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孙子兵法
将者,智,信,仁,勇,严。 曾国藩:廉明。关注人,赏罚分明比身先士卒更重要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曲制:组织架构,部队编制,指挥系统 官道:人事制度 主用:物资管理,财务制度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 有道是软实力,刘邦vs项羽,王道vs霸道,行王道而天下归心 王道是如何成为王者之道 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将孰有能:比较双方主将本事。间谍买通宠臣离间,调走 天地孰得:看谁得天时地利。比如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相较美国,欧盟 士卒孰练:人的可塑性强,一辈子只练一件事,就能成为世界级专家。只要训练好,每个人都能成为世界顶级专家,要有这个意识。 赏罚孰明:赏罚决定战斗力。关键:一及时,二恰当。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 孙子的计不是阴谋诡计,奇谋巧计,而是计算比较的计。 SOWT分析是根本,是基本面。“计利以听”,就是算下来有胜算了,可以战了。 “势”:形势的势,到了战场上,根据形势变化,如何趋利避害,如何化不利为有利、相机行事,如何借势,如何造势。(《形篇》和《势篇》是孙子思想精华) 不能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孙子的观念:先胜后战,不胜不战。无胜算即等。等待,也是战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史之乱,李隆基 哥舒翰 潼关失守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霸天下的人,有三戒:戒贪,戒忿,戒急。审查利害大小而图之,不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衡量彼己,不忿;斟酌事情缓急,从容计划安排,不急。 不要让自己的欲望左右自己对利害的判断。 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真正的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因为不打那么多仗,只打容易的仗。 怒而挠之。 拒绝诱惑,排除干扰,坚持本谋,不忘初心。 卑而骄之。 假装谦卑,让对方骄傲,轻视自己。轻视就不会防备,即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例:冒顿单于袭东胡 逸而劳之。 我们要以逸待劳。敌人也很“逸”,就骚扰折腾,使其疲于奔命。 毛泽东总结红军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实际:一上战场,兵法全忘。难的是判断。 办法:胸有全局,于己,立于不败之地,不轻易出战,等准备好了,时机成熟,一战而定。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传:泄露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韩非子》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五事:道,天,地,将,法 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十二诡道: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做任何事情,奇谋巧计都不是本质。经营也是一样,踏实把产品,服务做好。“五事七计”较之“三十六计”技术含量太高了,全是真功夫,是人格,是智慧,是汗水,是时间,是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