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北京租房记
这篇文章基于我租房的切身经历而整理,希望对首次租房的毕业生有点用。
缘起:
作为留校学生之一,申请出校很困难。无论是找校外人帮忙看房,还是申请出校亲自看房,我都需在网上筛选好,提前选出一两个最有意向的。于是呢,我在网上搜索了很多鱼龙混杂的信息。我着急轻信过,也在和中介或房东的聊天中慢慢觉察到自己的弱点,也逐渐变得更理性和实际。回顾过去十来天辛苦、焦灼、期待、失望、希望交织的找房经历,梳理了一些租房攻略。
一. 网上找房前的准备
1. 事先明确自己的租房需求
我觉得,住宿需求包含以下几大方面:
(1)价格区间 (尤其是能承担的最高价位)
(2)找谁租(房东?转租的人?大中介?小中介?)
(3)和谁一起租(自己?情侣?同学朋友?陌生人?家人)
(4)房子布局(大开间?一居室?两居室?……几个厕所?有无客厅?)
(5)地点(是否临街? 靠近那几个地铁站?步行到地铁站多久?骑行多久?)
(6)楼层(高层?低层?能接受一层么?能接受顶层房么?有无电梯?能接受平房么?相对而言,顶层房夏天容易热一些。当然,也有房子隔热效果很好。实地看房时, 认真感受会儿不开空调的室温。房子在一层呢,容易吵一些。还有朋友和我说,树木葱郁的小区里,一层房子容易蚊虫多、更潮湿一些。但是呢,这也不到一定。有的一层房子纱窗、防潮都做得很好,蚊虫不容易进来。有的一层还有个小院儿,可以种绿植。这也是蛮有意思的体验,没有菜农那么大的生存压力,还能吃上自己种的菜。)
(7)朝向(东南西北?)
(8)取暖(集体供暖?挂壁炉自采暖?自采暖有何优势,有何危险?)
(9)其它 (比如,有同学毕业后想养宠物;找朋友合租的话,要考虑双方作息时间、兴趣。)
我觉得,这些需求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不可妥协的需求、可调整的需求。这样的话,面对众多房源,我们有了筛选的基本原则,既不至于固执自己的预设,也不被各种信息牵着鼻子走。
比如说,对我而言,不可妥协的需求是,必须靠近地铁(步行到地铁口10分钟以内,或者大概1公里以内)、和家人一起租。
比如说,取暖是我可以妥协的需求。我倾向于集体供暖。虽然壁挂炉比较安全,但我没用过,还是有些担心上班在外时、壁挂炉会遇到突发情况。如果遇到特别喜欢的房子,我也能接受壁挂炉取暖。
2. 梳理租房渠道
(1)微信朋友圈(尤其是朋友熟人的房源信息,看机缘)
(2)微信群(比如,通过各大学BBS找到微信群,求拉群)
(3)大学BBS(如,水木社区BBS。我认为,这个BBS的北京租房信息比较多,尤其适合找房东直租的人;BBS租房帖相对靠谱些,房东直租的信息更多些。)
(4)豆瓣小组 (比如,”北京租房豆瓣“、”北京无中介租房“、“北京租房专家”、“北京租房(密探)”等等。我当时把能加的豆瓣小组都加了,大概有五六个小组。这些小组里往往信息有重合。)
(5)咸鱼 (租房市场)
(6)各中介app (自如, 链家, 我爱我家)
(7)58同城(我觉得信息太杂,我浏览了几次,感觉不如在各中介的app 上找。还有就是,有的代理在我爱我爱家 工作,他把租房信息挂到58同城上,而在我爱我家上却找不到同样的租房信息;这很可能是因为,这个代理是打着大中介名义、私下里拉活儿。不管这个代理是否靠谱,都要谨慎。)
(8)朋友转发(告诉朋友你在找房子,他们无意中听到一些租房信息时,也许会顺便告诉你。这个看缘分吧,不必特意。比如说,有朋友转发给我信息后,我发现有的价格贵了些,有的已被租出去了。)
二. 网上找房 (按小区检索)
我一开始心里很没底,有些焦虑,起床后,会花三四个小时连续查租房信息。到下午和晚上,也时不时拿手机去查。我不喜欢这种感觉,但这样下来,我接触到各种租房渠道,对租房市场有了初步了解(比如,肖家河附近的房东直租一居室一般6000左右,自如上的肖家河一居室接近7000,要是有个肖家河一居室是4500,虽然不排除物美价廉的可能,但还是要谨慎些,也许是某人着急转租,也许是遇到了黑中介。)
