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徒步札记
出发前一天还在和几年不见的初中同学谈天扯地,突然得知航班被取消,便匆匆换了机票,第一次坐山航航班,以一种相当令人窒息的姿态降落在了银川。本来打算一个人背包出行,机缘巧合拥有了同伴,算半个亲戚的若希的她朋友消防员小孙,三个人落地后直接跑去西北郊区影视城附近落脚。
出发徒步前的两天时间逛了当地夜市、景区、酒庄,爬了贺兰山,吃吃喝喝也蛮愉快。(在我不坐索道的强烈要求下,本来打算预热一下,没想到下山路程太久,莫名其妙提前消耗了不少体力。)
因为是直接报名的徒步赛,一切由组织者操心,虽然槽点甚多,倒也算省事。出发前一天队友们一起吃饭唱歌,我人来疯,算是熟络了一圈,和几位姑娘原地成团,也一眼就注意到了纹着Rick的当时还不叫大师的大师。
次日大早出发,大巴行程几小时,从城市到戈壁到沙漠,日头渐浓烈,橙红的队旗和明黄的队服扎在沙地里,让人颇兴奋,恨不得拎起水瓶就开始暴走。我们队抽签倒数,几个队一同出发,开始时摩肩接踵,大家都捂得严实,我在小孙后面站第二位,生怕跟丢,也顾不上仔细看景选路。
来之前错以为沙漠徒步不过是难走一些的平路,没想到全程在山丘翻上翻下,没走多远就开始感到疲惫。因为出发时间晚,整个中午都在不停走路,很快就热得喘不过气来,只有刮风时才稍好过一点。若希也出现了中暑的症状,大家手忙脚乱地帮她降温,坚持着走到路餐点。休息了蛮长一段时间才逐渐缓过劲来,也第一次吃到了全程陪伴着我们的馕饼、八宝粥、鸡肉肠,以及心心念念的西瓜(再次多亏小孙照顾我们俩女生)。下午气温下降之后大家精神都好了不少,抵达绿洲之后的地面也变硬好走了不少,植物、湖泊、夕阳,都是慰藉。
第一天到达终点的感动无以言表。走得快的男生在终点前等着我们,几个女生也提着最后一口气埋头赶路,抵达时刚巧赶上太阳落山,拍下了我们的第一张终点大合照。
晚上在营地搭帐篷,饭很差,完全没有信号,搭建的网络连几秒钟就断,所有人都在挤着用水,厕所脏到不如沙丘背后就地解决,帐篷里憋闷,有人一直讲话,耳塞眼罩全齐的我也没大睡好。啃着希希带的小零食,和隔壁队几个东北小伙伴唠两句,即使不少人弃赛,我们还是全队选择了坚持。
第二天即使调整了心态和策略,沙丘却更多,依然艰苦。常态是大师先我们不少独坐山头,绿包包小郭紧随其后,几个姑娘在队末找着自己的节奏,还有康康总陪着我们聊天,小孙惦记着在难爬的峰顶拉我们一把,团宠小钊默默跟着大家。停下来时喝水、用小喷壶降温、分享着能量冲剂和食物;走路时插科打诨、唱歌、盼望着终点,或者埋头赶路。
第二晚在湖边扎营,打水漂,玩游戏,点篝火,唱歌。耳机里放了几小时的mla,半夜被冻醒,感冒加重,四点钟要出发,索性也就没有再睡。那晚天晴,星星极美。
四点钟,带着我们队独一无二的荧光棒,所有人排成长龙开始夜行。左侧是大师带着柔和夜灯默默陪伴,右侧是小孙打着手电照着脚下,头顶是此生未见的绚烂星河,没有什么言语,我们走路,前所未有的寂静,前所未有的敞亮。
期待颇久的日出被一朵云遮住,只能趁着沙子还有凉意迅速赶路。喝着全世界最美味的牛奶,在一个小沙坡上,感到好幸福好幸福。捱过几个小时的苦走,翻越几座令人崩溃的沙丘,最后,邻近中午,完完整整的十一个人,拉着手搭着肩,一起冲过了终点线。我们最后的沙漠合照,欣喜若狂,也怅然若失。即使顶着大太阳听了好多颁奖时的鸡汤屁话,我还是悄悄流了不少泪。
晚上回银川全队庆功宴,一起唱了《至少还有你》《风继续吹》《天空之城》《董小姐》。一句“风继续吹,不忍远离”,我就没办法止住自己的眼泪。
走过这么多路,没想到至今还是在学习别离。纵使我心如明镜。我们的脚印不是为了铭刻一条路,而是为了被吹散,复还为一道沙上的风纹。我心如明镜。很多人再不会相见,很多人作几天旅伴就已足够。我接受,也意愿,把自己抛在世界仍有的悬念和沙丘的不言不语之中。赶路即是赶路,相逢即是相逢。
把这份流水游记变成年中总结的话,我也期待,在相遇和离别的每一个瞬间抓住跳跃。放弃一些思考和审视,偏爱与计较。创造友谊一如革命与恋爱,跑与游一如读与写,打坐一如远行。get the most out of life,我也满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