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 黄梅挑花 黄梅戏




石九梅大师作品。



长二百厘米宽十厘米的双面挑花腰带


长二百厘米宽一百四十厘米的土棉布挑花被面。

国家级传承人石九梅大师。2012年。
黄梅挑花,广泛流传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的传统民间艺术,起源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刺绣重刺,挑花重挑。以元青布作底,用针将五彩丝线挑在底布的经线和纬线的网格上,形成色彩绚丽,立体感强的图案。黄梅挑花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图案精美,色彩富丽,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今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梅县,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全县共辖十二个镇、四个乡,总面积一千七百平方公里。黄梅县地处湖北省东部,长江北岸,襟鄂、皖、贛三省,连华中与华东两大经济区,素有“鄂东门户”之称,常住人口七十八万八千。
黄梅境内建县始于汉,初名寻阳。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县境北有黄梅山、黄梅水而得名黄梅 [34] 。因地处吴头楚尾,荆楚文化与吴越文化在此激荡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黄梅文化现象。黄梅是佛教禅宗发祥地、黄梅戏发源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诞生地和国家级龙感湖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是全国武术之乡、楹联之乡、诗词之乡和挑花之乡。“黄梅戏”“黄梅挑花”和”黄梅禅宗祖师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 中国五大剧种 ” 之一,起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黄梅戏,发源地是湖北黄梅,在安徽省得到发展。
现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被文化部命名为 “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黄梅戏)之乡” ,2019年凭借黄梅戏列入“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21年入选“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