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人录
承蒙吴公赠书《孙子兵法的科学解读》有一段时日,奈何后学疏于读兵书,既无筹略,又无文武才干,唯恐有辱吴公抬举,不敢提笔诽谤。
文人论兵,闲时腹中有千言,战时却胸无一计,乃自古文人的陋习。文人逐利如过江之鲫,如此林鸟之辈,危时无不各自犬走鸡飞,知耻近乎勇之气魄荡然无存。我辈虽身无功名,亦知畏天命,畏大人,畏圣贤之言的遗训,兢兢业业格物致知。草木荣枯,触景伤情,固不为我所动。
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抑或飘逸山岩,谈笑风生,与吾等学兵之人俱往矣。历朝生性猜忌兵家,我甚且畏惧。百年岭南浸淫西方笙箫之风,孕育我等声色犬马之辈,唯有飘泊江湖之隅,专以戏妓侮狎自娱。咦,君子侮淫,取之有道。
而然吴公历来视传统儒学文化为毒草。易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此乃儒学定鼎之本,而西方传统眼中,万物为 神耶和华所造,故人间万物一律平等,因此为孟德斯鸠,卢梭等西方先贤所推崇的自然法则。近百年来,东西文明之争孰劣孰优,非我辈所能解惑矣。但我倾慕儒学修身之道,“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虽然我与吴公道有所不同,但“君子以朋友讲习”,和而不同。
故传书吴公:
吴大哥,对于你的大作评论,恕老弟学识尚浅,力有所不逮,确实无从下笔。若穿凿附会, 却有损君子间坦荡之交。我辈用兵之道拘泥于传统兵家思维,公却以西方思维经验论仿生孙子兵法,实是南辕北辙。其实孙子兵法之精髓在于致人而不致于人。七事五计,围绕致人制胜而展开阐述。兵家争一日之长短,乃诡计的较量,诡计之妙,在乎正奇。而仁义乃是手段,非目的也。故李耳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而何谓之不祥之器?江山自有人才出,一山还有一山高,天地间阴阳互克,总有能克已胜已之辈。故君子谋万世不倒之基,乃立德施仁。寥寥数笔,以表弟之愚,冀兄谅之。
另附:注释孙子兵法最好的二本古书:《唐李问对》、《百战奇略》
岁末读书单:休谟《人类理解研究》、《自然宗教对话录》
Appetence高级会所 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