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蒙田随笔全集》第3卷
这套全集终于看完了,怎么说呢,值得一看吧。
因为是随笔集,难免思路飘忽迁移,读起来也会时常觉得啰嗦。但是,瑕不掩瑜这个词用在这个全集上肯定是妥当的。就像一个说实话的小男孩一样,一本正经地说很多实话。
这套书两个优点,要归功于译者。译者是著名的翻译家马振骋先生,我觉得如果不是马老师这遣词造句的美感,这三本书很难让人有兴致读完。马老师的翻译在你阅读的过程中会给你无上的舒适感和妥帖感,这是一般的翻译人员远远不能及的。另一个优点是,这三本书,一千多页的大部头,一个错别字都没有,真的是毫不夸张,一个错别字都没有。我因为工作关系,阅读的时候有文本校对的惯性,一个错别字没有的书不多啊!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好了,祝大家开卷愉快吧!

君王的秘密对于知道了也无用的人来说,要保守也是很麻烦的事。
别去理睬这个大而无当、高不可攀的正义,让我们效法最有人性的行为。
有学问的人不是处处都有学问,自满的人则处处自满,即使自己无知时也自满。
一切保持井然有序,这是一种美妙的人生。
坏人有时心血来潮做起了好事,好人也会这样去做好事。
我们在许多情况下需要的是稳重的铅而不是会飞的翅翼,是冷静与休息,而不是热情与煽动。
我觉得永远独处也比永远不能独处要好受得多。
依靠这种拖延搪塞的策略,引开他们的怒火,扑灭在无谓的协商中,最后使他们也迷糊了,昏昏沉沉到了天明。
但是我担心它别是一个叛徒。思想与肉体密切相连,遇上事情总是抛下我而去满足肉体的需要。
我还认得出旧情的痕迹。
有人向我们的一位国王推荐两个人,谋取同一职位,一位是贵族,另一位不是。国王下令说不论身份如何,选择最能干的那个,但是同样能干时,那就考虑贵族,这就是所谓让贵族身份沾了光。
很少有人娶了以前的情人而不后悔的。
激情有力,不媚俗,但是让人充实动情,尤令具有独立思想的人动情。
思想充满朝气,语言才会志远昂扬。
他们大胆倨傲,不愿随波逐流,但是缺乏创意与谨慎而不得成功。
文采炳蔚,让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我的主要目的和理想是做一番我自己。
我对谁仔细观察,他自然而然会影响我。
在马背上,在餐桌上,在床上,但更多是在马背上,我思路最广,浮想联翩。
柏拉图说人是神的玩具。
各组人民在宗教方面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做法,如祭祀、点灯、焚香、斋戒、上供,此外还有谴责性行为。各派意见在这点上取得了一直,包括在广大区域实行割礼,这也是对性行为的一种惩罚。
对自己穷凶极恶,视欢乐为罪过,身处不幸才安心,真是可怖的禽兽啊。
我们只是折磨自己时手段高明;是自己的精神暴力的猎物,精神错乱实在是个危险的工具。
希腊青年特拉索尼德太珍惜爱情了,他赢得情人的心以后,却不去占有她的身子,不愿因享乐而使他引以为荣和萦绕心头的这种不安的热情有所减弱、腻烦和松懈。
事实上没有一种纪律是对什么都能监控的。
我讨厌昏沉沉无所事事的游闲,差不多也同样讨厌艰难竭蹶的劳苦;前者使我无精打采,后者叫我身心交瘁。
“人天生就爱传播谣言”(李维),我们不把自己听到的事兴致勃勃添枝加叶,就必然觉得过意不去。个人的错误首先形成大众的错误,大众的错误反过来又形成个人的错误。整个事件是这样辗转相传形成的,充实的,流传的;以致最远的见证人比最近的见证人听到的消息更多,最后听到的人比最早听到的人更深信不疑。
一般来说,人在传播自己的意见时聚精会神,当普通的做法不奏效时,就会使用命令、力量、铁与火。真理的最佳试金石是信徒的人数,这里面庸人远远超过贤人;到了这种局面可不是幸事。
我们被迫接受自己无法驳斥的事。
