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 汪民安:福柯的“生命政治”及其效应


君主权力—规训权力—生命权力
1、君主权力:17世纪前,君主制时期,权力集中在君主。
2、规训权力:17世纪,代替君主权力,权力不再集中在一点上,而是遍布各个机构中,目的是把人进行锻造,使人变成什么样的客体,是创造而不是消灭。规训和君主权力完全不同,我们都是规训的产品。如学校、军队、医院、监狱等。
3、生命权力:17到18世纪,特别是法国大革命之后。生命权力的出现不是取代规训权力,三个权力可以并存。生命权力与君主权力相反,不是杀人,而是投资生命,让人活得更好,关注出生率和死亡率、幸福等民生问题。政治把人当做动物来管理。
与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相比较,但是含义完全相反:
· 亚里士多德——世人生活(家庭生活)和城邦生活(公共/政治生活),若一个人只过世人生活,则和动物没有区别。
· 汉娜·阿伦特——人有三种生活:劳动、工作、行动。
“劳动”:亚里士多德的世人生活
“工作”:生存与意义的世界,介于世人生活与城邦生活之间。
“行动”:亚里士多德的城邦生活,超越了工作,人与其他人打交道、辩论。
亚里士多德与汉娜·阿伦特认为,人是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积极从事外部事务。而福柯认为,“人是被动地参与政治”,与二者相反。
生命权力的悖论
如何解释在生命权力时期,死刑、战争和屠杀的出现?
1、死刑:君主权力时期,死刑就是为了惩罚而存在。但按照生命权力的逻辑,死刑是保护其他人的安全、消灭危险。
2、战争:现代战争的逻辑,保护国民安全,比如先发制人的战争。“我要活得更好,先让你死去”。
3、屠杀:种族主义的逻辑,维持自己种族的安全、高级、纯洁性。
求生的东西变成致死的东西。那么讨厌某个人就要杀掉他吗?
· 阿甘本:延续福柯解释了为什么希特勒会屠杀犹太人
1789年法国大革命是人权的开端,人出生在某个国家,就享受这个国家的公民身份与公民权利,受到国家政治与法律的保护。而犹太人出生在德国,希特勒通过法律剥夺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变为“次等公民”,纽伦堡法案“次等公民”变为“居民”,水晶之夜公民权利被完全剥夺,变为“赤裸生命”homo sacer(bare life, naked life)。生命分两种,动物性与政治性,而在这里人的政治法律的保护完全被剥夺,变成一个动物,把他们杀死不用负责。
古罗马的homo sacer:任何人可以杀他,不用负责,这个人被杀死后还不能献祭用。既没有享受政治社会的权力,也不被神与宗教所眷顾,无论人或神的法律中,都是被排斥的。这个人就是动物。
阿甘本认为犹太人是现代的homo sacer。
WG中的homo sacer:被归为一派,没有任何人为他们的死亡负责。
矿工的死亡,乞丐的死亡,难民:不在本国领土,但没有对方国的权力
国家若没有了主权,则它的国民都会变成赤裸生命homo sacer。
Homo sacer有不同的形式:国家失去主权,人民被剥夺权力。
· 埃斯波西托:政治体和身体的类比关系,比如打疫苗防病毒,如果太敏感,疫苗本身也是药,则会伤害自己,会缺乏活力。如果一个国家对自己国民的安全过度保护,会对国家自身造成伤害。比如美国对恐怖分子的态度,但这伤害美国本身,比如国民隐私(监听)。
生命权利如果过于警觉,在排斥危险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制造危险,自我伤害。
——阿甘本:我要把别人杀死我才过的更好。
——埃斯波西托:我要过的更好,我得把自己杀死。
这就解释了福柯的生命政治从求生的权力变成了致死的权力。
生命政治是如何演变的?
这是国家层面的治理技术(运作技术)——生命政治(福柯),不再像规训权力那样是机构运作的。
古希腊古罗马:治理目标——正义与美德,要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
中世纪:人死后入天堂,人要至善,治理目标——神意,按上帝的意志治理国家。
文艺复兴:马基雅维利,治理目标——君王的意志,国家领土如何为君王所有、君王如何统治好。
以上三者的治理目标都不是国家本身,是超出国家之外的。
17世纪:治理目标成为治理国家本身,不再是美德、君王、神。国家的强大最重要。如何治理国家?——对国家了如指掌(统计学产生)治理国家、管理一切(环境、土地…无所不管),治理“物”,内政与外交:对内不断提高国力,是无限的,经济上重视计划、控制、干预,重商主义;对外对抗别国入侵,是有限的,不是变成帝国,而是不被别国吞噬。经济上采取计划式控制,重商主义,干预一切。所以17世纪成为“国家理性的治理方式”。
18世纪:生命权力诞生,生命政治的治理。与17世纪最大的区别:17世纪管理一切,18世纪要求尽量少管,认为17世纪国家理性管得太多了。于是对内变为有限,对外变为无限,把世界作为市场,无限入侵殖民。重点放在人口上,为了人口能够获得更好。但并没有消除死亡战争屠杀。
18世纪是重农主义,它与17世纪重商主义的区别在于:重农主义(18世纪)强调自发性、自然调节,重商主义(17世纪)强调控制性、计划性、干预性。比如发生饥荒以后,重商主义(17世纪)发生了资本家粮食囤积,则国家会通过调控人为干预粮食价格;重农主义(18世纪)则主张鼓励农民多生产,来对抗资本家的囤积,通过市场的自发来调节,强调市场的作用。
17世纪:治理事情,领土。
18世纪:治理人口,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人的寿命、人的存活、出生率死亡率等等。
但生命政治并没有消除死亡、战争和屠杀。
Reference
豆瓣友邻JusZhang: 【讲座笔记】汪民安:福柯的“生命政治”及其效应
© 本文版权归 Sesquialter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hanmixiaoqi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3 12:24:23
-
蕉下鹿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19 15:47:14
-
VI_morn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17 13:02:20
-
豆友38915058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03 20:39:20
-
柚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11 04:00:50
-
Twinkletwinkle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10 18:16:56
-
四处留嘴😘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6-06 15:28:46
-
有匪君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12 13:14:48
-
Elysia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04 03:27:42
-
埃及肉锅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16 21:06:13
-
密棉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03 10:59:00
-
Xxxxsen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07 01:22:26
-
过春天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08 00:50:08
-
春酒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19 11:41:42
-
王周鹏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13 21:02:51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1 15:43:19
-
琥珀藓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29 16:43:47
-
酸酸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3 04:13:34
-
Nîne_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22 18:49:53
-
9www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19 00:35:39
-
皮带批发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20 17:34:59
-
Bresso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5 11:28:30
-
UNDEAD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4 16: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