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点妈妈育儿频道:善良作为一种美德,妈妈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各位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好,我是沈一点妈妈,大家记得帮我点赞喔 !
今天是周一,又开启新的一周。
暑假已过一半,还有一半的假期爸爸妈妈的好好陪陪孩子了。我们前面讲了很多关于孩子的各种品质,你家的孩子表现如何呢?作为家长,你又是如何做的呢?
善良作为一种美德,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因此,妈妈若想使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品德高尚的人,必须重视从小培养他们“善良”的品性。
方法一:教孩子爱护动植物
刚上一年级的东东和小朋友们在院子里踢球,有人起哄说:“谁能瞄准踢中王爷爷家屋檐下的燕子窝?”正玩得兴高采烈的东东大喊了一声:“我!”随后一个飞脚……“砰”的一声,两只雏燕随着球一起滚落到地上,痛苦地拍动着羽翼未丰的翅膀。这一幕正好被东东的妈妈看到,她把东东叫到一边,严肃地对他说:“如果有一天妈妈找不到你了,妈妈会怎么样,你又会怎样?” “妈妈会很着急,我会害怕的哭。”东东认真地说。 “那两只燕子的妈妈找不到孩子会不会很着急?” “会。”孩子低下了头。 妈妈接着对他说:“你看那两只小燕子,那么小就找不到妈妈了,还被你摔在了地上,它们痛苦吗?” “嗯,那怎么办呀?”显然,儿子很着急。 “你可以把它们再送回‘家’呀!”我建议他。 “可是,我够不到……”儿子看看那高高的燕子窝。 “你可以请爸爸帮忙呀。” 在爸爸的帮助下,东东终于又把小燕子送回了“家”。

妈妈从小就要教育孩子不要攀摘花草、欺负小动物,并且要告诉孩子动植物也是有生命的,人类要和它们和谐相处。这将有利于培养孩子善良的个性。
方法二:教孩子学会同情别人
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只关心自己,只顾自己的快乐,而无视别人的痛苦,甚至会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孩子是很可怕的。因此,妈妈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佳佳小的时候她的妈妈就有意识地培养他的同情心。当看到有比他小的小朋友摔倒时,妈妈就启发孩子:“你看那个小朋友摔倒了,你摔倒的时候是不是很疼呀?小妹妹一定也很痛,我们快去把她扶起来吧”;“看,小妹妹哭的好伤心呀,快拿出你的小手绢帮她擦擦眼泪吧。”就这样,孩子的同情心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起来了。

方法三:表扬孩子善良的举动
如果孩子做的事得到了肯定和表扬,那么他还会继续这么做。因此,当孩子帮了别人一些小忙,或者替别人着想时,妈妈要及时表扬他的这一举动,鼓励他以后多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 孩子的妈妈听说孩子在学校做了好事,主动照顾一个生病的同学,便给孩子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并在饭桌上很郑重地表扬了孩子。 饭后,孩子的爸爸问孩子的妈妈:“这么点小事,有必要搞得这样隆重吗?”孩子的妈妈很严肃地说:“培养孩子的爱心可不是一件小事,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告诉孩子,大人们对他这种善良的举动很赏识,那他以后就会经常做善良的事。慢慢地,善良就会变成孩子的一种习惯。” 孩子的爸爸听后,情不自禁地向孩子的妈妈伸出了大拇指。

妈妈们,赏识孩子善良的举动吧,这样,善良就会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
孩子的善良,都是发生在点滴的事情上,可能就在我们看不到什么的对待小动物身上,对待同学同伴的同情心上,虽然都是小事,但是智慧的妈妈在这个时候就会把孩子引导到善良这个上面来,鼓励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举动被爸爸妈妈所认可。
我是沈一点妈妈,欢迎来到“沈一点妈妈的亲子圈”,让我们带着孩子一起,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记得给我点赞,记得分享给你身边同样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