我喜欢这些字眼:“也许”、“在某种情况下”、“据说”、“我认为”诸如此类缓和语气、减轻唐突的话。
“人生来就是这样,更愿意相信不明白的事。”(塔西佗)
我不会那么自负,希望自己的看法可以左右任何大事。
如果最诚心的看法也不总是对人最合适,更别说还有那么多胡说八道呢。
人在一切方面都不知节制,除非万不得已和实在不能再往前走他才会停止。
我们的世界到处是招摇撞骗:人人吹足了气,一碰蹦蹦跳。
我们各人都比自己想象的更富有;但是大家又催眠我们向别人借贷和乞讨;被人摆弄着求人多于求己。于是人在任何事情上都不知道满足需要后适可而止。
学问是一件好事,若用正眼看它,它像人的其他好事有许多虚荣与固有的天然弱点,代价很高。
有些学问不但不能营养我们,反而妨碍和阻挡我们,在治疗的名义下毒害我们。
“培养一个健全的心灵只需要不多的学问。”(塞涅卡)
我们的头脑是混乱不安的工具,学问使它负荷过热。静心思考,就会在心里找到自然对抗死亡的真正论据,在需要时最适宜为你使用。
真正的自有是一切都靠自己力量。
“公众的灾难波及到我们的个人利益,才会让我们感到如同身受。”(李维)
有人可能说我只是搜集了一大堆别人培育的花,自己只是提供一条绳子把它们捆在一起罢了。诚然,我迁就大众的意见,借用一些装饰物放在我的书里。但是我并不要这些装饰物把我自己也遮盖得看不见了。
我还见过有人对自己从未研究或理解的东西写书,作者把课题拆散分发给他的各位学者朋友们去研究,他本人只管策划,巧妙地把这捆货色编纂成册。
谁要从年老昏庸的头脑里去挤东西,又希望它发出的不是迷迷糊糊如同梦呓的衰气,他就是在做傻事。我们的才气随着年岁的增长艰涩和停滞。我说到无知时话很多很神气,说到知识时则可怜巴巴无言相对。说无知重点突出,说知识则鸡零狗碎,附带几句。
我认为美貌真是强大和占便宜。苏格拉底称它为“短期暴政”,柏拉图说它是“自然物权”。我们还没有什么比美貌更威风的。在人际交往中它占第一位。它先声夺人,给人印象威严美妙,迷得我们判断也随之左右。
我觉得,我们彷徨,是由于我们对天不够信任,又常常邀天之功据为己有。
当一个人满足时,这是智力衰退的表现,颓废的标志。
无知与无好奇心是个多么柔软舒服保健的长枕头,让脑袋放上去好好休息吧。
每门知识的困难与晦涩之处,只有进入堂奥的人才能窥知。
我研究一切应该避免的事和应该追随的事。
在我们这些平凡庸俗的心灵中不存在连贯与一致。
马其顿国王佩尔修斯,他的心灵不会专注于一件事上,形形色色的生活都要过,作风放浪不羁,自己不理解、任何人也不理解他是怎么一个怪人,而我则觉得其实人人都是这个样。
我认为对一个缺点超过优点的人进行评价很不好办。
我说:“什么都不擅长。”我很愿意抱歉,受制于人的事什么都不会做。
苏格拉底劝他的弟子,要用心地把自己的健康作为一门主课来学习。他还说,一个善于领会的人注意锻炼、饮食,不难做到比医生更明白自己做什么好,做什么不好。
但是我不相信人的嘴也不相信人的手,我知道书写的话也会与口说的话同样不谨慎,我对这个世纪跟对以往任何一个世纪同样尊重。
做我开心的事从不让我感到损失了什么。
让他们在民众与自然的规则下受命运的抚养,让他们随习俗的抚养,过节俭刻苦的生活。宁可让他们从艰苦中走过来,而不是向艰苦走过去。
我不会学皮洛士,他在大人物面前低头哈腰,在小人物面前趾高气扬。
只有卑微的心灵才会埋在事务堆里不能干净脱出身来,凡事要拿得起放得下。
谁不认为,愚蠢其实就是该做的事不好好做,还发牢骚,使身与心相违,各执一词,分别走向相反的方向。(塞涅卡)
银鞍白马度春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322 《自我突围》 (1人喜欢)
- 321 《堂吉诃德》 (2人喜欢)
- 320 《双城记》 (1人喜欢)
- 319 《巴黎圣母院》
- 318 《嘉莉妹妹》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