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读书笔记(二)
第28章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自从爷爷去后,这山被二郎菩萨点上火,烧杀了大半。我们蹲在井里,钻在涧内,藏于铁板桥下,得了性命。及至火灭烟消,出来时,又没花果养赡,难以存活,别处又去了一半。我们这一半,捱苦的住在山中,这两年,又被些打猎的抢了一半去也。
花果山啊,终于又回来了,可已经不是从前的花果山。
以前读悟空传,每次看到花果山没了都会很心痛。 “毁你花果山,诛你不死心”。 猴子猴孙听说美猴王跟了一个和尚去取经了,可是没奈何,自从大圣被压五行山,群龙无首,任着二郎神烧杀,死一半跑一半,狼狈至极,只能苟延残喘,还要被猎人围猎。 悟空回来,又动了杀戒,虽然前面也曾杀过六个挡路的山贼,可这回是打猎为生的猎人,虽然围山而猎赶尽杀绝挺不地道,可一千多条人命说没就没,这在西游记里还是第一次出现。 悟空又释放天性了。
至于取经队伍这边,果然。 也就剩一个和尚还记着往西了。 会哄领导能逞强的八戒总归是八戒。 唐僧也还是那唐僧。 算了算了。 吃了吧,赶紧的。累了。
第29章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黄袍能打得八戒沙僧两人合力招架不住,确实还可以了。不过你强抢公主这事儿,不地道。后面说明了黄袍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也就能理解他有实力有脑子还钟情人家公主是怎么回事了。 八戒真就一张嘴,除了吹啥也不行。 沙僧还叫着八戒二哥,唐僧眼里只剩下两徒弟了。 哔了狗。 希望猴哥回来的时候,不要什么事儿没发生那样就归队了。
第30章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不论是悟空猜到原委为好,要面子也好,带八戒逛花果山这段,真是漂亮。八戒以为自己扯得谎有用了骗到猴子了,其实猴哥在他之上。
这一章有几个亮点: 沙僧第一次被抓。 唐僧第一次尝到了百口莫辩的滋味。 小白龙第一次现原形战斗,还跳了舞唱个歌,苦了我们的太子。 猪八戒第一次说散伙回高老庄。 漫天护佑全特么呆子?你们就这么保唐僧的?不死就行? 猴哥帅!
第31章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我这几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气。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
猴子总是会不经意间让人感动。
八戒于此始识得行者是片真心,更无他意。
感动归感动,下次继续坑你。
前面写过,我不希望悟空回来的太容易。海贼王里,乌索普下船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正儿八经跟路飞干一架,分了。再想上船,就没那么容易了。两个懂事理的,索隆跟山治都不同意他那么容易回来,因为如果不承认错误,那么团队的闲隙就一直在,必须要乌索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可以回来。 悟空回取经队伍,太轻易了。
当初被逐的时候,唐僧可是狠了心写了绝笔书,发誓不提他,现在有难,悟空回来了,而且怕唐僧闻出来有妖气,实在在意这个半路师父的想法,可是唐僧呢?只一句“贤徒,亏了你也,功劳你第一”就完了? 悟空被逐这件事里,八戒起了很大的作用,没他的撺唆,唐僧也就被悟空哄过去了,可最终唐僧还是信了八戒,在他心里,好吃懒做但会说话的八戒终究还是比会杀人本领太过高强的悟空要强么? 然后这个事,没人提,就过去了? 没人在意了? 悟空有那个资格不在意,猪八戒没有,唐僧更没有。 所以悟空归队这件事,我很不舒服。 那封绝笔书是不是还在身上揣着?没人知道。
最后,贴一段老朋友的话: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何况是要成佛。除开超脱三界之外的孙悟空,其他人都有缺点弱点,这本身就是戴在每个人身上的紧箍咒。 孙悟空天生是负有使命的,但也必得是做过花果山的猴王和仙界的弼马温之后才能有所醒悟。 那么多的艰难险阻,菩萨的许诺未必有多值钱,真正支撑唐僧的还是他“取真经”的信念和意志。相反,猪八戒是最没有定性的角色,为了吃可以随时散伙,美其名曰回家娶媳妇,可一见美色可以原地忘记高翠兰…唐僧的弱,猪八戒的贪,沙僧的凡,都是他们的修行——也是我们的修行。 这世上本来就是各人下各人的雪,各人修各人的。
第32章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功成之后,万缘都罢,诸法皆空。那时节,自然而然,却不是身闲也?
