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分析
以小克莱伯指导维也纳爱乐乐团版本为参考(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Xu0mW7)
第一乐章 朝气蓬勃的快板(I. Allegro con brio)
奏鸣曲式
0'' - 1'28'' 呈示部
0'' - 22'' 主部主题
以弦乐组为主,奏出三长一短的“命运动机”,随后发展该动机,演奏声部在结束时扩增至整个管弦乐团。
22'' - 49'' 连接部
重复命运动机,弦乐组将动机下行模进两次后逐渐上行,圆号与木管演奏长音增加紧张感,木管组逐渐加入。弦乐组将音高爬升至顶点,定音鼓加入,弦乐组快速下行,重复,力量感加强,在两个整个乐团共同演奏两个强有力和弦后,由圆号渐弱导入第二主题。整个连接部的估计依然是“命运”动机。
49'' - 1'9'' 副部主题
弦乐组、单簧管、长笛依次重复演奏一段轻柔而优美的旋律,随后小提琴以稍显阴郁的色彩发展该副部动机,所有乐器加入。
副部动机及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低音提琴依然在演奏“命运”动机,似乎暗示着命运的不可摆脱。
1'9'' - 1'28'' 结束部
色彩明亮,似乎短暂地战胜了命运,穿插了几节连奏,好似喜悦得舞蹈了起来。
1'28'' - 2'53'' 呈示部重复
2'54'' - 4'16'' 展开部
转调,动机色彩显得更加沉重,后续是呈示部的展开。在人与命运的斗争中,命运显然占据了上风(杀气腾腾的主部发展的乐队齐奏),随之而来木管的弱奏仿佛搏斗后虚弱的短暂喘息,命运突然再次扼住咽喉(定音鼓、所有乐器齐奏,ff)……营造一种命运多舛的戏剧性。
4'16'' - 结束 再现部
伊始,能明显听到双簧管穿透力强的声音,命运动机演奏后进入一段短暂的双簧管独奏,仿佛战场上凄切的哀号。
再现部规模明显比呈示部强,~6'的时候本来应该结束,结果结束延长了……
第二乐章 生动的行板(II. Andante con moto)
变奏曲式
0'' - 56'' 主题A。由弦乐奏出柔和的抒情旋律,随后发展。这一部分主要为弦乐进行,伴随有木管尤其是长笛的应答。
56'' - 2'03'' 主题B。类似主题A,但乐句是往上走的。由单簧管奏出,弦乐以三连音伴奏为主要标记。没过多久就突然变为乐队齐奏,仿佛胜利的号角的吹响。但随后又马上变为小提琴在略显阴郁的色彩上发展。拉长减弱的音增加了不稳定的感觉。
2'03'' - 2'56'' 主题A变奏。弦乐组演奏旋律,单簧管演奏持续的单音伴奏,增添了不稳定的感觉,仿佛厄运在暗涌,但随后这种感觉又慢慢消失,长笛的出现让氛围轻松了一些。
2'56'' - 4'03'' 主题B旋律再度出现。这一部分和主题B第一次出现如出一辙,也是先由单簧管奏出,随后伴随有乐团的响亮演奏。低音提琴一直在涌动着单音仿命运主题的动机。
4'03'' - 5'59'' 又回到主题A。弦乐演奏旋律,拨弦伴奏。后续渐快,渐强,提琴用断奏增加紧张的氛围,但这种紧张不是属于苦难的,而是属于奔向胜利的人的紧张之情。后续依然是木管乐的“主场”。
5'59'' - 6'23'' 主题B直接以乐团齐奏出现,乐句的最后一拍被延长了,似乎预示着对胜利的极度渴求,希望胜利持续久一些。
6'23'' 开始极弱,主题A的变奏。弦乐持续演奏三连音的伴奏,长笛加入演奏A的变奏。7'23''左右主题A的色彩变得更加明亮和辉煌,与主题B有些类似了。
8'13'' - 结束 速度开始变快,色彩也变得明快。最后激昂地三连音迈向——
第三乐章 快板(III. Allegro)
谐谑曲,复三部曲式
0'' - 22'' 低音乐器(弦乐)和高音(小提琴、木管)依次奏出不稳定的主题1。
22'' - 41'' 铜管突然奏出相同音的三短一长的旋律(主题2),发展。
41'' - 1'56'' 重复上述段落。并在最后几十秒展现了两个主题的对比,对抗性增强。
1'56'' - 3'18'' 中段。速度突然变快,弦乐的伴奏增加了严峻的与命运抗争的色彩。随后又渐渐转为明亮,长笛又出现了。
3'18'' - 5'09'' 再现,出现的方式更加特别,较弱的弦乐声(以拨奏为特点),伴随木管的声音。后面第一主题的旋律再度出现时,越来越明亮,似乎终于要挣脱命运的枷锁了……随后以最辉煌的气势和音色进入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 快板 (IV. Allegro)
奏鸣曲式
0'' - 37'' 主部主题。无法阻挡的胜利的号角以铜管乐器响亮奏出。
37'' - 1'07'' 连接部,基于主部主题的发展,同样是辉煌的,但增添了一丝抒情的色彩。
1'07'' - 1'36'' 弦乐奏出舞蹈般的副部主题,节奏型以三连音为代表(老实说没听太清楚低音弦乐的声音)。
1'36'' - 2'06'' 结束部。小提琴和长笛在音域上方愉快地滑奏,情绪逐渐增强。
2'06'' - 4'12'' 呈示部重复
4'12'' 发展部以副部主题为素材进行。伴随有第三乐章第二主题的模式。5'50''部分是第三乐章第二主题的再现,小提琴、单簧管、双簧管、长笛不断演奏这一主题动机,是对其的回顾。
8'20'' - 结束 尾声。舞蹈被推向了高潮,在更快的节奏和更欢腾的色彩中进行着,似乎被无止境地延长了……发展了连接部和结束部的主题,最后在主部主题的发展和强有力的大调和弦中落幕于辉煌的胜利的顶点。
第一次完完整整认认真真听完一部乐曲,感谢 @红樱桃绿芭蕉 开始教我分析结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