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板凳 故事篇1
或许那些解放前从广东乘船或游泳去了香港的人家都有一个类似的家族传说:他太爷爷或爷爷辈带着万贯家财啊,装了一船的金子准备到对岸去,但是有兵在追,不得已把金子都扔到江里去了。
黎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也有一个这样的传说。说当年他爷爷黎峰和兄弟们就是这么坐船去了香港,广州乡下只留了个五弟。几十年后广州乡下(现在已经建城了)的房产,在他爷爷黎峰前年去世后,还传了一栋三层小楼给住在纽约的孙子黎子远。因为不曾回国,这栋房子只是存在电脑里的一张房契的电子版。
子远他妈常说,他爷爷那么多孙,最疼的就是子远。虽然子远他妈的话,在子远媳妇赵菁的耳朵里听着,在心上都是要打一些折扣的。但是这点不用生疑,翻看那厚厚的家族照片,他爷爷膝上坐着的永远是那个乖巧的子远。子远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孩子,不攀不比、与世无争;有那么强势的妈,确实也不用去争。
子远三十多岁了,一路走来都是顺风顺水的。幼年时在香港,读书不算用功,又不是很聪明,老师在学期末的评语多是:秉性敦厚,读书宜用功。赵菁问她婆婆,怎么不给子远多些压力,让他考个好成绩。子远他妈说,你不知道哦,当年香港的学校门口都是些古惑仔拉学生入会,他没有被拉去做古惑仔就不错了,哪里还敢让他用功读书。
子远初中没毕业,在香港回归中国前,全家移民来了美国。在北卡罗来纳州,读了几年学,没上大学,后来去当了兵,加入了美国陆军。赵菁经常取笑子远,说他是个由英国人养大的当了美国大兵的中国人。子远耸耸肩,不置可否。
。。。。待续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