这几段话整个队伍里也只有猴哥才说得出,想得到。后面的路上,所有佛法、道理的阐述几乎全是出自悟空之口,唐僧仅有一次释佛,其余时间都在流泪、抱怨、思乡、念诗,八戒负责说笑话分家,沙僧负责沉默。
身外闲情,常是三星淡淡。 这一路来,真正的山里人,想来想去还得回到刘伯钦和五行山下的老人,后面但凡山里出现的,要么菩萨扮的想试炼,要么妖怪扮的想吃人,要么神仙扮的来报信,与凡人无关。 只要深山老林出现人家,绝对有猫腻。 悟空的智慧又一次得到显现,唐僧这几年下来的修行,真的没见到长进,反而是悟空,越发智慧。 沙和尚再次没有存在感,猪八戒被唐僧护短这件事也终于通过猴哥的嘴明明白白说出来。 猴哥对八戒太了解了,那就不知道唐僧到底是什么心性吗?也知道,所以才假装有困难哄骗老和尚,但读者眼里清清楚楚看到的那个懦弱事多的唐僧,悟空真的看得到吗?
第33章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须弥山、峨眉山左右肩各一挑,悟空毫不吃力,再加一座泰山,压得七窍流血,这可是大圣第一回见红,妖怪有手段,泰山在古人心中的地位也是极重的,也难怪责任总是重于泰山而不是别的什么山。 悟空又一次被压了,如果记得没错,后面还要被红孩儿用同一招耍一次。 银角大王是真有头脑,也是悟空托大,防备意识差了。 悟空骗小妖,好玩有余,档次不足,这两妖怪也是值了,能让老孙去天上走一圈哪吒来做戏,很可以了。
第34章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
金角大王可能就占个年纪大一些,论本事论胆量都不如银角,二话不说就想把师徒还给悟空,倒是银角还有点胆量,敢去跟悟空叫叫板。 八戒、沙僧,就是俩废物,被捆了也就捆了,算了,反正猴子应该会来救的。 漫天护佑的那些个仙,除了一开始来传个信,真真啥用没有。 变来变去开篇以来最多,悟空上次变身这么还是跟二郎神斗法那时候呢。
第35章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
老君在几章前就已经被暗示过了,这一番出场跟悟空要宝贝,谎话连篇,也是真的不要脸。 你家两个金银童子,偷偷下界,偷了宝贝当妖怪,你感谢人家悟空拿住,得了功绩。 被悟空说该治管教不严的罪,立马说这两个童子是菩萨跟你借来做取经路上拦路虎的,你好歹一个太上老君,三清的面子全给你败光了。
话说回来,金角银角到底是私自下凡做妖怪还是得了任务拦唐僧? 我倾向于,银角不知道,所以抓唐僧怼悟空贼积极,金角知道,所以一直秉承制造点麻烦就行,唐僧万万不能真动。但做妖怪久了,金角也就不想回天上了。
更不要脸的当然就是观音了,也难怪悟空诅咒她活该一世无夫,够毒的我猴哥。 不过,再一想,还是老君更不要脸,给了菩萨面子,自己啥损失没有,俩童子都化成水了还能救回来也是真有本事,甩锅也很容易,稳赚不赔。
第36章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旁门见月明
今宵静玩来山寺,何日相同返故园?
