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两日
这个小城比我记忆中的更加迷人。

这两日与朋友相约一起去了苏州,朋友是抱着换个城市散散心的心态,而我也是与朋友好久没见,加之在疫情下不愿去太远的城市,就近选择了苏州这个城市。
对于苏州是有过几次回忆的,与不同的人去过不同的地方。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慢书房、平江路,回忆起来都能想起不同的身影。有美好的、也有糟糕的回忆。但对整体的印象是文艺的、文化气息深厚的一个城市。对老建筑的保护与新发展也不是粗暴式的,是循序渐进的保留着以前那些东西,再去慢慢发展它,这在我一个经历过被拆迁的人来说是很难得的。

平江路这个历史街区好像和我三年前最后一次来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进店发现商品都是时下热门的一些东西,陈列和摆设也显得与时俱进了很多。大家的生活显得更为小资情调了。在江南小镇小桥流水石桥下的这些一点也不会显得违和。平江路街区向外走依旧能看到三伏天为生计奔走的人力车,为招揽生意吆喝的卖票人,他们在这里与这个小镇一起日复一日的经历着日月的变迁。





现在流行起很多独立的咖啡品牌,都是一些年轻人在操持着一家家小小的店面,像“草介”是融入了当地的特产“鸡头米”,结合了咖啡和蜂蜜调制的饮品,在我喝来是有些微焦的苦,最后搅拌了蜂蜜调和的味道会略有改善,个人感觉加薄荷是否会有更独特的味道。右见是一家生活空间展示的品牌店,咖啡在这家店的存在就像是被轻笔瞥过的一样,咖啡的味道第一大口感觉可以,但后几口都是很苦的。da(输入法找不到的字)市是一家与咖啡文化结合的店,有很多介绍咖啡知识和文化的杂志陈列。如果是以前的我可能会更热情的感受这些吧,但最近总觉得对咖啡的热情减退了,也就不是那么的狂热了。也结果是完全没有认真的投入进去过。


日本文化这两年在国内风起,好像成为了大家追逐的潮流,其实放在哪个国家都是这样,不断的互相影响着,就好像去年在日本突然兴起的“珍珠奶茶”风一样。文化的融合是一件好事,但慢慢的感觉还是过于的千篇一律。这些店面中个性最鲜明的还是“草介”吧。
逛过诚品后觉得和记忆中完全不同了,整个楼都变成了一个生活馆,汇聚了很多表示着生活态度的家居、生活用具之类的,让我过于目不暇接的感觉。好像一下子都变得和东京一样了,和日本一样了的感觉。诚品选书热门的区域放着“物理”“天文”“饮食”“旅游”,形式上和TSUTAYA挺相似的,只是太过于吵闹,而且购书对于很多人来说,也包括我,只是为了获取书名后转战网络。希望相关部门能出台政策对出版环境进行改善,能给书店一些喘息和生存的机会吧。

想来最近的自己也是浮躁的,静不下来的,尤其是天气一点点闷热起来后更是静不下心来做一些事情。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情慢慢的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