过了大概一星期,我汇总了几个租房渠道,列了清单,每天晚上睡前检索一遍,主要是查近两三天的租房信息。这样的话,更从容一些。然后选择最有意向的房子,和中介或房东聊聊。
1. 比较快的检索办法是:按小区检索(附带其它条件,比如,一居室,有电梯,等等)。
明确了希望靠近的几个地铁站后,在地图上找到附近的几个小区名字。然后,在各租房网页上按小区检索。这比按地铁站查询更有效。因为呢,中介和有些房东为了吸引租客,会加上靠近地铁站,多远算靠近呢?各人有各人的标准。
2. 区分房东直租和中介的几个小技巧:
(1)名称:
中介给的名称往往特别长,比如,中关村 海淀黄庄 魏公村 人民大学 一居室出租。貌似这个房子去哪儿都方便,其实,点开看后,可能去哪儿都不方便。
房东给的名称往往比较短,比如,肖家河一区一居室出租。
(2)电话:
中介往往是给数字号码,随时联系。
房东往往是给汉字写的号码。不喜打扰,只希望诚意要租的人联系。
(3)个人主页:
咸鱼和豆瓣上发帖的人,都有个人主页,可以点开看看,如果发现里面好几个租房信息,大概确定是中介。如果发现里面信息很杂,大概确定是房东。
3. 注意租房发帖时间
一般来说,性价比特别好的房子,房东或中介发帖一两天内可能就被租出去了。性价比不错的房子,发帖一两周内也能租出去。对于发帖时间超过一个月的房子,如果自己看网上介绍十分满意的话,实地看房时,要更理性谨慎些,再做决定。当然,也有这种极少数的情况:与自己有缘的房子,提前好久发帖,一直租不出去(比如,有入住时间限制,有出租时间规定,有的是因房东的安排,只能租十来个月),恰好自己很心仪。
需说明的是,不管是和房东直租,还是找中介,都要理性的独立判断,都要在看房前问清自己关注的细节。如果对方的回答略过了某个问题,要追问清楚。(比如,有一次,我和一个小中介代理聊天,我问她水电取暖怎么收费?她就略过了取暖费。后来,我追问她,才知道是自采暖,要自己烧燃气取暖。)
三. 实地看房
(1)出地铁时留意下时间,了解从地铁到房子的步行时间。
(2)留意下小区环境中自己很在意的方面(比如,绿化环境,有没有小水池之类的)
(3)房间空气的流通、空气味道(是不是新装修)
(4)家具的味道、使用情况 (比如,有没有餐桌?书柜?)
(5)不熟悉的家具,问清用途,怎么用。
(6)房间的隔音效果(尤其是临街的房子,关上窗听听屋子里声音大小。开窗感受下,能不能接受街道的音量)
(7)房间布局(有的房子很小,大概40平方,但布局好,给人感觉比较开阔舒服;有的房子大些,但布局不好,把房子切割成好几块儿,显得小一些。)
(8)卧室除了床之外的其它家具(比如,有的人需要书桌和书架。如果没有书架,卧室里能有空间摆一个书架么?)
(9)房东的气场(我觉得人和人交往时,各自有气场,互相比较合得来,交流起来会比较舒服,也会感到信任。当然,有人擅长表演,表里不一,但是呢,多问问家具细节,还是能大概判断对方的诚意)
如果条件允许(比如,时间来得及),可以集中一两天多看几家,比较权衡下,再做决定。
四. 签约
这个部分我家人负责的,我这次没有经验。
以我几年前毕业时的租房经历看,我认为,不管是和熟人签约、还是和刚接触的房东签约、还是和中介签,都要问对方要房产证、身份证看看,核对好家具情况,入住前给房间的家具拍个照保存好。这样的话,如果是自己用坏了家具,自己协调维修(在保修期的话,可以联系房东问问保修服务);如果不是自己的责任,也有辩护的依据(虽然难免遇到无法证明的意外情况,这个是不可控的因素,只能事发时互相协商)。
(注:之前在美国租房时,是租的好朋友家的房子,我们只是微信协商好,没有签约。这是因为,我们共事过,互相非常信任。这一情况除外,从保障双方的角度看,纸版协约很有必要。)
祝福小伙伴们找到心仪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