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谷日记4
Day 22
雨应该是这个月云南的标配吧,红河在下,高黎贡下得更厉害,昆明好像都淹了。清晨凉意袭来,我再一次换上长裤,心疼这三天入住的客人,还好趁着今天上午没有雨去美东走了走,下午果然雨按时来,一直持续到晚饭,笼罩在山间的云渐渐散去。
今天在看《风味原产地》云南篇,看到了在腾冲吃到的撒撇,还有在昆明天天吃的饵块,云南的食材实在丰富,而蘸水的搭配也叹为观止,保持原鲜的肉、汤菜、烧烤都要陪着干、湿蘸水,就连那天在小周家吃饺子,她都鼓捣出一碟蘸水来,还对只就着醋吃饺子的我表示惊讶甚至一份鄙夷。
来福汪汪地叫着,保安大哥说它是想玩,它不像小丽和小娜那么自由,可以在池塘里游啊游,可以结伴去草地上散步,还有小朋友投喂。虽然这里比高黎贡营地活动范围大很多,但我每天也只是从房间到书吧泳池,很少会在各个房间帐篷之间溜达。
山间的雾飘起来聚拢在更高的位置,依然把太阳遮挡得严严实实,篝火旁吧台的音乐响着,让清静的营地不至于那么静悄悄。鸟叫着渐渐弱下去,蝉叫声开始热烈起来,石头寨即将结束又一天的日子。
Day 23
上午覃师傅开着UTV带我兜风,我拿电瓶车练手,人生第一次坐在驾驶座,老紧张了,对踩油门很是揪心,还是老年代步车比较适合我吧。今天我入住帐篷房间,选了风景和空间都最佳的一间,天气太给力了,久违的艳阳高照。
中午在餐厅吃饭,花椒乌鸡和干巴炸薄荷好吃得惊为天人,鸡肉是温的,浸在花椒和酱油里味道稍微有点重,符合我们北方口味,我这个吃鸡狂魔直接干掉了一整盘。之前只吃了烤的干巴,这次跟炸薄荷在一起酥脆又有嚼劲,不那么干,简直可以当零食吃一天。
红河营地的帐篷房间都有小院,房间旁边是个大大的泡池,大光说最好是晚上泡着看星星,我想一个人还是不搞这么浪漫了。房间的躺椅十分舒服,然后横躺在床上鼓丘了好久也没睡着,磨蹭到四点多去书吧吃水果,然后回屋泡澡。
这时太阳依然很晒,但光影很美,就在空旷院子的自然环境里泡澡这还是第一次,在强光和热水的双重作用下,我疼了两天的肩膀缓解了。晚饭有酱牛肉、鲜笋、树花和鸡汤,特意说了少量即可,结果几乎都吃光了。
日落也是久违了,伴着日落继续泡澡,蚊子也多了起来,我的身上已经伤痕累累,还是不要再添更多印记了。眼看着天色渐暗,回到帐篷里,不用封闭特别严实,还可以透过纱窗层看到外面微弱的灯光,世界安静了下来。
Day 24
睁眼一看表7点半,竟然比平时多睡了一小时,吃完早饭后搬离帐篷,重新回到宿舍。说实话我还挺喜欢宿舍的,硬板床睡着舒服,窗外能看到山和云、风景不输帐篷,晚上睡觉过堂风吹着凉快,离厨房近吃饭也方便。
我对住一向没有过多要求,并不追求豪华酒店,上万元的酒店也住过,几十块的青旅床位一样住。印象比较深的是有次出差去伦敦,前一晚还在酒店套房里尽情吃喝,第二天自己延期玩就搬到了三百块的比日本酒店房间空间还局促的家庭旅馆。
还有去新加坡的时候,住了好几天号称全球最贵带网红泳池能俯瞰全城的滨海湾金沙,但也推着箱子走几公里去很远的一个青旅住,只为了延一天去见朋友,记得那天还特别热,几乎快虚脱了还走错了路。
当然我对自己也奢侈过,去年五一本来计划阿姆和布鲁塞尔各玩两天,因为太喜欢阿姆多呆了一天,导致布鲁塞尔只住一晚,正好看到皇冠假日打折才五百多,没多犹豫就订了,那家位置也不错就在步行街附近,逛着特别方便。
还有去芬兰的时候,出差住的酒店隔壁就是Indigo,于是再返回赫尔辛基最后一晚就订了,也是五百多,有洲际会员还能提前入住。当然更多时候在欧洲我还是订家庭旅馆,两三百搞定也不费事。
每次去日本玩我都会住一晚胶囊旅馆作为城市间过渡或是赶飞机,实在太方便了,设施齐全有大浴场早餐也有,价格其实并不便宜得两三百。日本太适合一个人旅行,因此我一而再再而三不厌其烦的去,不管吃和住都能满足我最基本的需要。
现在网上千篇一律都是豪华酒店测评,可能是所有人都追求更好的体验和享受吧,但性价比高的也需要精挑细选呀。我这趟旅行除了松赞滇藏线斥了巨资,其他都是挑百元左右的单间或是更便宜的青旅床位,运气好住到了好几家不错的呢。
Day 25
白天热得几乎无法出房间,外面真的是炙烤,绕着营地走了一圈就出汗了,但是房间里也闷,无风的时候阳光从窗户晒进来,电脑上的画面反光看不清楚,老虎油被晒得快成了液体,水壶里的水也变得暖乎乎。
这两天午睡均告失败,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却没能入睡,本来昨晚跟蚊子斗争很久导致睡眠不足,还说中午多睡会补补觉,事与愿违。称了一下体重降到了72.5,几乎是健身减脂那阵的极限了,如果哪天瘦到70以内,就真的重返校园时光了。
