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 6, 2020]练习的时候不要袖手旁观
[Aug 6, 2020]练习的时候不要袖手旁观
今天一天可真的是充实,下午拳击,晚上肚皮舞。
从7月13日开始正式下决心要科学的减脂开始,我就一直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无论是力量训练、有氧、拳击、巴柔还是跳舞。
我好像喜欢做什么事情都是因为契机刚好:老师愿意认真对待我,讲得到点子上,我自己每次练习的时候都能感受到进步或者得着。
学肚皮舞就是这样。我第一次上课也只是因为想练一下爵士,偏巧当天成舞是最后一节录视频,一节课没学去了也是瞎比划耽误工夫。舞蹈教室老师说你试试肚皮舞吧,今天新课。
我很不情愿,因为肚皮舞给我的印象都是那些胖到跳不起来其他舞的中老年女性才参与的活动,给我的感觉很像广场舞的氛围。可能因为接触都是在健身房里,大家懒懒散散跟着鼓点懒散痛苦地扭动,硬挤出自己已经或松懈或溢出的腰间肉,而且如果是为了减肥,这么个扭法可瘦不下来啊。总之真的喜欢不起来。
不过试试就试试吧,真的跳起来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对肌肉的控制是这样的,并不轻松。乱扭一通的确很丑,细节说透了,做动作就会好看。而且因为我本身就是很喜欢表现,所以要起范儿入戏的时候一点儿没有羞耻感,反而很愿意拿劲儿。我每节课都没有落下,很投入地练习,喜欢站在前排,我在新人里进步得很快。
其实能感觉到其他人跟我最开始的偏见是一样的,班里最开始人很少的,等到我们录了几次视频发到群里,才陆续有学员开始过来学。从这个角度看,你要是真的热爱什么,就投入地做,别人看到了自然会跟随你,事实是比雄辩更有说服力的。
但因为当时刚开始学的时候就接近春节了,一共也就上了一个多月的课就放假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舞蹈室关闭到四五月份,重开之后也因为疫情反复跟打游击似的——敌进我退敌疲我打——临时出了消息就关一阵儿,风险过去再开。舞蹈靠的是肌肉记忆,断断续续浪费了这么长时间,一歇下来就打回原形,一周一节课不够给劲儿。即便是其他时候我也在上爵士的课,发力感觉是不一样的。于是就问了老师其他馆有没有合适的我能去上的,于是就从一周一节变成了一周三节,这样练基本功也能多练一些,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在不同的地方上课,遇到的同学我都很喜欢,能看出来大家虽然动作掌握不同,但都很认真坚持在学习和练习。有的天赋异禀一下子就到位,有的可能做不到位但是记动作很快,也有的可能连基本动作都总做错,但是老师很有耐心,会一遍一遍带着大家做、纠正、说动作要领,每一个基本功,多练就多有收获,不会因为指导一个人大家多做几遍就浪费功夫。
因为近期疫情稳定,每节课都能看到上课的陆续多了起来。今天这节课又添了一个新面孔,但其实我才是实打实的新人,陆续见到的其实也都是之前的同学。
这个同学上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能刚入门就因为工作的原因放很长一段时间,等第二次来的时候肌肉又忘掉了,又要重新入门。老师说你这样一直都是入门呀,她也觉得不好意思,应该是挺求上进的,跟老师说有没有集训课推荐,工作实在不好安排。但现实就是集训都是针对专业教练比较多,老师好言相劝说你得持之以恒,靠突击你一方面体能跟不上,另一个集训没人手把手教零基础的。
话说回来,好多时候发展这类兴趣,就是要么有时间,平常赶场子似的一节课不落下,要么就有钱,没时间的话就花钱找老师单独教。当然最好是有钱有闲啦,不愁水平拔不起来。但我回想一下自己的经历,倒是每次都因为懒,给自己找借口比较多。
第一节课为了照顾她,基本功练习做得很透,每一个动作都不是热身,而是真的再抠了一遍。确实想要做好单独动作是挺累的,尤其是我这种上臂力量渣渣的,本来就是连续几天练了胸肩背,又刚刚打了拳,保持双臂平举都有点儿累,但想想那个天鹅臂也是这么练出来的,就咬牙硬挺着,肩跟抹了清凉油似的。
第二节课开始复习之前的舞的动作,因为有新的同学加进来,其实一直是在从头顺下来,慢慢添加一两个八拍的新动作,学得不是很快。所以学过的同学就是以抠动作为主,没学过的就依葫芦画瓢尽快记动作。很快几个人就把一套学过的磕磕绊绊顺下来了。老师可能看那个同学动作没到位,说给我们抠一下动作,其实就是让没学过的也能得到要领,把动作做下来。结果刚做完一个八拍,那个同学就真的开始站着眼睁睁看着老师做动作,脸上显出为难的神色了。老师也没有说什么,而是轮手臂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带着我们做了五六遍,她还是无动于衷的样子,叉着手站着,没有跟着做,发现卡在这个地儿时间太长了,她自己给自己个台阶下:哎呀我脚好像抽筋了,我先去换衣服了。其他同学其实明知道是为了让她跟得上才练了这么多遍,看她这个反应也很尴尬。
其实我能理解她的心理:我本来上课就不多,还是入门级别的,别人都是跳那么长时间的,她们能记得下来动作很正常啊,再说这个舞我也不是从头开始学的(但其实学过前面的我知道,已经相当于是从头教了),怎么可能记得下这么多动作啊。再说一个多小时都没歇气儿的,我都很累了。等我好好学一学应该能跳得挺好的,等我集训一下再说吧。let's call it a day吧就。
但能理解不代表是可以谅解的。人家愿意练就练,我气个什么劲儿呢?可能因为上团课也好,舞蹈也好,学习效果有一部分跟气氛很有关系。老师的心气儿,同学的心气儿,对于课堂气氛是有影响的,对我自己的学习效果都是有影响的。而且我觉得这么多人无论跳得好坏,都很认真对待,结果您跟逛公园似的,”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一时高兴而来,现在兴尽就返回家,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不免觉得自己珍爱的事物被轻慢了。
不过我吐槽的时候也想了一下,自己有些事儿上不是跟她一样吗。因为自己做不到,就百般给自己找借口:这事儿我不喜欢,这事儿我不了解,不行我能力没到我跟不上,等我好好去做做功课(实际上就不会去做什么功课)再好好干。于是就变成了一个面露难色的旁观者,在该练习的时候不去做,怎么会有收获和提高,更不会成就这个事儿了。
今天听陈海贤的书,一是人生不必也没机会格盘重来,另一个是,幸福是一种副产品,你只有不计回报地去做喜欢的事儿,回报才会不知不觉以一种你意想不到的形式降临到你身上(或者说这种回报往往是后知后觉的)。
在该练习的时候练习,哪怕很蹩脚,请自己欣赏自己不怎么好看的舞姿。因为除了你,没人会一直关注你多蹩脚,大家看自己的动作都来不及呢。再说就算蹩脚很多,练得多了你也是个资深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