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蕻炖蚕豆瓣

蚕豆之味主要在“鲜”,蚕豆之鲜丝毫不输春笋,无论把蚕豆瓣放在哪一个菜里搭配着或炒或炖,都能够起到“提味”的作用,若是将蚕豆瓣和雪里蕻放在一起炖,那就是浑然天成、锦上添花,言语已经无法形容,只能连连伸出大拇指高高地点个赞。再赶紧低头,舀一勺蚕豆瓣入米饭中,搅拌搅拌,吃得心满意足。这道雪里蕻炖蚕豆瓣是菱湖人餐桌上常见的普通菜肴,太普通,以至于街上的餐馆里有油炸蚕豆、葱花蚕豆、椒盐蚕豆等等,却唯独忘了在菜单上写上“雪里蕻炖蚕豆瓣”,真是气煞人也!我爱吃“雪里蕻炖蚕豆瓣”,雪菜是我外婆亲手腌制的,蚕豆也是外婆乡下自己种的,每年五月,吃过寒豆吃蚕豆,大大小小的豆子围绕着我们一家人的餐桌,说来也怪,竟百吃不厌。因为,过了这时节,你就吃不到了!
在菱湖还有谁家还不会做雪里蕻炖蚕豆瓣呢?这道菜的发明或许是很随意的,抓起腌在缸里还未吃完的雪里蕻,再剥一把食之不尽的蚕豆,放饭锅头上一炖,等米饭蒸熟了,菜也一同炖好了,掀开锅盖,香气扑鼻,吃时搅拌搅拌,不要忘了放少许糖调调味,你会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速成的美味佳肴,看似是“无心插柳”,却顿顿留在了人们的灵魂深处。用最近时髦的话讲就是:“我发现我上辈子就是个蚕豆瓣啊!”

吃蚕豆你尽可以发挥想象,新鲜的嫩蚕豆可以带皮炒,炒完后颜色更加翠绿,一颗颗如翡翠般,吃时嘴巴一抿,薄壳破裂,挤出绵软的绿豆泥,好似奶油入口。如果是稍老一点的蚕豆,就把它带皮先放在油里炸,炸得外脆里嫩,再淋入一点点生抽,放盐、糖等调料稍稍一煮,一道油焖蚕豆就做好了。这样做出来的蚕豆口感比先前的那一种丰富,就好比爆浆鸡排,初碰舌尖,外皮的脆和内里的蚕豆瓣之软嫩形成对照,一颗小小的蚕豆真是吃起来其乐无穷。再比如蚕豆老了,已经过了吃新鲜蚕豆的季节,人们把它带壳晒干储存好,想要吃时再拿出来用清水泡一泡,泡软了,把皮去掉,只剩下雪白的蚕豆瓣,蚕豆瓣放热油里面炸至酥脆,洒上细盐,当零食或者喝粥时配粥喝也不错。还有一种是“发芽蚕豆”,我们知道“发芽土豆”是不能吃的,但“发芽蚕豆”却成了人们眼中的美味,将从前收获的蚕豆泡水,泡上三四天,完好的蚕豆都会发芽,小嫩芽破壳而出,豆皮微皱,可以直接那发芽蚕豆炒菜吃,是很奇妙的体验。
蚕豆有那么多的做法,且不限于春夏季节食用,然而,立夏日除了吃“咸肉豌豆饭”之外,也一定会吃上一碗最应时的蚕豆。蚕豆还有许多别的名称,譬如鲁迅先生称之为“罗汉豆”,鲁迅是绍兴人,我是湖州人,照理我们都是说的吴语,但“罗汉豆”的叫法在菱湖是没有的。绍兴人爱吃罗汉豆,鲁迅也在《社戏》中提及和乡下小伙伴们一起去偷罗汉的童年趣味,孔乙己去酒馆里面也不过是用“茴香豆”当下酒菜,此“茴香豆”就是蚕豆。
的确,蚕豆在从前是小孩子们极少拥有的几种零食之一,把蚕豆放在铁锅里面烘烤,很香,小孩子们揣一把在兜里解馋。然而,这种烘蚕豆需要吃的人牙口好,否则是咬不动的。我曾有一个年过八旬的太婆奶奶,她的牙口就相当好,大概是很怀念小时候的烘蚕豆,总是要没事给自己做上一些,然后就呆在天井里“嘎吱、嘎吱”地咬蚕豆,人们都说老太太身体好,有福气,肯定能活到一百岁。老太太怎么说呢?她说人苦了一辈子,要抓紧时间吃好吃的东西。
许多人都吃过蚕豆,不过,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生长中的蚕豆呢?蚕豆自去年八月入种,第二年开春发芽,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冬天,所以从前的上海人把蚕豆叫做“寒豆”,把豌豆叫做“小寒豆”。蚕豆荚比豌豆荚大许多,豆荚壳外面有一层白色的绒毛,摸上去很舒服,像是触到了丝绒材质的布料一般,有人说蚕豆像一条条老蚕,所以叫”蚕豆“,也有人说蚕豆生长于“蚕月”,因而叫“蚕豆”。
蚕豆花和豌豆花一样是豆科植物的花的模样,但更大气些,尤其是它的花瓣中间那黑白相间的花纹,看上去就像印度女人的眼睛,很惊艳。人们经常把蚕豆种在水塘的路两边,蚕豆花开的时候,他们把鱼塘层层围住,好似围着一块巨大的玻璃镜,临水照着自己端庄素雅的容颜。

最叫人兴奋的是,蚕豆花开的时候,它的一些叶子还没有完全展开,我们每每路过它,都会停下来去找“蚕豆耳朵”,“蚕豆耳朵”就是那些没有舒展的叶子,形状像一个尖尖的猫耳朵。我们比赛谁找到的“蚕豆耳朵”多,每发现一个就要兴奋一下,拿在手里把玩。这是一种玩法,如果你有机会去乡下走一走,你也可以去找一找“蚕豆耳朵”,或许你也会喜欢的。还有一种玩法是等蚕豆成熟了,可以把豆荚剥开,将里面的蚕豆挖空,只留下一个翠绿的圈圈,戴在手指上,我们叫它“宝石戒指”。
乡下童年趣事多,那时候,四月蚕豆花开至五月蚕豆结荚,我们的世界满满地被豆子包围着,看它们在路边一点点长大,长出叶子,开花,结出玉坠般的豆荚。蚕豆就像是我们的玩伴一样,多年之后,我长大成人,路过乡下的水塘,看到了蚕豆花,似遇故人,相对无言,它的美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用何种方式去表达。嗨,你们也爱吃蚕豆吗?
-
萌来萌去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8-13 22:5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