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中的武汉美食
我曾在武汉读了两年多的书,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这个城市的美食。

如果一个武汉的人家请你上门做客喝藕汤,你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因为那不是一般意义理解上的汤。武汉藕汤的重点不在汤,而在它的内容上。和武汉的早点热干面一样的扎实。好客的武汉人会给你盛上一大碗排骨和藕堆起来的小山一样的“汤”,内容和汤的比例大致是三比一,你若是吃完这碗藕汤,饭量小的,这顿饭基本已经饱了。熬得酥烂的排骨,配着粉粉的藕,再喝一口散发着花椒香味的汤,浑身暖和,是最适合武汉寒冷冬日的美食。
还有武汉的炸藕圆子,吃这个要到汉口汉正街那边的小吃一条街,在那里能吃到最正宗的藕圆子。藕圆子里藕被切得很细,混合着细细的肉馅一起炸。吃的时候,趁着热劲小心的咬一小口,能拉出一点丝丝的效果,吃到嘴里细腻绵软,夹着微微藕粒的脆感,很是好吃,每次我能吃上一大碗。

武汉的烧烤,在我一个外地人看来,烤鸡爪和烤虾球无疑是最具特色的。烤鸡爪轻轻一咬,指节分离,轻松的就能将鸡爪的筋和皮脱落入口,咬起来软糯中又带点嚼劲,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烤鸡爪。
而烤虾球更显武汉人的实在,将小龙虾掐头去尾,只留中间的虾肚子,穿成一串,烤的喷香酥脆。吃的时候连着壳一起咬进嘴里,连着虾肉一起在口腔中咀嚼,无比过瘾。也有的人吃不惯外面的虾壳,则会先将虾壳用嘴剥掉,再吃里面滑嫩的虾肉,一样的好吃过瘾。
武汉的鸭脖子,一般只要有机会,我都会让武汉的同事或朋友帮我带一些武汉的精武鸭脖子。精武鸭脖子比平常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鸭脖子更为的厚实,拿到嘴边稍一撕咬,便能扯下一大片。我不太能吃辣,一般买的都是不辣的鸭脖子。这样品尝着它的肉质,更能吃出它的鲜美,没有一般鸭子的那股腥味。

最后说说热干面,我在武汉时,反而没有怎么喜欢吃它,刚接触的时候,觉得芝麻酱的香味的确吸引人,只是习惯了早上吃些汤汤水水的肠胃,一下子接受这扎扎实实的一碗热干面,肚皮的确有点撑不住。然而当我回到深圳以后,在科技园吃了路边摊上的改良版的热干面,在原本的热干面的基础上只是多加了一点酸萝卜、一点豆干、一点肉酱便好吃的不得了,成了我一天工作开始的早餐首选。
我身边有不少的湖北人和武汉人,他们普遍给我的感觉都是聪明伶俐,且适应性极强,不论在哪个领域都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虽然目前遇到一些困难,相信经过所有人的努力,武汉以及背后的中华大地又会再一次奔跑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