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廷·斯金纳《马基雅维利》主要观点
序
0.1 剑桥学派的研究方法: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使语境中的思想。(拒绝偏离时代阐释思想,拒绝把思想家看作符号)
语境:思想家时代大语境,思想家论述思想的小语境,思想家与时代互动的整全语境。
重视:文本解读,语言分析,行动导向,概念清理,修辞手段的综合研究。语境重构
0.2 全文主旨: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旨在处理国家建构中的时运和德性关系。
第一章 外交使者
1.1 人文主义背景:马基雅维利也因其人文主义背景而获任命
14-15c人文主义教育:拉丁语、修辞、古代历史、道德哲学培养治理国家需要的主流价值观——个人服从公共福祉,对抗道德衰败、专制、为国争光
(corruption)道德朽败——德性(virtus)衰败丧失、
1.2 外交使命
马基雅维利出使法国看到意大利城邦没有任何前途
与切萨雷·博尔贾谈判看到博尔贾的果断与过度依赖好运。
(fortune:强调未来的偶然和不可控制
fate强调未来的必然和不可避免——命运)
教皇尤利乌斯:时代和环境与他的行事风格太合拍,从未尝到无所顾忌带来的恶果。(与法国为敌)
1.3 外交心得
君主的成功主要归于运气,面对变化的形势无法做出主动的调整——共同的全局性的缺点。
2.1 君主智囊
《君主论》:共和国(不讨论)和君主国
君主国:世袭(容易)和新建
新建国:完全新建和混合君主国
完全新建国:建立维系君主国需要凭借军队的和德性,或者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和时运。
德性已消失,意大利也没有自己的军队
结论:君主论关注借助时运和外国军队建立的君主国。——当时的弗罗伦萨
2.2 古典遗产
古典阐释:如何获得时运——时运青睐德性(virtue)
基督教论证:否定时运可以受人影响,时运好处的无常表示人没必要追求荣誉和时运,将人的目光由现世引向天堂。
新态度:文艺复兴——人特有的卓越和尊严,时运——自由意志
《君主论》的结论:我们的行动约有一半在自己掌控中。
君主该为自己设立什么目标?
最低:维持政权——法律 军队 盟友 典范行为
最高:时运女神的礼物:荣耀和财富(完全没有考虑正统基督教律——拒绝尘世诱惑)
更高:创造能带来荣誉的统治形式。
2.3 马基雅维利革命
如何让j新君主在实践中熟练运用,让政权坚如磐石?
论点一:所有国家的基础都是法律和军队
论点二:军主要有强大的军队,以及培养君主领导术的恰当品质--德性
但不应奉行传统道德。如果希望保持权力——准备在必要时做违反道德的事。
并让个性应时而变
德性:君主不受道德约束的必要品质——放弃人性(世人眼中)
马基雅维利:人需要有兽性,同时模仿狐狸和狮子
2.4 新道德体系
如何在不得不为恶的时候不留下为恶的印象。
如何在巩固自己地位的同时,赢得名誉和荣耀。
马基雅维利拒绝承认这个困局可以通过限制君主恶行,光明对待臣民解决。
认为君主如果要保住位置,一定要经常因形势而做出违反人性的事。
论点一:解决方法——装出有善的品质。
真正的道德论者:西塞罗,拒斥此法,认为伪装像脆弱的花。
论证一:大多数人头脑简单,擅长自欺;人们了解君主只能借助表象,君主的隔绝给他威严的光环。
论点二:马基雅维利怀疑公认的善是否是真的美德,相反的品质能巩固位置,是否只是看上去像恶德
论证二:吝啬和贪婪;残忍与仁慈;被爱与被恐惧摒弃传统的人文主义道德
论点三:肉体恶德——无所谓
第三章 自由论者
3.1 强盛之道
《论李维史》:发现“使罗马共和国成为霸主”的因素,如何统治城邦
方法论:传统人文主义:所有城邦和民族都有共同的欲望和性格——发现罗马成功秘诀就可以复制他
罗马成功的关键:只有处于自由状态,城邦的疆域才会增长。
马基雅维利的信念:城邦要强盛,必须摆脱一切形式的政治奴役(暴君统治的内在奴役,霸权国家的外部奴役)——任何城邦都拥有自由,自由城邦意味着完全自治的城邦。——建立在民治基础上
结论一:只有受人民控制(自由)城邦才能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成长。
(虽然相信君主制下能保佑人民权利力,但更可能在共和制度下实现——强盛依靠公共福祉)
如何才能得到和保护自由?