傍晚在前厅沙发上开四季平安小组的视频会,连线北京上海大都市,从前置摄像头突然发现自己晒得黑漆漆的,像黑炭一样。热火朝天地畅想着旅行计划,却发现戴大爷变成了热爱工作的社畜,不敢相信。
多日没有看日落,躺在泳池边的躺椅上,一边跟我妈聊天一边剪视频,太阳就偷偷地下山了,粉嫩嫩的晚霞刚铺开,月牙形的月亮也出来了。营地的夜灯亮起,我踩着石板路回房间,风渐起,鸟无吟。
Day 26
昨晚发完日记就开始了烧烤,烤豆腐、牛肉、五花肉和洋芋,一直吃到夜里。大概是许久没吃肉了,抑或是很久没吃夜宵了,后来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熬到三点多才入睡,今天早上整个人浑浑噩噩。
结果柳总招呼我跟着覃师傅的车去红河县,盘山路急转弯加上睡眠不足,头始终晕晕的险些晕车。县城太阳没那么足,但特别闷,感受不到任何风,甚至没有空气的流动,到红河州博物馆看了一下迤萨古镇的马帮走商历史,这里曾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商贸重镇。
午饭是在街边的小店,烤豆腐味道跟以往的又不一样,外表酥硬内里紧实,木瓜凉水甚是解暑,一大碗番茄鸡蛋洋芋盖饭几乎让我流泪,好久没吃到这么充满北方口味的主食了,如果再有一碗面我大约就要乐得上天。
返程路上我已经陷入迷糊状态,几度磕在副驾驶旁边的窗户上。营地的阳光照得刺眼,根本无法睁开眼睛,肌肤的颜色又黑了一度。直到太阳行将落山,躲在树荫下,风终于来了,这才是一天中最舒服的时刻。
Day 27
周日上午去逛集市已经成了惯例,虽然没什么可买的东西,只是随便走走看看。哈尼族妇女的服装各种花色混合在一起,加上新与旧的不同,还有各异样式和颜色的头饰,满眼就是五颜六色又不刺眼。
也是头回坐在市场里在嘈杂的环境中吃烤豆腐,选的这家人很多,围炉已经坐满,但是豆腐烤得一般,蘸料的酱油味道重了些,加上旁边大叔已经喝多了一直在讲话,估计在多坐会儿就得陪他一起喝了。
步行返回营地,还是走小路,即使戴上了护膝下午膝盖还是隐隐作痛。每逢周日天气就不会太晒,今天几乎一直是多云,走一走路也是舒服的。吃完烤豆腐后肚子完全不饿,午饭没有吃,下午陆续有客人抵达,营地开始热闹起来。
我跟着覃师傅的车去县城,买配件、买牛奶鸡蛋大米、加油、运布草,一件一件事情完成。肚子竟也完全没有饿的意思,直到七点半才回到营地,天色迅速变暗,很多小朋友在奔跑,来到充满自然气息的乡村,是要尽情地奔跑。
Day 28
昨晚暴雨急至,豆大的雨滴拍打着房顶和窗户,本已经躺在床上准备入睡,又起来关窗把窗台边桌上的电脑和物品收起来。然后就耗到了一点多,把英超大结局看了,雨声稍弱了才入睡。
今天一整天在工作,作为一个没工作的人,说起工作都没什么底气,毕竟现在是工作也没有收入的状态。写稿、写策划,回忆起滇藏旅行,重新唤起了再上路的冲动,是时候出发去往新的目的地了。
一周以来终于睡了午觉,天气也从上午的阴天变成了艳阳高照。最近食欲不佳,今晚的菜还不错,难得吃了一大碗饭,体重已经临近72,距离70以内的目标是一段看着轻松实则遥远的艰辛过程。
今天客人很多,晚上帮着烧烤,大人小孩几乎都等在炉架旁抢吃的,五花肉、烤豆腐、烤糍粑都等不到上桌就没了。忙活完回到宿舍区,何师、覃师傅和厨师大雄也在烤豆腐喝酒,就着烤豆腐喝了两瓶啤酒,聊着天就到了午夜,抬头一看,星星挂满天。
Day 29
把纪录片《奶奶最懂得》看了,选的地方、美食和奶奶都很棒,但类型应该不能算纪录片而是剧情片,情节设计感太强了,家人都碰巧回家团圆,还都要唱起歌来,大米和奶奶都在念台词,唯一可看就是那些食物,权当做下饭节目。
下午准备出房间去营地遛弯,结果刚走没几步就在石板路上一脚没踩稳崴了,整个人突然一下跪在地上,右脚踝嗡的一下疼了起来。勉强走回房间,等冰块送来冷敷,疼痛感一阵一阵特别强。
几乎从来没有崴过脚,顶多是轻轻别一下,上周还发生过一次,不过没什么大碍。万幸的是这次脚没有肿起来,柳总说晚上睡觉时要把右腿抬高放,明天要把右脚绑紧一些才行。希望明天就可以痊愈。
因此没有去看日落,只是坐在窗前,感觉着阳光一点一点从书桌上划走。安静得仿佛营地是空的,但其实今晚满房。把《第一头牛》《默片解说员》看了,刷到赵婷新片入围威尼斯主竞赛,她的处女作《骑士》我还是在Moma看的,想念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