唐僧即使没有退意,可前路漫漫,这几年下来,也思乡念家,也不知西天到底还剩多远,心中一定是有疑虑的。遗憾的是,看到结局回来这一章,唐僧取经路上一直在疑虑,表面坚定无比,却又时常怀疑。
悟空逗八戒,八戒不敢言,悟空逗师父,逗一回被骂一回。
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 唐僧看着好欺负,又不似正经和尚,人家寺庙就不让进,免得你跟那些骗吃骗喝的假和尚一般。 悟空看着就凶狠,一顿秀操作让庙里无人不惊无人不怕,只能乖乖站出去排好队迎接唐长老。 恶世道,还要恶人才能方便。
第37章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
三藏道:“陛下,你忒也懦。”
呸,你也好意思。
第38章 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真个唐僧就念《紧箍儿咒》,勒得那猴子眼胀头疼。
人间极品唐三藏,耳眼昏瞎大傻逼。八戒随便一句,你连问都不问悟空就念经了?悟空真就是白送的呗?只有猪才是徒弟?
第39章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那长老信邪风,又念《紧箍儿咒》。八戒笑得打跌道:“哥耶!哥耶!你只晓得捉弄我,不晓得我也捉弄你捉弄!”
都到这份上了,还没听明白吗?自己就这么喜欢被猪拿着当枪使呗?呆逼,心疼我猴哥。
九九八十一难,这一难应的也不是唐僧。可怜了这王,肉眼不识真菩萨,只当是乱说话的僧人,叫人绑了沉河底,于是就被扔井里三年,也是实惨。 呵,神仙。
第40章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回回都上当,当当都一样。 悟空说,“他每每不听我说。故我意懒心灰,说各人散了。” 这是逼着八戒表态说的激将话,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心里话吧?实在难以想象,要是猪把这句话偷偷告诉唐僧,猴哥会怎么死。 而反过来,唐僧知道八戒一直想散伙,也不会怎么样他。
八十一难为的是什么? 说是历练唐僧,让他知苦,这我本来是信的,现在看来,就是为了一路上展示西天和众仙力量,让唐僧一心一意一辈子渐渐加深对佛的崇拜。 唐僧是傻叉,发言完毕。
第41章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红孩儿还是有点手段的。 变小孩骗唐僧,放三昧火烧悟空,确实戳中了这两位的软肋。
至于假扮观世音骗了老猪,这里面就很有意思了。 第一次跟悟空打斗的时候,老吴就写出了他的身份:一个是混元真大圣,一个是正果善财郎。这里说的应该是他会被菩萨收服做了善财童子,是不是也暗示红孩儿跟菩萨早有渊源呢? 你看他,知道菩萨在南海,也知道去南海的近路,估计没少去过,一下子就变成菩萨,八戒也认不出,至少说明他以前应该是见过菩萨,要是只看过画像,怎么也不能那么有把握变成观世音。
最后就是他骗老猪进洞的那一句:你休疑忌,他是我的故人,你进来。 有人说这是他编出来骗八戒的,也有人说这是他们早就认识的证明。 我的想法是,尽管不是故人,也一定有点渊源,不出意外,菩萨绝壁认识这小子。
这一章悟空是真难啊。 就像是丞相,事必躬亲,太累了。 八戒不济事,沙僧进队以后就没怎么表现过,除了出一个用水的主意,悟空也不怎么信任他的能力,凡事还要自己上。
第42章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红孩儿是有孝心的,吃唐僧还派人去叫老头子;试出悟空假扮他爹,上去就打,打完被猴子一说,不管怎么样,假扮的爹也是你爹的样子,你这样可不孝啊。红孩儿居然“满面羞惭,不敢回视。”然后就放猴子跑了。
这章题目也很有意思:观音慈善缚红孩,是够慈善的,天罡刀做的莲花台,只往肉里钩,那孩子当然疼得求饶了,跟黑熊一样一样的,一放出来立马又狂,再狂再收拾。金箍给了红孩儿,从如来那儿一共领了三个箍,贪了俩。
观音再次责备悟空有事不直接来找她,先去找了龙王。上回把人家镇元的人参果树弄倒了,也不是先找的她,悟空不长记性?估计是。
第43章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
第五个徒劳龙,与佛祖司钟;第六个稳兽龙,与神官镇脊;第七个敬仲龙,与玉帝守擎天华表。
龙,看似威武,管降雨,守四海平安,其实在西游里地位不高,比如这哥几个就做了吉祥物。
这章节的妖怪也实在是没面子,一章就结束,前面几个可是整得猴哥够呛。
第44章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悟空:不放么?道士:不放。 悟空:真不放?道士:不放! 悟空:最后一遍,你确定不放?道士:我都说三遍了,不放就是不放! 道士卒。 死得也蛮冤,我们开了观众视角,只看到这两个确实崇敬道教,确实做了欺压和尚的监工,但是别的对和尚为非作歹的事,我们看不到,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做过,可怜了这二位,遇到嫉恶如仇的悟空。 不比那些狂妄自大的小妖精,不比那些拦路抢劫的坏人,跟打猎围捕的猎人们有点像,都是为了自己能好好生活罢了。他们为什么不接放和尚?不对和尚好一点?因为这不是他们的事。
行者闻言,又嗔又喜,喜道替老孙传名!嗔道那老贼惫懒,把我的元身都说与这伙凡人!
