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研究方法的调查分析法和大数据之间有什么关系?| 19北大传播学硕真题解析07
2019北大传播学硕649论述3
作为社会研究方法的调查分析法和大数据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题思路
难度4星。其实是考察“小数据”和“大数据”的关系。也就是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基于抽样数据的调查分析法是否还能适用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从“大数据为调查分析所带来的变革”角度进行阐述,包括研究者、样本数据、研究逻辑、研究问题等维度。注意逻辑严谨,条理层次清晰。
参考答案
1
大数据的内涵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利用常用软件工具捕获、管理和处理数据,所耗时间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眼下大数据定义很难达成共识,不必拘泥于具体定义)。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获得数据,而是采用所有的数据。大数据的特点是4V: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eracity(精确)。
2
大数据带来的研究方法的转变
当前社会,数据处于一种爆炸增长状态,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对于数据的驾驭决定了未来的发展和走向,调查研究工作也不例外。笔者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势不可挡的背景下,调查研究已顺势而为开始转变。
❶从人工调研为主向基于互联网数据调研的转变
传统的调查研究方法包括会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文献调查法、书面调查法、测验调查法、资料调查法、综合归纳法、问卷调查法等,我们统称之为人工调研。人工调研的突出优势在于调查人员能够直观地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和情况,但其缺点同样是显而易见的:调研样本采集困难、调研费用昂贵、调研周期过长、调研环节监控滞后等等。
与传统的手工或面对面调研方式不同,互联网数据调研是利用互联网和科技手段在线收集数据信息的一种新型调研方式。比较常见的方式有在线调查、计算机辅助电话咨询、Email问卷调查等。较之人工调研,互联网数据调研具有信息收集的广泛性、调研信息的及时性和共享性、调研的便捷性和经济性、调研结果的准确性等显著优势。
❷从样本采集分析向云数据、全覆盖数据调研的转变
传统的调研工作往往采用样本采集分析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利用少量的信息调查对象得出整体情况,但仍然比较粗糙,分析的信度不够高。
大数据时代的调查研究工作,一方面要尽可能掌握和运用更多的数据,以便我们更加正确地考察细节并进行新的分析。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海量数据存在着“偏爱潮流”、“不懂背景”、“过分解构”等局限性,应结合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手段,例如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焦点小组、二手资料研究、标杆研究等,将获取的海量云数据和可信的传统数据样本相互对比、相互印证、整合运用,以进一步增强调查研究数据基础工作的科学性。
❸从因果分析、逻辑推理调研向关联、非关联等相关因素呈现式调研的转变
在传统的调查研究中,因果分析、逻辑推理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往往需要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和修补,有的甚至最终会被证伪、推翻。
大数据时代的调查研究既不必、也不应再拘泥于对因果关系的探究,相反,我们完全有条件实现向关联、非关联等相关因素呈现式调研的转变。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化手段,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统计性的搜索、比较、分析、归纳,我们会发现,原本似乎毫不相干的事物之间存在着较高的关联度,这是传统的因果分析、逻辑推理调研难以解释也无法企及的。
❹从已经发生的历史静态调研向不断变化的动态追踪调研转变
传统的调研方式是对现状的梳理、问题的分析、情况的总结和对策的应用,着眼于历史上已经发生的和现实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精确的样本和深度的数据挖掘,将不符合要求的样本过滤掉,找出现状、问题、原因、建议等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表现为对某一时点的静态分析。
在大数据时代,由于大数据思维强调的是效率而非精确度,更多的是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得出某种趋势和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种趋势未必要精确,但是能够让决策者有足够的做出某些决策的依据。
/END/
小编 | 悦悦
责编 | 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