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瞬间让你真切感受到生活的荒谬性?
查看话题 >人人都在逃离县城,县城逃到哪里?
我们这些十八线县城长大的孩子,能走的都走了。走了之后时不时回来,汲取点家的养分,再去大城市拼搏——在拥挤的人群中,竭尽所能地拥有一席容身之所。

有的孩子,从小就想要离开。我的一个中学同学,貌美如花,家境尚好,家里早在省城买了房。记忆里,她对县城总是不齿的——那些破破旧旧的房子,廉价的服装店,街上随处可见的摊贩、角落里堆满的垃圾,以及县城里生活的人们,都是她厌恶的对象。于她而言,县城老旧的设施,素质低下的人们,还有这闭塞腐旧的气氛,都是她逃离的理由。后来,她如愿以偿考到了省里唯一一所211大学。顺理成章的,她拉黑了一切小学、初中、高中同学的QQ和微信。她消失在县城的记忆里。

有的孩子,想要离开却不得不留下来。有些高考上了二三本的同学,他们见过繁华的大千世界,却在毕业求职时四处碰壁,灰溜溜地躲回家,做个安守本分的老师。我有个发小,十六岁辍学,离家出走,去广东打工。她怀着年少纯真的梦,想要靠写小说赚钱,不料现实只给她两条路:打工,或是嫁人。最后她妥协了,嫁了个本科学历的男人,却还是大着肚子回来了——那个人宁愿花十几万买辆车,也不愿在大城市养活她们娘俩。她说,我指望不上婆婆,她在农村要带一帮孩子。我只能靠我妈。

有的孩子,虽然留下来,心在别处飘。高中时候,有个漂亮的女同学,她爱看言情小说,尤其向往那童话般的爱情。后来,她做了一名乡村教师,每天不是和奇葩学生斗智斗勇,就是和奇葩家长斗智斗勇。她依然向往爱情,却从未遇到过对的人。她说,留在县城的男青年,能有几个优秀的?闲暇时,她爱看剧。剧里的男主,或者男二,任选一个,都让她倾心。

此次回家,一次极其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县里那双看不见的手。只要可以,他们尽管呼风唤雨,没人敢不从的。只见他们神情激动,唾沫横飞,热切讨论着将要推行的项目。然而,他们热烈的眼神,写的不是对这座城、这里的百姓真挚的关怀,而是对更高一只帽子的渴望。他们把县城当作一个跳板,想要跳得更高,获得更多,而他们给县城带来的,有多少是县城渴望的?县城,不再是一座容纳几十万人的小城池,而是一块炙手可热的蛋糕,谁吃了它,谁就能分到更大的蛋糕。

这座十八线小县城,早就被人遗忘了。
秀丽的江边,是全县人民的社交场所。

晚饭后,人们纷纷涌上沿江路,昏暗的霓虹灯或多或少照到几张熟人的脸。居住在江边的中老年人,是这场社交盛宴的王者。一打照面,他们就聊哪家儿子考上了名牌大学,哪家女儿嫁到大城市,哪家女儿移民去了国外。女儿移民去国外的阿姨,总是昂首挺胸,神色里混合着对国外生活的嫌弃、为女儿体面生活的骄傲。而自家孩子在本地做zf雇员的阿姨,虽夸赞起别人家的孩子不停口,却整个人低头贴边儿上走。他们都在为儿女得以离开县城而骄傲,经常教育晚辈:
一定要走出县城啊!
可是,同样是他们,在一个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深夜,思念远在他乡的孩子。
老城的几条街巷,慵懒得像一个昏昏欲睡的老人。中老年人们,就算顶着三伏的热天,也要去社区十字路口的芒果树下,在象棋盘上厮杀一局。

肤色黝黑的中年人,一边擦着汗,一边围成圈儿打牌。他们认真的面庞,狠辣的眼神,不知是打牌,还是在比武。

走在街上,年代悠久的老房子已然失修。曾经住在里面的,都是大户人家。后来,他们搬走了。房子门口则天然地变成了一座垃圾堆,任由街坊四邻倒垃圾去。

而有的老房子,仍在住人。他们在一楼店门支了个摊子,卖廉价的塑胶拖鞋、凉鞋,然而无人问津。他们就躺在躺椅上,望那静止的街道,像要望穿了去。睡意时不时袭来,他们静静地睡着了。

这片老城,年轻人是稀罕的,偶尔有那么几个,不过带着孩子去超市。老城,大白天就睡着了。

年轻人的目光则转向了新城。
老城太小,一度水泄不通。童年的记忆里,总是少不了呼啸的摩托车喇叭、三轮车尾气和大街小巷播放的流行音乐。摊贩们戴着草帽,流窜在各条街上,叫卖声络绎不绝。老城太小,容不下他们了。
近十年,火车站建好通车了,附近的高楼大厦窜上天了,年轻人骑上电动车去新城了。