那帮闲得没事干的神仙,早知道这儿出什么事儿了,还一个装不知道,非得告诉和尚们等悟空来。
车迟国,大唐以来,正儿八经出现且有戏份的三个国家之一,第一个是公主被掳走,第二个是国王被扔井里,前两个还是没超出打妖怪救人的范畴,妖怪倒是也没做什么太出格的事情,尤其是文殊的狮子,在位三年把人国家治理得还行。
到了车迟国,第一次出现一个国家佛道地位如此不平等,不出意外的话,结尾一定是尊佛抑道甚至灭道,可这就是佛的理念吗?当然这也只是猜测,没看到最后,我也不知道车迟国佛道地位会不会彻底相反。至少来说,按照这一章表现出来的,三个“大仙”,保一国风调雨顺,没有做出什么为非作歹的坏事来。
第45章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虎力大“仙”也是有点本事的,光这正统雷法就不简单,又是谁家后台在呢,遇到悟空也是真惨。 猴子自己的本事,自大闹天宫后,再没显示过,后面全是借人助力。
第46章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三藏忽的开言道:“我会坐禅。”
唐僧第一次派上用场啊!估计他心里也是高兴的,可算有我用武之地了。
悟空假死这段,主角配角戏太精彩了。 先说国王。 这位估计也挺纳闷,这一天过的太不是滋味儿了,三个国师,平时都是个顶个的牛逼,今天几场比试都输得贼惨,自己看不下去,好心劝他们收手,一个个的不听啊,老大被割了头,老二被挖了心,而且看那样子估计不是人是妖精,我再昏庸再没脑子,不能看见几次了还相信这是那帮和尚变出来的吧?真当我傻? 不过毕竟二十几年下来,大大小小也是帮了不少忙,心里肯定是偏向三个国师的,这个牛逼哄哄的小猴子死了,也算是给你们报了仇吧。而且那个最牛逼的猴子既然已经死了,那按照咱们车迟国传统,剩下这几个看着没什么战斗力的和尚,一块儿拿了吧,看着就来气。
再说唐僧。 和尚真的变了。这一章尤其明显,几乎每次悟空吃了苦请了人把难关给平了,他都是诚心诚意跪拜感谢那些来助力的大佬们,身边的悟空咋样?完全不关心。几乎每次出了点事殃及到他头上了,必定骂悟空闯祸不懂事又害了他,这次居然没有,按平常那尿性就算悟空真死了,那也该扒在锅旁边骂猴子害他陷入困境了,这次真的没有,唐僧可能真的变了。 而且难得的,几乎是第一次的,看见唐僧说出“我那个徒弟,自从归教,历历有功”这种肯定悟空的话,也是第一次,看见唐僧说出“奈何先死者为神,我贫僧怎敢贪生!”这种硬气的话来,还想着先祭拜悟空再领罚,这里悟空肯定是听见了,对这个懦弱和尚估计改观不是一点两点。
然后是沙和尚。 老沙日常没存在感,在这一段尤其是,大师兄都被油锅煮没了,师父都要被捆了,你一个曾经的卷帘大将,也做过吃人不吐骨头的妖怪,就一点动静没有?你面对的可是一群凡人哪,上回河底那怂龙逮了你师父你可是直接抄家伙奔过去就是干呐!谁叫这一段真正的主角是没出现的猴子呢。
最后是八戒。 悟空假死,就是为了吓一吓这猪,也实在怪他自己会错意,猪难得认真夸他一回还被误会了,但是老猪你见人家猴哥死了还逮着骂,这他妈就过分了啊,也不想想怎么对付这些人,就顾着骂猴哥,脑子短路了吧。
第47章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
果然猴哥思想觉悟是极高的,不会做那种矫枉过正的事。