1. 好运——城邦开始就是自由的;2. 德性(为了城邦强盛愿意做任何必须的事,而不考虑行为本身的善恶性质),德性要从统治者扩展到公民整体(普通公民也愿意将共同体的福祉置于私利和普通道德考量之上)
例子:罗穆路斯弑亲夺权
西塞罗《论义务》:有些行为太可增,即使可以拯救国家,智者也不会采用
如何才能保持这种德性?
1. 初始好运——有伟大的开国者,(民众意见过于繁杂,不适合组建政府)
2. 拥有善于设计制度的领袖,确保国家未来的命运能转而依靠民众德性。
所有城邦都有趋势从创建者的纯粹德性朽败。
例子:身体的衰朽=德性的丧失
丧失的形式:公民群体失去德性,不再关心公共福祉,失去热情;
积极投身政治,却牺牲公共利益,培植个人野心
衰朽的政治主张:只关心向公众索取利益
政体:只允许有权势者提出方案,巩固权势
城邦:由权势最大的人掌管
困境:多数人不会自愿做善事+一旦有机会就会追逐野心,如何才能在缺乏德性的公民群体中培育德性,防止衰败?
虽然保持自由是强盛的前提,但朽败的扩散——自由的威胁——专制
3.2 法律与领导术
如何培育保持公民德性?
论点一:领导人的个人行为如何促进罗马的强盛,如何产生诸多有益的结果
德性超凡的政治家成就伟业:
1. 影响其他不如自己公民,感召力,胁迫民众,让他们不敢做相反的事。例子:汉尼拔、托尔夸图斯
——领导人的卓越本身就能防止国家的衰败。
哪些德性有帮助?控制善妒者、勇气、政治智慧、细心谨慎。例子:卡米卢斯
根本问题仍未解决——确保公民有序地组织起来(组织方式,制度,政体安排,管理公民方法)
需要什么制度?
1. 维护宗教信仰。例子:努玛vs意大利人
宗教可以激励普通人。例子:飞鸟占卜
可以恫吓普通人。例子:西庇阿 拔出利剑
马基雅维利只关心宗教情感的政治作用——实用主义态度 VS 基督教 尊崇谦卑的静思者——出世
“基督教向我们揭示了真理和正途,我们付出的代价是世界因它而衰弱,变成恶人的猎物。”
2. 法律的强制力量
例子:斯巴达 吕库古 罗穆路斯 努玛
最伟大的立法者——透彻理解如何用法律促进城邦强盛——混合政体(能抑制政体的不稳定因素)
论证:每个国家有两个敌对派系,平民vs富人
单一统治会让普遍福祉让位于派系忠诚
混合制:让敌对社会力量保持紧张平衡的机制,是各方都能参与政府事务,互相监督。——所有有利于自由的法律都会从对立中诞生。
马基雅维利的观点(派系冲突让罗马走向强盛)违背了佛罗伦萨共和思想的传统(禁止派系斗争)
3.3 预防道德朽败
保持自由:1. 需要混合政体(但实力强大的公民集团永远倾向于为了个人或集体的目的打破政体平衡。)
2. 永远保持警惕:
a. 辨认危险信号
b. 建立特别的法律和制度处理这类紧急情况(监督公民制度)
c. 在威胁形成前用法律铲除
理解威胁,学习罗马共和国历史
1. 威胁:旧政体的受益者。例子:杀死“布鲁图斯的儿子们”;索代里尼的善意
2. 诽谤杰出公民——建立制度,开辟诉讼渠道,防止诽谤
3. 有野心的公民企图建立以个人效忠,而非以公共福祉为基础的派别。——专制
a. 延长军事指挥权时间——派系力量成长,绝对权威腐蚀人们
例子:共和国晚期的罗马军队,苏拉、马略、凯撒
——树立合适的制度,给绝对指挥权设立期限,权力行使约束
b. 巨富之人恶性影响——对公民恩惠
——国富民贫,政府更能笼络人心
反例:佛罗伦萨 科西莫·美第奇
3.4 帝国追求
城邦强盛——公民在内部事物中表现出德性——法律、制度
论点:鼓励公民在外部事物表现德性——在海外追求霸权
论证:国家之间处于敌意竞争状态,人的命运沉浮无常——进攻作为最好的防御
例子:罗马首位立法者罗穆路斯——通过军事征伐发展出罕见的德性
1. 扩充兵源:鼓励外国人移民;邻国结盟
2. 战争时间短 规模大
3. 避免一些错误战略:激发对方超常德性
例子:依赖堡垒提供的安全感;不让公民复仇——保萨尼亚斯 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
命运落到不关心公共利益的无德之人手中
例子:雇佣兵;决策犹豫
用财富衡量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