在新城,有地方宽敞、种类齐全的大超市,有高端奶茶店、各色网红餐饮、KTV和大酒店,有一大片夜宵根据地,还有一个大广场——上面摆满了小摊,那是孩子们的游乐场。


走进新城,几乎全是年轻人的面庞。有打扮入时的大学生,他们成群结队地出入奶茶店,人手一杯奶茶,或打牌,或打游戏,或自拍。有结束工作的年轻白领,他们去奶茶店抽烟、闲聊,疲惫的神色,却也遮不住对日前生活的满足。也有身材纤细的少女少年,他们身上独特的青春味儿,比如厚厚的刘海、卷卷的头发,以及不甚老练却要装成熟的模样,无一不让人想起那些桀骜青春的少年。

听说,很多居住在乡下的人都来县城了。他们一窝蜂在新城买房,在县城定居、安家立业。他们操着浓重的乡音,过上了向往的城市生活。

以前,住在县城的人们,都在逃离县城。这座十八线小县城,除了特色农业、受广东影响而建的轻工业以及旅游业外,没有发展前景好的产业。体制外的就业机会少,收入、待遇也较大城市低,上升空间渺茫,年青人实在是留不住。此外,从《乡土中国》的观点看,县城社会与乡土社会高度相似。在这里,变迁缓慢,只要像上一辈一样活着,生活就能得到保障。“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费 49)。然而,当年轻人带着好奇的目光,接收更多外在信息时,这套祖传的生存法则,对他们也不再有吸引力。

现在,住在县城的人们,都在逃离老城。当新城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像一座小城市一样闪闪发光时,谁还记得那恹恹欲睡的老城呢?

人人都在逃离县城,那县城呢?
前些日子,我们走访了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那是个大户人家,曾容纳着许多孩子,我的母亲便是其中之一。那儿有一座祠堂,供着几十代的祖宗,屋檐底下尽是精美的壁画。


曲径通幽的门道,绽放着不知何时播种的绿植。

房子两边是炮楼,一座文楼,一座武楼,建来抵御土匪的。

当年,外婆在这大宅子做老师,她教了许多学生,桃李散落各处。据说,大宅里有人下南洋发了财,也有人在一线城市安了家。

曾经,有开放商相中这块地,和村民们商量着开发旅游区。听说,开发商要禁止他们在祠堂祭拜先祖,村民们纷纷撂担子,不干了。

现在,大宅里,除了三两户老人与小孩,人们都走了。那些散养的鸡啊,在院子里到处拉屎。

有的甚至跳到祠堂的八仙桌上,雄赳赳气昂昂的,差点儿把祖宗的牌位掀翻。我看着那只鸡,万般情绪涌上心头:县城,会不会像这古村落一样,被人们遗忘?当人人逃离县城,县城又逃到哪里?

参考文献:
孝通, 费. 乡土中国.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
cloudriv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20 07:37:50
-
咕咕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25 22:35:14
-
夏影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5 01:29:04
-
小正笔记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30 18:59:30
-
1897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20 09:34:57
-
opallls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18 03:18:36
-
穆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24 12:23:22
-
等风来的小肥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7 00:59:00
-
狂拽酷炫张学良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6 01:45:44
-
豆友201673489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14 09:43:19
-
ᴊᴜᴋᴇʙᴏx❤🩹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8 13:43:21
-
Guided Missil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1 01:43:03
-
le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5 12:36:15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24 20:36:39
-
早起打鸟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04 20:00:46
-
九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03 22:44:37
-
快乐小狗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16 07:59:56
-
望你也尽兴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09 10:51:01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7 14:16:12
-
头骨和海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6 23:25:11
-
约素n95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6 23:08:38
-
海边的特蕾莎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6 22:32:58
-
不迟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6 00:43:36
-
可可μ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3 08:05:15
-
zi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1 17:53:12
-
鱼香肉丝盖饭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0 10:52:09
-
Shallow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9 01:43:37
-
张三暴打小王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7 19:16:17
-
快乐路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7 12:56:56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7 07:31:12
-
蒽野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6 22:11:28
-
清贫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6 21:33:30
-
太阳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6 16:56:07
-
豆友62457855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6 13:40:47
-
豆友136372836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6 11:57:28
-
别碰我的蛋糕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6 09:40:25
-
半渡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6 07:26:46
-
酒厂御用HR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5 22:33:46
-
腾冲小妞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5 20:11:33
-
半岛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5 19:05:23
-
舞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5 17:53:23
-
有且仅有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5 16:57:27
-
niya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5 16:55:57
-
曾经拥有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5 12:42:46
-
豆友207671912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5 12:10:00
-
PAPA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5 11:58:41
-
丸子圆又圆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5 11:04:20
-
害怕鱼刺的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5 10:29:28
-
LJW-建武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5 10:28:45
-
是名一鹿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5 07:22:23
-
咱也曾经清纯过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5 06:12:07
-
田雨果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5 04:11:15
-
松塔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5 00:07:16
-
大熊熊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4 23:38:27
-
三十而栗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4 23:32:42
-
予酱酱酱酱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4 22:53:16
-
Luna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4 22:51:18