一日,天色已晚,唐僧勒马道:“徒弟,今宵何处安身也?”行者道:“师父,出家人莫说那在家人的话。”三藏道:“在家人怎么?出家人怎么?”行者道:“在家人,这时候温床暖被,怀中抱子,脚后蹬妻,自自在在睡觉;我等出家人,那里能够!便是要带月披星,餐风宿水,有路且行,无路方住。”
这是悟空第二回跟唐僧讲“出家人莫说那在家人的话”了。出来修行,苦一点累一点,再莫想着还能像从前那样了。
悟空八戒打配合越来越顺,老沙存在感越来越低,也难怪我看的基本西游有关的书里,沙和尚基本没什么戏份。
第48章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比较奇怪的地方在于,悟空知道灵感大王每年都来,按他的性格,一下子没把这妖怪打死,居然就算了。就算看不出这冰河的把戏,可是仅仅一个照面让灵感给逃了,这就接受陈老头的感谢了?不是说救了孩子够不够的问题,而是以他的性格,怎么也不该做了一半就这样了,妖怪不管回不回来这一次忙我已经帮了,悟空不是这种人。 这章里悟空,按现在的话说,人设有点崩了,但人设更加丰满的也有,那就是唐僧跟八戒。
唐僧嘛,反正哭哭啼啼虚伪至极,上一篇章车迟国的时候,已经有点变“好”了,到了通天河篇,居然承认自己也是为“名”,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对自我的认识、认知,他从来都不是只一心求取真经救世的,圣僧这个名号也是别人叫出来的,大唐御弟是李世民赐的,十世取经人是别人编的,吃了他的肉能长生不老也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对于他自己,取经是任务,虽见识过大乘佛法的精妙,但取得经书不是他的最终目的,取得经书回到长安城,回到大唐,那才是目标,对得起圣僧、御弟的称号,对得起太宗的厚望,这比取经本身更重要。 所以,急不可耐要过河,也突然有了解释。当然也有可能是听说对面就是西梁女儿国。
八戒,这章里贡献了入队以来最大的智商攻击,马蹄捆草,横棍渡冰,还贡献了玄奘法师又一个外号:陈~到底了。
第49章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通天河。 长安城至此,五万四千里路,此处到灵山,五万四千里路,通天河是一道地理上的分界线,通天河篇也是悟空戏份渡给八戒沙僧的一篇,以前,沙僧存在感一直低,有时候一章也不出现,八戒也一直充当好吃懒做没本事,出事一切靠猴哥。在通天河篇章里,不仅好好打了一架,如果不是放水,那就是真没本事,两个人一个元帅一个大将跟一条金鱼打特么两个时辰不分输赢,也够没面子的,但戏份足啊,比如跟对对子似的“你半路出家你半路成精”,就很印象深刻。
菩萨嘛,悟空还没去,她就知道悟空要来,而且是今早就知道他要来。这就说明,观音对取经队伍的行程把握,可能不仅仅是有人监视,她的确有知晓过去未来的本事。 而且这金鱼,按照老乌龟的说法,都下来九年了,一年吃一对童男童女,你在南海这么些天才发现鱼没了?我靠你骗谁呢? 这倒让我想起来,有人说,通天河是一个实验室,观音在这儿试吃童男童女能不能长生。 毕竟,保证风调雨顺这种事,你跟我说一个金鱼精能做到,那太扯了。 老乌龟绝对没想到自己的一个请求会成为本书最大伏笔,更想不到自己会成为最后一难,造化弄人啊。
以及,终于要到女儿国了!
