈桥兵营的船停泊地。
以下电文是发给在上海的封·迪德利希将军的:
在刚刚隆重为迪德利希碑揭幕的今天占领胶州地区一年之际,停泊在港口的巡洋舰分舰队军舰的全体军官以及青岛驻军的军官和官员向您致以最真诚的问候和祝愿。
下午,根据海因利希亲王的命令并在他出席之下,在大操场上为下级军官和连队士兵举行了体育比赛。在拔河、越野(障碍)赛马、跳远和跳高、投掷保龄球等项目中欢乐气氛达到了高潮。向获胜者颁发了不菲的奖品,纪念册、一座银钟、银表链、茶具、相框等。这一天在整个青岛散发的节日气氛,在我们这个地方的各饭店中在很晚时分尚可感到。
(摘自《德属胶州官报》1898年11月21日,第1年度第1期,由青岛Picker和Pickardt出版公司印刷发行,责任编辑Gust Picker。)
————————————
*迪特里希碑碑文,该碑在青岛第一次日占时期后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迪德里希:又作迪特里希,德国远东舰队司令,1897年11月14日率部侵占胶澳。
*海因里希亲王:又作亨利亲王,全名阿尔伯特·威廉·海因里希,德皇威廉二世的弟弟,普鲁士亲王,海军上将、司令,曾于1898、1912年两次来青,期间筹建了水兵俱乐部及青岛啤酒厂,并去即墨赶了次大集。海因里希亲王夫妇为人亲切热情,在德国拥有极高的人气。亲王本人曾多次表示希望来青岛当总督,威廉二世得知后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的请求。详细事迹参见https://m.sohu.com/n/389568536/?pvid=000115_3w
*1898年海因里希亲王来华为胶澳租借谈判施压时带的两艘铁甲舰,另一艘巡洋舰即为奥古斯塔皇后号。
*特鲁伯山:又作特鲁泊山,后改名迪特里希山,即今青岛信号山。特鲁泊全名奥斯卡·冯·特鲁泊,时任胶州地区德军司令,后为胶澳殖民地第三任总督,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任总督。详细事迹参见http://wb.qdqss.cn/html/qdrb/20160229/qdrb143188.html
*老衙门:指胶澳总兵衙门,1892年由驻守胶澳的总兵章高元建成,1897年章高元应上级命令不战而退,德国胶澳总督将其用作临时办公地至1906年,为解放前夕青岛市区仅存的几处中式建筑之一,1959年为建青岛市人民会堂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