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031:拆书笔记《追忆似水年华》B04
P151-179《斯万夫人周围》这一部结束
我仍出现在斯万夫人周围
奥黛特的客厅布置和以前有很大不同,她本人也有改头换面一般的变化,显得更年轻更有神采。不过斯万最喜欢的奥黛特是她如波堤切利画中人的那种沉思之美,可这却是奥黛特却极力要摆脱的状态。斯万为她订作的如名画《春》那样饰满花朵的衣服,她却一次也不穿。她追求时新款式但又会在其中保留旧时代的痕迹,即便平日居家她也在衣服上精心配色。

我参加斯万夫人的家庭招待,听那些妇人们的闲聊,甚至赢得维尔迪兰夫人的喜爱,这些,只是为了让希尔贝特知道,没有她我一样能生活下去。有时别人好心想替我传递信息给希尔贝特反而使我恼怒,这简直是使我精心打造的形象功亏一篑的举动。可是内心的痛苦我自己知道,我对自己说,这是我最后一次拒绝她的约会,我将接受下一次约会。
只是,下一次并没有到来。
又是一个元旦,我几天都在盼着她来信,一天比一天更心情黯淡希望渺茫。我哭了许多次。我已失去希尔贝特,但我却更爱她了。
斯万夫人试着让我和希尔贝特恢复往来,督促我写信,然而几封不咸不淡的信并未起到什么作用。
初恋告终
当我似乎快要适应与希尔贝特的僵持状态时,有次斯万夫人拉我到一边说:“希尔贝特特别叫我请您后天来吃饭……”这话仿佛将我长久以来已经放弃的幸福又置于我伸手可及的地方。既然往事一笔勾销,我要以情人的身份和她见面。我拿了一个莱奥妮姨妈留给我的中国古瓷瓶准备卖掉,以后可以每天为她送最美的鲜花。
带上花瓶,我让车夫从香榭丽舍大街走,因为那条街拐角有个大的中国古玩店,我原以为花瓶能卖一千法郎,没想到店主立刻开价一万法郎。我兴高采烈地接下这一沓钞票,坐上马车朝斯万家走去。在暮色中,我隐约看见希尔贝特和一个青年男子慢慢走着,边走边交谈,走的是离开家的方向。
《斯万之恋》那一部以斯万的一个梦境结束,而我,在目睹希尔贝特与一男子同行(到了斯万家,希尔贝特果然不在家,我并没看错,而斯万夫人偏解释说希尔贝特和女友出去换换空气,善意的谎言欲盖弥彰)之后,还维持了一段对斯万夫人的拜访,直到这个梦境:
我梦见一个朋友,他对我背信弃义,并且认为我对他也无情无义。我痛苦得猝然惊醒,努力地想要释梦。我的痛苦告诉我,那忘恩负义的青年男子正是希尔贝特,她也曾说过她不相信我真心诚意,就像斯万曾经不相信我那样。
我意识到消灭爱情的唯一办法就是要激起一些新的与希尔贝特毫无关联的思想、兴趣和热情。我也以为,一段时间下来痛苦已减轻许多。
然而有一天,我在信中说香榭丽舍大街那位我们所熟悉的卖麦芽糖的老妇人死了,我写道:“我想这会使你难过,它唤醒我许多回忆。”刚一写完,我便泪下如雨,因为我发现我谈到爱情时用的是过去时,仿佛它是一位几乎被遗忘的死者,其实,我不自觉地始终认为这爱情仍然活着,至少可以复活。
拆书人的感想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很容易清楚地看出这是不相配的恋人(一如斯万与奥黛特不该在一起),旁观者很冷静地做出判断:傻瓜,她不值得你爱! 可是纯真的少年的爱没有那么多理性,也就没有那些功利的判断。“我”当然很早就耳闻斯万有个女儿年纪和我相仿,展开玫瑰色幻想是因为贝戈特,我心中的偶像那么遥不可及,希尔贝特却能轻易地见到他,在他的带领下参观浏览古城、教堂和宫堡。潜意识里,把她联想成有文化艺术修养知识广博的少女,她父亲又是知名的艺术品收藏家鉴赏家,她总也该是高雅有内涵的。(心灵上引为知己)
第二阶段是在香榭丽舍玩耍的那一段,少年的爱有荷尔蒙的骚动,有年青人对同伴的需求,是简单的玩耍,还有些追求被认同。在那时期,能不能见上面取决于希尔贝特来不来,我很在意自己在她心目中是否有一席之地,她是否会想着见到我。(生活中的玩伴)
第三阶段看似于我有利实则非常不利。我到她家去喝茶跟第二阶段相比,从动态到静态,从游戏到聊天,从身体活动到思想交流,希尔贝特其实继承了母亲的肤浅,两人的关系从玩伴变成同学,我无意中被斯万夫妇塑造成别人家的孩子,要给希尔贝特好的影响,希尔贝特有许多活动被压制,特别是,那个“青年男子”——我们要在很久以前才揭开这位神秘男子的身份,且让我在此处打住,为这段初恋的夭折深深叹息。(发现彼此非同路人)
不过我仍然在林园大道目睹奥黛特的雍容风采,当我回忆这段往事,仍然心情愉快,斯万夫人站定在宛如紫藤绿廊的阳伞下,站在斑驳光影中与我谈话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