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二三事
实习已经整整四个星期了,现在的我刚刚享受完慵懒的周末,正在开始赶往公司宿舍的两个半小时路途。
说起这几个周的表现,感觉对自己是不太满意的。于我而言,新环境的适应总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周期,在刚刚开始时,总是会非常的被动,我只会默默地做一个观望者的角色,似乎要等到某一个契机,在我对于周围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局面才会渐渐打开。而这一次,这一段适应的时间,似乎太长了一些,这也造成了我在实习这段时间,有大段大段时间感觉到孤独,以及学习上和师姐交流上的不畅。
我进入的这个课题组,这段时间在处理新冠相关的数据特别的忙,因为文献的发布有很大的时效性,而我从进入课题组就开始帮忙做文献调研,常常一做就是一整天,而我在一篇文献调研的报告交给师姐后,在还没有休息,便又是另一份任务,这样循环往复。而我开始和师姐提到的我来这里想学习的实操,便因为忙而一推再推。
随着时间的转移,实习最开始的新鲜感过后,我那种学而不得的焦虑感越来越严重。中间,曾用过“调研文献也是在培养学习能力”来给自己解释,但是后面师姐索性连我交的报告也不给反馈了,加上那段时间在这里聊天的两个师兄都被调走了,我便陷入了一种工作上迷茫,休息时孤独的状态。现在反思起来,这段时间仿佛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而破局的方法,是和师姐好好的交流一次,提出自己的诉求,但我,没有做到。
事情是在上周四周五开始出现转机的,在我在这个状态游走好几天后,周四晚上我和我们寝室的老大哥认真聊了我的现状,他当时没有就我的问题给一个分析,他说了说他之前带研究生时的经历,他提到让我很印象深刻的两点,一是他不会给那种天天傻坐着不懂和周围人交流的研究生太多的活,因为不了解你(我当时脸一下就红了,这不就是我吗),二是教知识时不怎么积极的,就不太想带了(这个还好,暗自舒了一口气),和他聊了之后,我才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在周五,我帮另一个师姐送样品,在路上,一起聊天,聊了才知道这个课题组其实现在很不稳定,有一些利益斗争在里面,当时整个人都傻了,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为什么一个师姐看我调研文献太无聊给我一些数据让自己试着分析时这么小心翼翼,为什么还挺聊得来的一个师兄说过他还挺喜欢这里的但是被调走了。
在周末消化了这些信息之后,我似乎对自己的处境更加清楚了,我反而觉得我更应该主动和师姐说明我的诉求,且不说现在的环境怎么样,诉求能不能被满足,学到自己想要学习的东西才是我来这里的初衷。至少的至少,也是一次锻炼。此外,在新的环境中还是要主动去融入,不然在别人心里想的说不定就是:又新来了一个憨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