第50章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行者转身欲行,却又回来道:“师父,我知你没甚坐性,我与你个安身法儿。”即取金箍棒,幌了一幌,将那平地下周围画了一道圈子。
我一直记得这一招电视剧里用在白骨精那儿了,书里没看到,还以为自己记错了。
三藏遂依呆子,一齐出了圈外。
呆子呆,你也呆啊,根本用不着人家妖精想办法骗你们出来。
金箍棒自从被悟空从东海取出来,这还是第一回脱离。想一想白圈子、丹药、离开本宫,不出意外,这妖精应该是打老君那儿来的。 画地为牢这手段,印象中还挺好用的,电视剧里白骨精几次三番骗唐僧出来才好吃他,没想到小说里这么“不堪”,任你再坚固的堡垒,一个猪八戒猪队友立马攻破,不用妖怪动手。 唐僧啊唐僧,你什么时候能好好听悟空一句?一路上过来给你养的白白胖胖,猴哥对你做过什么坏事没有?没吧?怎么就猪说什么就听什么呢?
还有,没事偷别人东西干嘛? 猴子在那边偷饭,猪在这边偷衣服,倒是一家出来的师兄弟。 活该。
第51章 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
伏乞天尊垂慈洞鉴,降旨查勘凶星,发兵收剿妖魔。
上回看见“伏乞”这两个字还是东海龙王跟秦广王向玉帝告悟空的状,几百年过去了,悟空也会对着玉帝请求出兵降魔了。
金箍棒很重要,比我想象的要重要,甚至比猴子想象的更重要。 没了兵器的猴子,似乎什么也不会了,只能请人、求人,火德星君、水德星君施法两段基本重复,看着像凑字数。
这头牛精,抛开能圈一切的圈子,武力值也不低,不管是拿着武器还是空手,都能跟悟空打个有来有回,当然了,从踏上取经路遇到的妖怪,除了红孩儿,好像都能跟他五五开。 牛精厉害在于,他狂。他知道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本事,依然狂,不像那些只听说过有个大闹天宫最后被搞的贼惨的猴子的妖怪不一样,这位是真的知道孙悟空的牛逼的,但依然狂,这就有点东西了。 见了哪吒、托塔天王全然不惧,全都认识,而且这几个货也确实跟他打起来不占便宜,确实是头狂牛,有狂的资本。
第52章 悟空大闹金山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那怪闻言,指着行者道:“你原来是个偷天的大贼!不要走!吃吾一枪!
一般妖怪听完悟空废屁,都会嘲讽一句,原来是特么的弼马温,然后悟空生气,然后开打。这妖怪很给猴子面子了。
旁有降龙、伏虎二罗汉对行者道:“悟空,你晓得我两个出门迟滞何也?”行者道:“老孙只怪你躲避不来,却不知有甚话说。”罗汉道:“如来吩咐我两个说,那妖魔神通广大,如失了金丹砂,就教孙悟空上离恨天兜率宫太上老君处寻他的踪迹,庶几可一鼓而擒也。”行者闻言道:“可恨!可恨!如来却也闪赚老孙!当时就该对我说了,却不免教汝等远涉!”
这一段书友评论实在精彩,有人说是送过路费,有人说是拿金丹砂跟金刚圈比个高低,也有人说是为了师出有名,总之如来知道是老君,又不能直白得去找,只得想出这么一个主意来,不管结局怎么样,这一段确实是心计体现很高的一段,尤其是这么多评论,不是没来由的瞎猜,真的有些道理。
最有趣的是,此后半部书,再无一个天庭势力的妖怪登场。
老君跟如来,这两人的实力,简直深不可测。一个洞知一切,一个贡献了两童子、一头牛、后面还有一把芭蕉扇,出场随便一下收服,也不解释,反正我牛逼。 各个都把武器拿走了,也没提十八罗汉带过来的金丹砂怎么个结果。 至于牛跑了到底是真忘了还是故意的,没有定论。
最搞笑的就是悟空冲上去给那青牛一巴掌,妈的,这下不打,等会就没机会打你了,更搞笑的是,巴掌扇完就跑,那画面感太强了,牛肯定有点懵,卧槽你个死猴子,玩儿呢?我要是它就赶后边要了命的撵猴儿呀;我要是老君,就让老牛先还个手出出气再收了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