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圣合瑜伽高彬老师分享:比起体式,练习瑜伽更重要的是......
今天我们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一篇来自圣合瑜伽的高老师的一篇文章:
瑜伽被世人普遍认知为一种强身健体、塑性瘦身的运动,实际上,许多健身房也是这么宣传的。而真正去练习瑜伽、了解瑜伽的人才能明白,瑜伽不仅仅是如此。
比起练习体式,更重要的是内心的纯净。
在瑜伽经中,瑜伽被分为八支:制戒(Yama)、内制(Niyama)、体式(Asana)、呼吸控制(Pranayama)、制感(Pratyahara)、专注(Dharana)、冥想(Dhyana)、三摩地(Samadhi)。
多数人都会去专研:制戒、内制、体式、呼吸控制、专注,但却很少人真的去了解:什么是“三摩地”。
在《瑜伽经》上是这么描述“三摩地”的:纯净的水晶会接受离它最近的物体的色彩,心也一样,当心清除了意识的波动时,就会达到与专注的对象同一。
这个对象可能是粗糙物质,也可能是感官,或是我慢。这种与专注对象的同一被称作三摩地。
不是修炼到“三摩地”就能变得纯净,而是只有保持纯净,才能被称之为“三摩地”。想要达到“三摩地”,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纯净,更多的是语言、行为、思想上的纯净。
人心如水晶,善言、善行、善念,都能使之变得纯净;反之恶言、恶行、恶念,则会让心变得浑浊。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不要以为杀人放火才算得上是恶人,我们日常中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
之前看到过一个视频,为了诠释网络上的语言暴力,节目组招募了20名路人模仿网络暴力者,现场对邀请的3位外在形象和性格鲜明的普通人进行点评。
第一位女生,喜欢cosplay,穿着《王者荣耀》里貂蝉的服饰,被人打上 “ 脑残、很傻、贵圈很乱、规则很深、绿茶婊 ” 等标签。
第二位男生,是一名纹身师,从他身上就能看出他对纹身的热爱,而他则被人打上“头脑简单、没文化、瘾君子、恶煞、人狠话不多......”的标签。
第三位女生,身材性感、打扮时尚的女生,介绍自己一般是在晚上工作。而随之出现的词汇是“交际花、心机婊、夜场女王、工作不正经、胸大无脑”。
你看,因为带着面具、因为台上的人不知道是谁发的,所以小学音乐老师可以是“脑残”,流浪动物志愿者可以是“瘾君子”,高级护理员可以是“心机婊”。
网络时代,让“言语”变得简单,也让“语言”变得粗暴。
因为不知道屏幕对面的人是谁,所以键盘侠可以肆无忌惮的口出恶言,发泄心中的愤懑,并不为此负责,却没有考虑对方要承受些什么。
这种现象在瑜伽中也很常见。
摆拍一张瑜伽照,换来的不是鼓励与支持,而是对体式、衣着、身材的抨击;
瑜伽爱好者全裸上镜,没有得到欣赏与理解,却得到了“色情”“轻浮”的标签;
身上纹个瑜伽图腾,就会被别人投以异样的目光。
电影《奇迹男孩》里面有这样一句话:Be kind, for everyone is fighting a hard battle.翻译过来的意思是:“ 生而为人,务必善良,因为每个人都在与人生苦斗着。”
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有苦,其苦或在身,或在心,或在灵。瑜伽科学帮助我们把身体当成神殿似的维护,使它和灵魂一样洁净。
B.K.S.Iyengar
所以说:瑜伽的修习,比起练习体式,更重要的是修一颗纯净之心。而如水晶一般,要培养一颗纯净之心,是需要有让能够它生存的“土壤”的。以纯净为壤,以善灌溉,才是到达“三摩地”的唯一途径。“三摩地”从来都不是修炼到一定境界的突然开悟,而是源于点滴小事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