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 关于人格、自由、价值观
《三十而已》短时间内上了37次热搜。讲诉三个家庭不同的女孩在三十岁的人生。三十岁不应该是女性的禁锢圈,三十岁也可以有独立追求的故事。
一个未婚未育、一个已婚未育、一个已婚已育。我从她们的故事里都找得到自己从20到30岁的痕迹,也有所反思。

王漫妮,单身,小城市到上海的上进女孩,聪明、漂亮、渴望爱情。
一天,漫妮遇到穿着朴素、包里装着菜的陈女士,并没有看不起陈女士,有礼貌有耐心的招待。最后陈女士定制了过百万的珠宝,但漫妮也得知这是陈女士和老公打拼多年后被抛弃的补偿款。在帮陈女士刷卡的一瞬间漫妮有挣扎想要提示陈女士不要冲动消费,出于现实,最终没说出口。
我和妈妈看到这里,空气中有一丝尴尬。我感觉她做了不正直的事,我也要讨伐才是正义的。但转念一想,换了我,我又会怎么做?我也不确定。
人们往往对别人的问题无情讨伐,双重标准生活着,从不换位思考自己是否也可以做得到。
这叫做“基本归因偏差”,当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时,我们习惯于把问题归结于这个人的问题,而问题出现在自己身上时,我们往往说这是环境问题,外部原因。

钟晓芹,已婚未育,天真单纯,一直被父母保护着,在相亲中认识自己做编辑的老公,婚后生活如一潭死水,衣服分开洗,一个月一次性生活,一个养猫,一个养鱼。
在经历孩子流产和几次摩擦后,累计的情绪终于爆发,二人要离婚,其中最经典的的一段吵架戏晓芹喊道“人人都想在婚姻里找避风港,都想避风谁当港啊 ” 。
最近我学到的最棒的一句话是“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状态百分百负责”。
到生活里也一样,我们是有选择的,自己选的专业、自己选的公司、自己选的老公、自己选的爱好,如果有人说“我没选择“ 要么是笨、看不透生活的本质,要么是推卸责任的懦夫。
我们永远有选择。

说说剧中我最崇拜的一个角色,顾佳,有颜值有阅历有思想有干劲而且真的人如其名,顾家,为了儿子的成长做了全职妈妈。
她可以和老公一起创业,可以低声下气放下自尊保全儿子的升学名额和老公事业的机遇。别人在聚会上报复她把儿子关进房间,她以一敌二手撕bitch,“三十岁了第一次动手打人,因为比起体面有了更宝贵的事情和想要保护的人。”
这样一个几乎完美的角色,后来遭遇老公出轨。很多人骂许幻山,说他是渣男是王八蛋。但至少看到第18集还是看得出他对自己的情况有觉察,依然爱家。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不清楚、不要剧透。(我来剧透一下,离了,但离了据说顾佳更牛逼了)
我的第一个思考:
一个人做出王八蛋的行为,这个人未必是王八蛋,一个人的行为和一个人的人格并不完全对等。但不知错或者刻意为之伤害别人就确实是王八蛋。
也有人说顾佳太急功近利,要大房子、要儿子去最好的幼儿园、要发展生意、要向上爬。顾佳妈妈在她14岁病逝,她的确从小肩负起女主人的责任,想要给自己的家庭更好的保障。
我的第二个思考:
他们的根本问题是生活节奏不再一致,一个跑的快了、一个跑的慢了,谁都没变。价值观没有错,只分你的和我的,只看咱两的合适不合适。 即使一个人喜欢简朴、一个人喜欢奢华,也没人有错,凭本事简朴、凭本事奢华,吃你家大米了?
我的第三个思考: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保险的。即使孩子孝顺,总过一天要展翅高飞。 即使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也不敌终身成长。即使你获得一笔巨款,还要有能力理财。
有两件事投资回报率特别高,读书和健康。投资爱情、投资婚姻都不如投资自己。
读书是用最少的钱买智者和专家的经验。
保持健康是达到一切生活目标的基本。
即使生活起起落落落落落,相信这三个敢爱敢恨的姑娘都会走得越来越精彩。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