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为孩子留下一部作品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他们可以将生活中的小事变成一首首小诗。



写诗是孩子们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他们也将自己的童年留在了诗里。成年人羡慕这样童真的叙述,而这样的表达是需要精心呵护的。
这是来自诗人北岛给年轻朋友们的一封信 ✉️

✏️ 年轻的朋友们:
我和你们走在一起,未曾相识,如果遇上诗歌,恰似缘分。在人生的路上,你们正值青春年少,诗歌相当于路标,辨认方向,感悟人生,命名万物,这就是命运中的幸运。回头望去,我跟你们一样年轻过,当年遇上诗歌,就像遇上心中的情人,而爱情,几乎就是诗歌原初的动力。
每个出生长大的孩子,处在不同的阶段,特别是青少年时期——更敏感更多变,突如其来,跨越不同的边界,开拓想像力与创造性。我相信,当青春遇上诗歌,往往会在某个转瞬之间,撞击火花,点石成金,热血沸腾,内心照亮,在迷惘或昏睡中突然醒来。
雪花和花瓣,早春和微风,细沙和风暴,每个孩子的感受都是独特的,就像指纹那样不可重复——这一切都是诗意,但还不是诗歌。换句话说,诗歌即形式,是由文字和音乐性等多种因素构成的。
十岁那年,我写了第一首“诗”——从报纸杂志上东抄西凑,尽管是陈词滥调,但对我来说,由文字的排列和节奏,头一次体会到触电般的奇妙感觉。
在暑假,父亲令我背诵古诗词,多不解其意,幸好有音韵节奏引路。比如,杜甫的〈客至〉开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豁然开朗,心情愉悦。从小背诵古诗词,岁月沓来,尚有佳句脱口而出——诗歌浸透在血液中。对儿童青少年来说,音乐性是打开诗歌之门的钥匙。
三年前,我的儿子兜兜刚上小学一年级,被选入普通话朗诵组,准备参加香港学校朗诵节比赛。那天下午,他带回一首诗〈假如我是粉笔〉。
这首诗让我大吃一惊——这类普通话训练教材不仅滥竽充数,反过来伤害孩子们的想像空间。我试着朗诵了〈假如我是粉笔〉,把鼻子气歪了。好在兜兜不委屈自己,一早就跟老师说:老师,我不想当粉笔。
从此日起下决心,我花了两三年的功夫,最终编选了《给孩子的诗》,作为送给兜兜和孩子们的礼物。让孩子天生的直觉和悟性,开启诗歌之门,越年轻越好。
这本书挑选了中外诗歌共136首。关于编选的标准,简单而言:一是音乐性,二是可感性,三是经典性。感谢张祈,作为助手,他为我搜集了大量初选篇目,并协助诗歌翻译。感谢本书编辑,没有他们逐诗核校文本,撰写诗人简介,多方联络版权,这本书的出版是不可能的。
对于命运中的幸运而言,诗歌正如点燃火炬——某种意义上,诗歌之光照亮突然醒来的人。 🎁《给孩子的诗》是诗人北岛送给孩子的一份诗歌启蒙礼物。

在书中,北岛甄别、挑选136首不同风格的现代诗,这些都是诗人心目中的最适于孩子诵读、领悟的短诗公布于世,“为孩子留下一部作品”,也是北岛一直以来的愿望。
“诗歌,特别是现代诗非常复杂,相当于一扇扇门,关上或打开,需要一把把钥匙。”
也正因为诗歌的独特性,北岛从《给孩子的诗》中精心挑选了51首诗歌,策划了《醒来》课程,邀请了西川、田原、蓝蓝等16位诗人学者,朗诵这些中外经典现代诗,并从文化历史背景处着手,讲述诗人传奇故事,细析诗句幽微妙处。
通过这些“诗歌课”的学习,你将发现诗歌的美与力量,了解经典何以成为经典。以前你可能“读过”很多经典诗歌,今天你将真正“读懂”它们。
喧嚣的年代,诗歌潜伏于洪流之下,却永远是每个人内心隐秘的渴求。无论世界如何动荡,总有年轻的心灵,向往亲近诗歌,领略其中奥义,抵达精神彼岸。
102期课程
17位诗人
为孩子详细解析现代诗歌之美
课程主讲人:北岛、西川、刘文飞、胡续冬、唐晓渡、夏可君、姚风、敬文东、树才、欧阳江河、汪剑钊、田原、蓝蓝、薛庆国、陈力川、高兴、张清华。

http://pc-shop.xiaoe-tech.com/appKPi3fnx91493/
点击了解课程👆
👇ios用户请扫描二维码

Lens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一个不听话的女孩,改变了世界对童年的想象 (25人喜欢)
- 为了穿好看校服,学生们努力考上名校 (19人喜欢)
- 贝拉·塔尔:故事早就讲完了 (17人喜欢)
- 一座公园,和它的椅子 (27人喜欢)
- 他生命的最后几分钟是在火海中救猫…… (6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