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孩子的绘画记录和思考
最近在教孩子的绘画过程中又有很多感受。半年前写了一篇文章:三岁半孩子的绘画记录和思考,得到了很多豆友的关注和评论,但是大部分的评论都是说我对孩子绘画的干涉太多了。
半年前,在孩子绘画的事情上我的想法主要有两点,一是锻炼她做一件事情的耐心程度,3岁的孩子能够静下心来在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的过程中去完成一幅画,这本身就已经很有意义了。二是在静下来画的前提下,家长可以给予帮助,口头上的引导,适当的润色帮画,尽量达到好的效果。
但是,问题就出在了“适当的润色帮画”上,有些人觉得可以帮,有些人觉得孩子的画就是纯粹的,不管画的好坏,都是孩子自己的表达,家长不应该干涉。
之前我的想法一直是可以帮,大概那会她真的比较小,对笔的控制力也差,那我除了口头上去激发引导她的想象力,在她能力范围内让她去尽情表达,其他的我适当帮她润色达到画面完整美观的效果。
最后的结果是产出了一些观感还不错的作品,但其中也有一些画,显然我没控制好自己的力度,我的表达完全盖过了她原本的创作。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家长的虚荣心,说到底,我也是个俗气的经常焦虑的妈妈,看着朋友圈里家长晒的自己娃的画,真的很厉害,虽然能看出来也是有“加工”的痕迹,而我的娃,在她妈好歹能画画的前提下怎么还是个手残党,我也不像以前那么佛系总想着顺其自然一点,就我们也开始学画吧,我们也可以。
其实这样的焦虑场景太多了,再多说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开始画画,小姑娘对这件事还是感兴趣的,这是最大的前提。
再说回帮画这个事,近期我的想法有了很大变化,起因是我的朋友圈一个家长晒出了自己儿子在培训机构的第一幅画,这个孩子和我女儿同龄,感觉家长是很满意的,可我一看,有点吃惊,以我这么多年画画的经验,这幅画太成熟了,笔直有力道的笔触根本不可能出自小孩子之后,这简直是美术培训机构老师帮画的典型。
一瞬间,我想到了我自己,我作为家长,看到别的小朋友的画,很冷静客观的分析:这不是孩子画的,并对这种帮画的行为反感。那么,我自己孩子画的画呢,里面也有我的各种痕迹,虽然不如这个孩子在培训机构老师帮画的那么夸张,但某种程度上我也充当了培训机构老师的那个角色。
于是我真的开始尝试控制自己的干涉欲望,做好陪伴和语言引导,不敢完全说一笔不添,但是我的痕迹已经很少了。
大概是年龄到了,相比三岁多点那会,孩子的发育又上了一个台阶,她自己的表达能力已经比之前强太多了。
比如下面这三张画,我真的很喜欢。
彩虹花朵一:这张画是用水彩画的,花朵部分是她自己用水彩笔直接画的,歪歪扭扭,但是很神奇,效果出奇的好。枝干是用A4纸搓成长条,上面刷水彩,拓印上去的,叶子是我剪好的形状,同样涂上水彩,再让她决定拓印的位置,我们一起完成。这个算是手工绘画,这个程度的帮忙,我觉得是可以的。最终达到的画面效果我觉得也很美。
这幅画的绘画过程在这里,亲子互动手工水彩画-彩虹花朵

画了第一幅后,她兴趣来了,还要再画,这次全部让她自己发挥,于是有了下面这幅彩虹花朵二,不过,右下角的那两个叶子是我帮忙拓印的,左侧的是她自己拓印的,其实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大人 和孩子思维真的不一样,小孩子才不会考虑叶子的走向和位置呢,一切都那么随性,而我拓印的,显然就是写实风。

一口气又画了第三幅,这幅画很有意思,天上有一片乌云,下着雨,画面下方那两个圆形色块,是地上的小泥坑池塘。有意思的点在于,乌云和雨还有小池塘的颜色真的是歪打正着,她自己选的,就是那么随意,又那么合适有趣。

上面三幅画大概是发挥超常,下面的,就有点失控了,大概这才是她的真实水平吧。下面所有画的名称都是她自己起的,恐龙的形态太难了,她又坚持要画恐龙,要我帮她画,所以恐龙的形状都是我画的。



从上面三幅画,有没有看出来一个问题,也可以说“特色”,就是现在她画的画,都是绿草地、蓝天空,蓝天空只画最上面,我说天空很奇怪,她给我的解释是,天空画的太低了,会把小动物们压弯的,这个理由,好有道理的样子,哈哈。我想起来,我们好像看过一个绘本,关于天空很低,大家都弯腰走路,最后小朋友们把天空撑起来了。所以这是她的“灵感“吧
失控过后又是一个爆发,下面这幅画几乎是我近期最喜欢的画了,纯粹语言引导,完全没帮画一笔。我带她去一大片向日葵花海玩去了,第二天说要画画,那就画我们昨天看到的向日葵吧,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幅画。画面中有两个太阳,她给出的解释是一个太阳不够暖和,向日葵喜欢晒太阳,哈哈。


上面那副很美丽,下面就是反面例子,这幅画用的水彩,水彩对于小孩子来说太不友好了,所以也没认真画,除了花朵她自己画的,星星月亮,还有大面积的颜色都是我补完的。

这个是某天下班回家发现的,完全自己发挥,继续她蓝天在上草地在下的风格,而且花朵坚持只画两片叶子,后来我试图告诉她,花朵需要叶子的保护哦,可以多画几片,被她毫不留情的拒绝,这个时候她慢慢开始抗拒我给她的建议了,很多时候会坚持自己的想法。

这张画叫小孩荡秋千,是我们上周六刚画的,看了一本关于小女孩参加生日聚会挑选衣服的绘本,就说画两个小女孩吧,一个是她自己,这个画的难度比较大,人物完全超出她的能力了,于是我引导了很久,也帮忙画了形状。树是她自己找了三角形的积木拓着画的,天空和草地还是一如既往她的风格,我试图说服她天空可以画满,被拒。



上周天画的,近期画的最后一张了,自己独立完成,我想给她指导,被各种嫌弃,说哎呀你出去看电视去吧,小孩子画画要安静,哎呀你别说了,你再说我就画不成了。。。。。。最后有没有发现她画的圆很圆?现在会取巧,找圆形的积木自己拓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这也是好事吧,也可以让我这个想要干涉一番的老母亲收敛一点。
最后说一说我的想法,很多儿童画课程前面总是会加上“创意”两个字,我觉得一说创意,其实又陷入了成人的思维,什么叫做创意,儿童的思维天马行空,本身就是一种创意,是不需要去强调的,这是他们这个年纪的特质,跟孩子去讲创意,他们也不会听的懂,而我们成人说的创意,是从成人角度对绘画的低龄化包装和解读,所以看着那些样板画,很酷炫,但总缺了点什么。
大概我现在面对的只有自己一个娃,还能付出极大的耐心,去引导,去思考。如果把自己放在培训机构老师那个位置,会变成啥样呢,我也不知道。
我的公众号:画画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