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说顾佳与许幻山这一对
这一对的姻缘挺让人唏嘘的,原本是人人羡慕的爱情,却被小三以“爱情”的名义拆散,曾经的海誓山盟最终成为了一个笑话。 有一部分人认为,顾许二人婚姻的失败,顾佳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她太强势了,总是不满足,一心想往上爬,给许造成了太大的压力,造成了夫妻二人关系的裂痕,让小三有机可乘。 这种观点乍一听很有道理,但其实是对顾佳的一种误解,今天我想客观剖析一下这对夫妻,看看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 先说顾佳,根据剧情我们知道,在她十四岁的这年母亲去世,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也是一个人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女孩子,最需要母亲的呵护和陪伴,而顾佳在这一年突然失去了心灵上的依赖,剧中也提到,因为母亲的去世,她与父亲产生了隔阂,父女之间忽视了爱的表达,在这样的成长背景下,顾佳习惯了事事靠自己,所以一遇到问题,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如何解决,而不是求助身边亲近的人。 其实,在顾佳的内心深处是极度渴望有人可以依赖,不然她也不会早早结婚,组建自己的家庭,而内心越是渴望的东西,行动上越会去掩饰,所以她才会表现比较强势,尤其是当妈妈以后,她就更不允许自己有软弱的时候,想在儿子身上弥补她曾经缺失的遗憾,这种共情一直延伸到丈夫和父亲身上,甚至是朋友,让她越来越想成为所有人的依靠,她给自己定下一个完美的人设,是不想她身边的人因为她有任何的遗憾,唯独忽略了她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 另外,顾佳还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这也与她年少突然失去母亲的经历有关,所以,她常常患得患失,越是幸福的时候就越担心意外发生,即使住进大房子,衣食无忧,她也从没有踏实的感觉,再加上她家做的是烟花生意,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系数比较高的职业,所以,她才执意扩展家族产业,想他们的生活更有保障,这也是许幻山不理解她的地方,他只看到了顾佳的不满足,却不明白这种“不满足”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焦虑。 这种焦虑一直都是顾佳前行的动力,她想为家人把路铺实,所以会考虑得更长远,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曾膨胀过,但顾佳有个品质很好,就是她懂得自我检讨,让自己及时清醒,不至于在弯路上越走越远。 顾佳这个人物设计真的近乎完美了,她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这样的一个女人,真的很难有男人配得上! 再说许幻山,他的成长背景与顾佳完全不同,剧中有交代,他的父母都移民去了澳洲,可见他的家境要比一般人优越,他的性格阳光开朗,证明他父母关系和谐,从小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所以,他做事会过于理想化,容易把复杂的事情想得简单。 可以看出,许幻山是一个没有什么远见的人,他的公司一直都是依赖一个大客户维持,他却从来没想过拓展客源,完全在吃老本;公司的大客户丢了,他竟然对公司资金链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完全没有考虑过,甚至认为顾佳抵押房子贷款是小题大做;另外,他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没有任何规划,这些都证明许幻山并没有商业才能,有的只是艺术家单纯的热忱。 可现实是如果想要别人认可你的才华,就必须做到行业里的翘楚,不然都只是赚钱的技能,都要以客户的意愿为主。(而不是体现艺术价值。) 顾佳懂得这个道理,但许幻山不明白,过于顺当的人生让他有些自负了,所以对于顾佳混迹太太圈的行为很不理解,在他看来,他要寻找的是真正认可他的客户,而不是靠关系却一点都不尊重他作品的客户,由此,他们夫妻二人开始产生分歧,越来越多的矛盾暴露出来。 当然,说许幻山有压力的没有说错,当跟一个比你优秀很多的人日日相对,正常人不可能没有压力,但这个压力不是顾佳强加给他的,而作为大人,面对压力也不该选择逃避,林有有没有说错,他心里一直住着一个大男孩,因为他一直都没有长大过。 归根到底,顾佳跟许幻山根本不是同一层次的人,对于二十四岁的顾佳,一个温暖的大男孩或许可以给她带来安慰,但经历了成长之后,对于三十岁的顾佳,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大男孩就没那么合适了,她的很多想法和做法都是对方理解不了的,产生隔阂也是必然的结果,就好比两个段位相差悬殊的棋手下同一盘棋,一个已经想到十步开外的棋子该落到哪里,另一个连下一步该怎么走都不是很清楚,你解释给他听,但可悲的是他根本理解不了。 所以,一开始对的人也会渐行渐远,婚姻不是一劳永逸的事,需要双方共同经营、共同成长,夫妻应该是相互扶持,而不是一方一味的迁就另一方。 这个世界上也不存在所谓的完美婚姻,区别只是有的夫妻更懂得怎样去化解矛盾,而有的夫妻只会一味的逃避问题。 最后用马伊琍的一句名言做结尾: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