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里的晚风
“你说人生如梦,我说人生如秀。那有什么不同,不都一样朦胧。”上周六,立秋后第二日的乐空间,熟悉而迷人的旋律响起,Deep Water翻唱伍佰的「再度重相逢」弥散着不同于原唱的别样的温柔、青涩、慵懒。大半年来我第一次看现场,终又触碰到现场音乐的惊喜和愉悦。
这是连续三年由艾晶老师举办的经典拼盘「迷声夏夜」(Hazy Summer Night),当晚共有五支乐队,和往届一样,均是年轻朝气的面孔:Pale Air, Deep Water, Silly Function, 二向箔和蛙池。北京演出开箱之夜,现场都是些熟面孔,来回打招呼,热热闹闹。如果说和半年未见的三位同事相遇算得上意外,那现场看到自己的老板就是惊吓了。门口抽烟聊天的聚落里名人云集,这站一位乐评人,那围一圈乐手,抬头又看见某厂牌主理人。当然,我猜很多人是受邀来看最后一支乐队蛙池的。
五支乐队各有各的缺憾,毕竟还年轻。不过,Deep Water却让我有些意外。比起他们的录音作品,现场稍减一些梦幻氛围,多出几分噪音旋律,更像是低保真的独立流行。并且吉他和鼓的技术很是扎实,配合着输哥曼的女声,(虽然blumer跟我说这场演得不算好,的确贝斯的音色太闷,但总得说来也)蛮好听。至于当晚的重头戏——蛙池,迫于时间关系,我只看了三首歌,算是预期之中吧。
写这个日记就是为了多说几句。一个现象很值得品味,即“伍佰的回潮”。大概从前年起吧,伍佰逐渐摆脱了以往相对负面的标签,开始成为年轻乐迷的宠儿。最早是听说卧轨的火车在某场气氛随性的演出上,翻唱了伍佰,而后一八年他们的嘉兴专场名字即定为「再度重相逢」。印象很深,去年X博士的《伍佰是闽台人民的鲍勃迪伦》成为我朋友圈的爆款文章,《Q》杂志中文版去年九月的封面人物也是伍佰。又听说Deca Joins在巡演路上把「夏夜晚风」纳入演出歌单,随后推出录音版。再是台剧《想见你》带红了插曲「Last Dance」。无论听什么风格的乐迷,争相表达对伍佰的喜爱。最后听说,接下来的《乐夏》改编赛,五条人也将唱起他们心爱的伍佰。
很有趣,伍佰俨然有了一种“独立音乐教父”的既视感。为什么呢?是我们这波跟着爸妈听伍佰的孩子长大而开始复古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