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旅行目的地
查看话题 >走到雷屯|露营爱好者的天堂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行走的未暮
黔东南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占总人口80%以上,因此大部分来黔东南旅游的人,除了欣赏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就是去苗寨侗寨体验少数民族生活。
而雷屯的存在,给游客们增加了一项极具吸引力的选择,这个村既不是苗寨也不是侗寨,它是明洪武年间朱氏后人率军兵从五开卫至此驻扎屯垦,形成的村落。

雷屯被亮江三面环绕,景色在黔东南境内别具一格。“亮江”源于三国演义里“七擒孟获”的故事,当时诸葛亮南征时就屯兵在河的下游,因此得名“亮江”。

悠悠沙洲,河水潺潺,杨柳依依,黄牛漫步,鸭鹅成群,一片宁静美好的世外桃源景象。

来到这儿的人们无不惊叹这块宝地的美好,仿若进入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欧洲,草原马匹,青山绿水,宛如画卷。

清乾隆年间,朱姓人建造朱氏宗祠,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寨老和族长们议事的地方。
始祖朱焕文,为婺源茶院朱氏第十九世孙,明洪武初年从军来到苗疆,因屡立战功,被封赏。现在宗祠的外墙保存完好,内部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破坏,后经朱氏家族修缮,现宗祠主要用于朱氏家族举行重大活动。

村内还有一处比较显眼的建筑——大明楼。大明楼始建于永乐七年即1407年,由于当时政局不稳,治安混乱,为了城寨安全,朱氏第二代祖公朱治昌将寨子的栅栏改为土墙,在屯内建了两处出口,以便于管控和防御敌人,一处位于荷花塘前,一处就是现在的大明楼。
大明楼最初叫“大前门”,清初重建此门时更名为“大明楼”,2008年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缮,历经600多年的沧桑。

记得第一次去雷屯时,在田间行走,偶遇摘黄瓜的农民大哥,大哥淳朴热情,送了我们很多黄瓜。
雷屯的黄瓜香甜多汁,瓜尾完全没有苦涩之味,这么美味的瓜果也只有环境这么好的地方才种得出来吧。

当地的稻米也十分好吃,香气浓郁,口感软糯。我们是在河边一家农家乐吃的饭,平常每餐只吃半碗饭的我,那天都忍不住吃了两碗。

当地居民无论是洗衣服还是洗菜都到河边去,村里的娃儿也喜欢在河边踩水,年轻人会跑到离沙洲远一点的山脚下游泳。

三座沙洲由跳岩相连,车不能开到沙洲上去,在村里停车场停好车后拿上帐篷、食物等,走过“百步跳岩”便来到沙洲上了。

露营、野餐、放风筝、玩水、跟牛儿合影,雷屯的沙洲可以玩上一天。甚至在这里办一场户外婚礼,也是极美的。

世界美景星罗棋布,露营地的选择也是数不胜数,但像雷屯这样得天独厚的露营地却不多,尤其是在黔东南这样峰峦起伏、江河纵横的苗岭山区,就显得更为独特。

因此如果你来到黔东南,想体验一下露营,雷屯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